劉燕
鐘南山院士曾說:“人文精神是醫學的核心價值,是醫者的品質和社會責任。”人文精神的培養并不能僅僅依靠機能學或者生理學教學等學科教學,還需要依靠醫學院校組織的學生黨建工作,用黨的思想和要求引導醫學生認識自我、承擔責任、勇于擔當、敢于作為,將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應用到救死扶傷的職業使命當中。大數據時代,醫學院校學生黨建工作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需要進行改革創新,為社會輸送更多高素質的醫學人才。
一、大數據時代醫學院校學生黨建工作改革創新的重要性
大數據時代的信息獲取成本降低,這也讓醫學院校的學生浸潤在數據海量的環境下,其思想認知也容易受到不同信息影響。比如受到醫患矛盾嚴重等信息影響,部分醫學生會對未來職業環境存在一定的擔憂。學生黨建工作不僅是選舉和培養入黨積極分子以及發展黨員的工作,還承擔著黨員教育和人才培養的重要責任。大數據時代醫學院校學生黨建工作,能夠通過系統化的黨的教育以及政策引領等,“引航”醫學生的成長,對其進行生命教育和使命教育,讓其認識到未來身上承擔的責任,幫助其樹立正確的職業發展觀念和思想認知。大數據時代醫學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改革創新是基于黨的號召和引領下開展的學生工作,是引導醫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路徑,也是利用黨的政策方針增強內部凝聚力的重要措施,是為中國醫療衛生事業培育合格接班人的重要途徑,對中國社會發展和醫療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大數據時代醫學院校學生黨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學生黨建工作定位不準,缺乏實效性
醫學院校學生黨建工作中存在定位不準的問題,導致其缺乏實效性。醫學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具有特殊性,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但是部分醫學院校還是根據普通高校的學生黨建工作經驗和相關要求,采取泛化的黨建工作,導致其缺乏吸引力和影響力。大數據時代,學生能夠從多個渠道獲取黨員教育信息,黨建工作中教師所講授的內容很多學生已經從新聞客戶端等渠道進行了了解,這就導致黨建工作內容枯燥乏味,形式老舊,難以引發醫學院校學生的興趣。這樣一來,醫學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并不能真正起到教育學生以及提升學生思想認知的作用,缺乏實效性。
(二)學生黨建工作團隊質量不佳,缺乏專業教師支持
學生黨建工作團隊質量不佳,是大數據時代醫學院校學生黨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在部分醫學院校,由于學習任務繁重,學校對學生黨建工作的關注度不夠,黨建工作開展頻率也不高,學校更關注學生的臨床能力和生理學、機能學等專業知識的扎實程度。醫學院校學生的黨建工作主要是由輔導員負責統籌管理,但是輔導員大多是馬克思主義學院或者是歷史學院等文科類專業出身,對醫學專業情況以及醫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經歷很難感同身受,導致在組織學生黨建工作中機械僵硬地從理論政策角度出發,忽視了學生的實際感受和實際需要。與此同時,由于輔導員工作任務多,學生黨建工作作為其中的微小部分,并沒有得到輔導員的足夠重視。醫學院校學生黨建工作逐漸淪為形式,沒能在學生團隊中以及醫學生成長過程中產生足夠的影響力,未能實現其作用和價值。
(三)重理論輕實踐,黨建內容難以引起學生共鳴
重理論輕實踐,也是大數據時代醫學院校學生黨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人類對事物的感悟和體會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思想認知基礎上,但是學校黨建工作一味地強調黨的先進性教育以及黨的廉政教育等內容,學生沒有足夠的生活經驗和體會,就使這些內容難以引起學生的共鳴,難以對學生的思想認知產生深刻影響,讓學生黨建工作效果大打折扣。
三、大數據時代醫學院校學生黨建工作改革創新路徑分析
(一)立足時代特點和學生特點,創新學生黨建工作路徑和宣傳方式
大數據時代,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更全面地獲取學生以及社會等多方面的信息,準確地繪制“用戶畫像”等,為醫學院校學生黨建工作提供助力和支持。因此,立足時代特點和學生特點,創新學生黨建工作路徑和宣傳方式,是提升其實效性和價值的關鍵。首先,基于大數據技術的應用,醫學院校需要深入了解學生未來的職業環境以及環境因素對學生思想政治意識的影響,通過數據分析來提取關鍵詞,設計具有針對性的學生黨建工作思路和方法。比如,醫學院校學生未來的職業環境要求醫學生能夠不忘初心,堅守黨的政策紀律,對患者一視同仁。在學生黨建工作中則需要加強“初心教育”,用優秀黨員事跡和同行業的醫生先進事跡推動學生黨建工作,為醫學生樹立學習榜樣。其次,基于大數據技術以及云計算等技術的應用,醫學院校還可以深入分析不同學生的特點,構建多維度分層次的數據體系。基于這一體系,學生黨建工作組織者和管理者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特點,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方向進行預判。與此同時,學生黨建工作還可以從中找到影響因素,通過提前干預等方式引導醫學生的正向發展。最后,醫學院校學生黨建工作離不開宣傳渠道的創新。大數據時代下,新媒體宣傳方式逐漸成為重要宣傳方式之一,學生瀏覽微博、熱搜以及微信朋友圈的時間占據了其生活的大部分。相較于之前傳統的座談會或者講座的宣傳方式,新媒體宣傳不僅可以突破時空限制,還可以迎合大數據時代下學生的新特點。因此,醫學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可以立足學生特點和時代特點,發布微信公眾號信息,普及黨的政策方針,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實現“碎片化閱讀”,避免學生黨建工作的刻板性。與此同時,學生黨建工作還可以用短視頻或者短劇的形式來開展,用幽默風趣的語言講明政治理論,寓教于樂,這都能夠起到很好的宣傳效果和引導效果。
(二)優化學生黨建工作團隊,開展精準化管理
優化學生黨建工作團隊,是在大數據時代提升醫學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的關鍵,基于這一變化可以開展精細化管理。醫學院校可以從不同專業選調教師參與到學生黨建工作中,與學生骨干一同推進學生黨建工作的創新和改革。基于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學生黨建工作團隊成員需要自覺提升信息手段應用能力,能夠主動從線上獲取黨的教育內容和學生的思想動向等,能夠在借鑒學習其他醫學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本院校發展特點進行創新和改革。在學生黨建工作中,團隊教師還需要結合自身經歷以及當前醫學生工作環境,根據醫學生在學生黨建工作中的反饋意見等,對學生黨建工作進行調整和優化,實現黨建工作對象精準化和黨建工作內容精準化,設計能夠引發學生共鳴的黨建活動,站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角度看待學生黨建工作,拉近學生和黨建教師的距離,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學生黨建工作中來,增強學生黨建工作的影響力和感染力。
(三)結合醫學生的臨床實踐和社會實踐活動創新學生黨建活動
大數據時代,實踐感知明顯優于“空中樓閣”,因此需要結合醫學生的臨床實踐和社會實踐活動創新學生黨建活動。在此之前,教師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統計和調研醫學生對于學生黨建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分析其對于未來職業環境的認知度等,然后基于數據分析基礎上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相應的黨建活動,讓他們能夠在不同難度的臨床環境下提升認知水平,正視學生黨建工作,不斷提升自我思想認知以及思想政治意識。在臨床實踐和社會實踐活動支持下,醫學生能夠更為深入地體會黨建工作內容,感悟其中的道理,將對其職業發展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
四、結語
大數據時代,醫學院校學生黨建工作有了新的技術助力,在不斷優化的團隊支持下,在不斷深入結合的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引導下,學生黨建工作也日益精細化,學生的思想政治認知也得到提升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仕偉.大數據時代高校黨建工作科學化探索[J].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3):13-16.
[2]劉緒平.大數據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蘭州:蘭州理工大學,2020.
[3]徐發生,譚宗梅,張勇華.傳承和弘揚紅醫精神? 加強醫學生黨建工作[J].贛南醫學院學報,2019(12):1288-1291.
[4]張東園,韓爽爽,王子豪,等.高校醫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育人功能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19):124-125.
(作者單位 內蒙古醫科大學護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