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佳
未來,旅游將更注重內容和體驗,以觀光為主的文旅體驗將逐步被取代。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文旅業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隨著國內疫情形勢逐步平穩,記者近日走訪發現,青島文旅業積極籌劃自救措施,部分景區、酒店等企業已陸續開展復工復產工作。“五一”小長假期間,青島旅游市場“暖流”漸回。截至明5日,青島共接待游客236.24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29.58億元。
疫情對文旅業的沖擊有目共睹。初看是“劫”,但長遠來看是“機”。業務的“空窗期”,不僅是深思行業發展現狀危中求變的時機,更是文化旅游業沉下心探索融合發展的良機。
假期效應顯現
今年“五一”是我國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后的首個旅游小長假,由于跨省旅游業務尚未恢復,我國旅游市場以自駕游、周邊游、本地休閑游為主。據中國旅游研究院提供的數據顯示,假日選擇自駕出游的游客比例達到64.1%,創歷史新高。截至明6日20時,全國共計接待國內游客1.15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475.6億元。旅游業防控型復工取得了新進展,旅游市場和消費信心正在穩步恢復。
這個特殊而有意義的黃金周,對青島的文旅業來說也是一道新題。與往常“說走就走的旅行”不同的是,“不扎堆、不聚集,無預約不出游,戴口罩、測體溫,出示健康碼”等關鍵詞成為假期出行的新亮點。為抓好疫情防控工作,青島市文化和旅游局打出一套“組合拳”:實行分時分段游覽預約,引導游客間隔入園、錯峰旅游;落實游客“戴口罩+健康碼+測溫+實名登記”機制,把控接待游客量不得超過景區最大承載量25%預警及30%限流、防止重點旅游景區人員聚集的預期目標;對嶗山風景區、極地海洋世界、方特夢幻王國、童夢香村、藏馬山旅游度假區、大珠山景區、森林野生動物園、瑯琊臺等景區逐一督導落實各項防疫措施。小長假期間,青島嶗山風景區利用智慧景區系統建立了實名制網上分時分段預約購票模式。“我們設置了60多處網上掃碼購票提示牌,工作人員在車場各區域分散布崗,引導游客進行網上預約購票并有序進入中央廣場,避免游客在預檢區聚集。”嶗山游客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促進消費的利好政策疊加“五一”假期效應,極大帶動了文旅業的復蘇回暖。記者了解到,嶗山風景區周邊各大民宿、酒店相繼復工復產,民宿、酒店市場漸入佳境。樸宿文旅旗下的高端精品酒店樸宿·棲瀾海居客房提前一周已全部預訂,假日入住率達100%,青島旅游市場的“回溫模式”初步顯現。
“旅游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和經營,取決于契合游客需求的產品創新和服務品質提升。疫情當下樸宿文旅‘危中尋‘機,利用項目停業的這段時間認真總結經驗,研究疫情過后的消費者心理,對項目品質和服務進行了全面提升,并在復工后推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和定制旅行產品。假日期間,旗下項目按照不同地區的旅游熱度差異,提前預估每日到店客流量,合理安排人員和服務,做好疫情防護和排查工作,使今年的五一假期各項目的營業恢復到了往日水平,也讓我們對今年下半年的旅游市場有了更大的信心。”樸宿文旅工作人員對記者說。
如何逆流而上
疫情悄然引發著文旅產業的變革,這也讓不少從業者陷入深思:青島文旅業該如何逆流而上?
2020年4月,國家住建部發布《2018城市建設統計年鑒》,青島城區常住人口突破500萬,正式晉級特大城市。作為中國最早開啟工業化進程的城市之一,青島曾經歷過人口的高速增長時期。
頗有潛力的人口規模為文旅產業的發展埋下了伏筆。人口多、市場大不僅可以產生巨大的規模效應,還能促進文旅產業的細分和創新。同時,公共服務的效率及人均資源利用率也越來越高。如今,對于有了“特大城市”稱號的青島而言,人口規模本身消費能力就不弱,加上年輕的“后浪”群體的消費潛力,本地文旅消費市場仍有巨大的釋放空間。因此,如何將客流進行有效轉化便成為題中之義——這其中的關鍵是優化旅游產品供給。
從旅游資源優勢的視角來看,青島本地游或周邊游產品供給仍需優化。目前,青島文旅市場大多集中在一日游和觀光游等產品,加之本地居民對當地觀光型項目熱衷度偏低,因此,注重親子互動、參與度高、體驗性強的文旅產品市場潛力巨大。此外,不同年齡和消費習慣的游客對文旅產品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在強調體驗和文化娛樂等特點的文旅產品中還需進一步優化,通過提升品質、體現差異化來提高游客單價,從而拉升總體消費體量。
從文旅IP打造的角度來看,青島在做精做強文化旅游IP的方面仍待加強。雪松文旅董事長段冬東認為,IP在旅游行業中的應用并非孤立的存在,其本身可以賦能多種不同的旅游場景。在旅游產品同質化嚴重的當下,誰能做好沉浸式的游覽和深入式的體驗,誰就能爭取到游客更多的時間。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關鍵,便是打造能夠將景區與游客情感聯系在一起的IP。“IP應用離不開旅游產業的產品內容、場景和運營。未來,旅游將更注重內容和體驗,以觀光為主的文旅體驗將逐步被取代。”
以變求生
“疫”后破繭,以變求生。青島文旅業也正在進行有益探索。
有專家曾對青島的文旅產業作出如此評價:青島的文化符號呈現為—種分散狀態,每一個點位都很出色,卻缺乏一條串聯的“主線”。因此,串珠成鏈或許是青島“疫”后破繭重生亟待邁出的一步。為迅速振興疫情后的青島旅游市場,促進文旅產業恢復,青島市文化和旅游局面向本地客群及周邊客群,推出了“時尚健康游主題產品及線路”。該主題產品涵蓋了26個網紅打卡點、“山海深呼吸、鄉野桃花源、花香飄島城、浪漫春天里”四大主題游線路等文旅資源。豐富的產品模塊在展現時尚青島多元魅力的同時,也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空間。
積極推進文旅深度融合,也是青島做好融合文章的大動作。青島市文化和旅游局精心組織各類線上文化活動來滿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其中,青島市圖書館推出“五一”主題線上全民閱讀活動19項共37場,推出《實干興邦勞動愛國一一全國勞動模范先進事跡選》云展覽、尼山書院直播講座《漢禮大綱》以及線上云閱讀系列活動;青島市文化館利用“青島群眾文化云”數字平臺舉辦“擁抱文旅的春天”系列12項線上公共文化服務和旅游推介活動,“云端起舞”綜藝演出、清廉書場評書《調寇準》、線上朗誦作品《我在青島,我很想念青島》、云課堂舞蹈組合《奔跑》《堅信愛會贏》等廣受群眾歡迎的線上活動。據青島市文化和旅游局提供的數據顯示,“五一”小長假期間,游客人均花費雖比去年同期下降37.83%,但較清明節上升1408.19%。其中,過夜游客人均花費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61%,與清明節相比上升118.39%。
“文化和旅游需求,是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體現,也是拉動消費、擴大內需的重要抓手。文化是靈魂,旅游是載體,兩者融合,相得益彰。融合是一種路徑,更是一種思維。”青島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正所謂有“融”乃大,文旅業要敢于跳出地域和時空限制,積極與體育、健康、教育等融合發展,為游客提供多元化、專業化、精細化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