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忠莎
摘 要:秘書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并不樂觀,要從提高秘書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著手,以改變目前秘書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現狀。
關鍵詞:秘書學;就業;對策;地方高校
地方高校為地方各項發展培養了大批人才,秘書學專業為在各地辦學以來,其就業情況較好,也為地方建設培養了大批的人才。從長遠來看,認清秘書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現狀,提升秘書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可以促使高校更好的服務于地方。
隨著地方經濟的發展及對人才需求的變化,
一、地方高校秘書學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
秘書學專業自2012年作為教育部特設本科專業以來,一般認為,秘書學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為: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勝任輔助管理和智能參謀的高素質秘書專業人才,能在政府、企業、文化、教育、科研等單位或部門從事文書檔案、行政管理、策劃運籌等工作。[1]但是地方高校培養出的秘書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狀況與與教育部對于秘書學專業培養目標相違背。
通過相關調查發現,秘書學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率比較理想,但就業的專業對口率較低。主要表現為:2017級秘書學班更多的學生的在畢業時已經走上教師崗位。2018級秘書學班57人,共有54人未來的職業規劃是語文教師,4名同學的職業期待是公務員。雖然秘書學專業的學生在校時期,以學習中文的相關課程作為基礎,但這與我們本身制定的培養目標不符,同時,也暴露出了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的認可度不高,自己在校學習的專業知識用不上,也會導致他們對自己工作的認可度不高。
第二,用人單位對秘書人才的需求及秘書學專業畢業生就業取向的矛盾普遍存在。秘書學專業畢業生大量劉向其他工作崗位,但許多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等卻為找不到能用、可用的秘書人才。原因基于高校秘書學專業培養的秘書人才的競爭力較低。現有的秘書學專業畢業生所掌握的知識及能力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
第三,對秘書認識的偏差影響了高校秘書學專業畢業生的擇業觀。秘書學專業還是一個較為年輕的專業。一般人認為,秘書學專業的學生要選擇從事政府機構、事業單位的要職才有意義,認為這樣才能夠取得成功。這些看法和偏見對秘書學專業的學生的就業觀和擇業觀造成了一定影響。所以,如果不能進入政府部門或事業單位工作,寧可在就業的時候就選擇更為穩定、可靠的職業。
二、提高秘書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社會的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在不斷的改變,地方經濟的發展更是離不開地方高校、地方人才的支持。以此為背景,近幾年來,教育主管部門對地方高校提出明確的要求,更加強調地方高校向應用型的大學轉變,地方高校的人才培養要符合地方經濟的發展。所以,地方高校應繼續探索秘書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培養出真正高素質的、能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的應用性秘書人才。
第一,找準當前及未來秘書人才的就業趨勢。研究當前及未來秘書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趨勢是為了促進秘書人才更好的就業。首先,要清楚現在社會對專用型秘書的需求正逐漸取代了通用型秘書。隨著社會的分工越來越細,秘書在各個領域、各個行業的作用愈加凸顯,對秘書的專業要求更高,要求秘書具備一定的職業素養,符合其職業標準,以達到高效的工作效率,從而適應社會快速的發展。其次,秘書的工作內容出現了轉變。在人們的傳統認知中,秘書的工作職能是端茶、倒水、跑腿送文件,但事實上,秘書工作職能正不斷的擴大,甚至已經發展成為領導者近身輔助的參謀輔助性助手。涉及的工作有辦文、辦會、辦事等等。這些工作作為當前秘書的主要工作,也是將來從事秘書工作人員的主要工作。第三,秘書需要真材實料。隨著社會的發展,對各行各業的要求逐漸提高,各行業的從業者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秘書同樣如此。在傳統認知中,對秘書的主要要求有外在形象、語言表達能力等,但是當前對秘書的綜合素質,如工作經驗、具體工作能力、個人品德、個人言行舉止、個人性格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要求。
第二,準確定位秘書學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人才培養方案具體回答了怎樣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問題。在制定培養方案時,學校應組織秘書學行業的專家、學者、用人單位代表、秘書行業的代表、學生代表組成小組,進行詳細的討論與論證,以國家的方針、政策作為指導,以適應地方經濟發展為導向,以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專業為目標,以拉動秘書學專業畢業生良性就業為根本目的,構建一個與時俱進的、合理的秘書學專業課程體系,以期制定一個行之有效的秘書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第三,聯合培養學生,增強秘書學專業的應用性特征。此處的聯合培養,指的是校內實踐與校外實踐相結合的培養及校內理論培養與實踐培養相結合的雙聯合培養。首先是校內實踐與校外實踐相結合的培養模式。校內建設秘書實訓室,規范實訓課程的設置、安排,如秘書實務、辦公自動化等課程要落到實處,起到效果。并在校內的行政部門辦公室等地開辟供學生課下得以實習實踐的工作崗位。在此基礎上,將實習實踐走向校外,在企業、政府部門創建實習實踐教育基地。這樣校內外結合,做好學生的實踐教學,為培養應用型秘書人才打下基礎。其次是校內理論學習與實踐教學的聯合。秘書學專業作為比較年輕的學科,其學科定位、課程設置等均還在探索之中,一般高校走的路線都是人文素養加秘書知識的培養,但是,這樣的培養方式顯然已經不適合秘書當下的就業需求。所以,要在原有的人文素養、秘書知識的基礎上,加上秘書技能的學習。學生不僅僅要掌握好相關的人文素養及秘書知識的相關理論,更要動起手來,強化自己的動手能力及實際的辦事能力,才能在未來的就業中更具競爭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秘書學專業是一個實用性較強的專業,隨著社會的發展,對秘書人才的標準也在不斷地發展變化。高校作為培養秘書的重要場所,要充分了解秘書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現狀,摸清楚秘書學就業的前景,對癥下藥,培養出綜合素質強、業務能力精的秘書人才。以滿足社會對秘書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劉昭,趙麗.轉型高校地、企、校合作秘書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大慶師范學院秘書學專業為例[J].秘書之友(理論.研究),2019(07-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