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真真
摘 要:文本主要針對"問題連續體"模式在高中歷史課堂的應用展開深入研究,結合"問題連續體"模式在高中歷史課堂的應用意義,然后提出了幾點切實可行的應用措施,如指引學生質疑,設計連續性問題、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連續性歷史問題、精心為學生設計問題情境,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等等,通過以上措施,能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問題連續體"模式;高中歷史;歷史課堂;應用
引言: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必須要有教師提問環節,其中問題質量直接關系到教學的效果。但是在新課改標準下,強調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在為學生傳授知識基礎之上,還要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培養,尤其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基于此,對于高中歷史教師來說,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為學生設計問題,促使學生對歷史知識更好地學習和理解。可將“問題連續體”模式應用在高中歷史教學中來,這種教學模式是新型教學模式,活躍學生的思維,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
一、"問題連續體"模式在高中歷史課堂的應用意義
在“問題連續體”基本內涵中,曾強調在問題導學法的引導下,設計連續問題時,要由淺入深,將問題分成單一性和引導性以及開放性等層次。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經對此問題的設計下,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成為導學模式,在建構學習觀念中,通過對整體化問題的利用,并對學生進行指引,指引學生來自學和探究,進而將自身的知識框架構建出來,可以讓學生對歷史學習逐漸產生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的心智,進一步使得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斷提高,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完成教學目標,促使學生對歷史人文科學底蘊更好地感受。
二、"問題連續體"模式在高中歷史課堂的應用策略
(一)指引學生質疑,設計連續性問題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對于教師來說,為了能夠更好地應用"問題連續體"模式,首先從問題入手,展開相應的收集,其中可采取學生提出問題和教師梳理問題這兩種方式。教師要利用好預習環節,為學生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自主預習,并引導學生將自己有疑問或者是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在此一過程中,為學生劃分成小組,小組來對個人預習問題進行探討和解決,這時教師適當也要參與其中,梳理小組之間不能解決的問題,進而在集中講解,提出連續性問題,幫助學生將完成知識體系構建出來,進而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不斷提高[1]。
例如:高中歷史教師在為學生講解“二戰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形成”這部分內容時,對于這部分來說,主要以布雷頓森林體系知識為主,這時教師就根據學生預習情況,從連續性問題入手,將其收集和整理出來,如可整理出這樣的問題,在建立布雷頓森體系時,其背景為?此體系是如何建立的?在布雷頓森林協議中,那部分為重點內容的部分等等。通過這種模式,能夠清楚學生預習情況,便于備課,有利于學生解決問題能力不斷提高。
(二)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連續性歷史問題
對于高中歷史教師來說,通過“問題連續體”模式開展教學活動下,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設計問題,并注重問題的整體性。在實際設計時,要根據問題的類型,由淺入深的展開設計。而且教師還要對學生進行相應提問,并有步驟有計劃提問,為還還相扣提供重要保障,使得問題質量不斷提高,進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2]。
例如:高中歷史教師在為學生講解“新時期的外交政策與成”時,可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設計問題,但是此問題要具有一定的連續性,如在新時期中國外交政策下,那些為調整的內容,還有在新時期中國獨立自主外角政策方面,體現出那些內容等等,在這種連續性問題下,便于學生更好地解決問題,總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還可更好地理解這節內容,并給予充分掌握,使得學生的核心素養不斷提高。
(三)精心為學生設計問題情境,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
對于高中歷史教師來說,在為學生傳授知識的基礎之上,還要多鼓勵鼓勵學生,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基于此,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通過對“問題連續體”模式應用下,需要以學生為主體,將解集問題為目的,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設計問題情境,將此情境聯系具體事例,進而促進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在這一過程中,進一步生成有用學習資源,促使學生更好地解決問題,與教師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例如:高中歷史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偉大抗日戰爭”這部分內容時,可為搜集學生與部分內容有關的電影,如“那些女人”為學生播放出來,使得學生參與課堂中來,進而為學生設計問題情境,如結合生活實際,來尋找電影故事原型;看完這部電影后,說一說你的想法等等,通過以上問題引導下,使得學生對史料實證意識不斷提高,便于學生獲得更好地知識。
結束語:總而言之,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對于教師而言,要意識到應用“問題連續體”模式的重要性,并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由淺入深為學生設計連續性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讓學生進行解決,進一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使得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黃悅. "問題連續體"模式在高中歷史課堂的應用簡析[J]. 東西南北:教育, 2020(6):0186-0186.
[2]黃楚玲. "問題連續體"模式在高中歷史課堂的應用[J].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8, 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