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主持人的發展離不開職業規劃和形象設計。適當的發展策略可以為主持人自身發展和節目效果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因此,了解其他主持人的發展,對自身職業規劃十分具有參考學習價值。謝娜,作為一名非科班出身的主持人,在未經過播音主持專業訓練的前提下,逐步走到今天成為湖南衛視綜藝“一姐”。她的發展經歷、策劃包裝有典型意義。本文結合謝娜成長經歷、節目經歷和時代背景,對謝娜的個人發展進行梳理。希望對綜藝節目主持人職業發展起到參考作用。
關鍵詞:主持人; 策劃; 謝娜
一、早期發展(1997-2002):“丫頭專業戶”的角色標簽
1997年-2002年,是謝娜發展的早期階段。在此階段,電視熒屏上的綜藝節目數量較少,人民群眾對于綜藝娛樂類節目的需求不高。出現的諸多主持人以氣質、端莊、知性等形象為主。人們對于搞笑型女性主持人接受程度較低。
1997年,謝娜以群演方式出現了MV《九妹》,賺得人生的第一通金。由此開始,謝娜逐漸活躍在電視熒屏之上。由于謝娜是表演系科班出身,加之時代環境下綜藝節目主持人需求度不高,早期謝娜的工作方向主要為電視劇、電影、MV等表演類型領域。此時的謝娜不溫不火,只能找到一些配角維持生計。謝娜在熒屏中傳遞的是角色性格形象,而非自己的性格形象。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03年,謝娜擔任的丫頭配角電視劇共計9部之多,其中包括:《少年英雄方世玉》、《一雙繡花鞋》等著名電視劇。沒有簽約任何一家經紀公司,背后也沒有專業人士對其進行個人形象包裝或職業策劃。此時謝娜憑借著自己肯吃苦、勤努力的工作態度,成就了她“丫頭專業戶”的標簽美譽。雖未在電視劇中擔任重要角色,但在該標簽的促使之下,逐漸擁有了諸多資源,為未來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幫助作用。
二、頂峰發展(2002-2006):“快樂家族”的公司策劃
2002年,湖南電視臺舉行戰略研討會,重新確定自身定位為:“鎖定年輕、鎖定娛樂、鎖定全國”,勢必打造出針對年輕人推出的娛樂化優質節目產品。在此理念的促使下,大批節目開始進行改革,而其中首要進行革新的就是湖南臺多年經典節目《快樂大本營》(簡稱《快本》)。當時的《快本》主要以李湘+何炅男女對搭的形式播出,而后隨著李維嘉場外主持活動的加入,逐漸形成了以三人為主的穩定格局。湖南臺定位改變后,《快本》也隨之改變。為了更加貼合受眾群體,對主持人進行了重新策劃。該節目希望能引進兩個隊伍,進行游戲PK環節,而這個環節需要隊長的加入。因此,如何選拔隊長,成為了節目成敗的關鍵。于是節目組導演飛到北京展開面試,規定情境,審核每位考生的表演。謝娜也參加了這場面試。在面試中,正是由于她的“不端莊”、“沒形象”和演員的功底,讓其脫穎而出被節目組選中。于是還沒有主持經驗的謝娜,登上了直播模式的《快本》,且以輔助主持人的身份出現在大家面前。
考慮到謝娜本身名氣較低、對于主持領域陌生,導演組給謝娜重新擬定了一份名字標簽“葉子”以取代真名的使用。希望能借用名字的簡單、善記等特點幫助謝娜快速發展名氣,進而能被觀眾所接受、鞏固自身節目地位。但事與愿違,謝娜受到的并非是來自觀眾的認可和接受度。更多的則是對于謝娜主持能力、瘋癲形象上的批判。這次名字標簽的策劃,顯然是失敗的。“葉子”的標簽并未幫助謝娜被觀眾接受,反而使得觀眾更容易將注意力集中在這個新人女孩身上。姓名的簡單化,不僅意味著記憶的方便,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更容易被人捕捉、觀察和品評。因此,在向觀眾推送新人時,考慮到觀眾內心可能產生的排外心理影響,姓名標簽不應該取的太過簡單。
2005《快本》的當家花旦李湘選擇離開節目,不久后公布了自己和第一任丈夫的婚訊。這時《快本》三人成局的主持模式遭到破壞,再加上節目并無太多新亮點,收視率開始逐漸下滑。面對收視率的下滑,節目選擇先是在何炅、維嘉和謝娜之間搞了一場PK大賽,由觀眾決定選出一個人留在最后的舞臺上擔任主持。而后,何炅獲勝,維嘉和謝娜退出了《快本》舞臺。“成也蕭何敗蕭何”,謝娜雖因時運獲得了《快本》主持的入場券,但終究因為自己的能力不夠和標簽違和,離開了《快本》。
導演組的主持人PK大賽,引起了觀眾一陣熱度,但隨著比賽的結束,收視率又逐漸開始降低。節目組意識到,對主持人的這次策劃方案并不算完全成功。緊接著,又再次讓謝娜、維嘉坐在臺下,節目空隙間上臺表演。直至這次pk賽的結束,導演發現了謝娜的閃光點,開始逐漸有意培養。但是受到謝娜自身能力不足的缺陷、加之觀眾之前對謝娜存有意見。最終,節目組給予謝娜“副主持”的身份標簽,一方面安撫了觀眾對于謝娜掌控全場的排斥感。另一方面,在此給了謝娜鍛煉提升的機會。至此,導演組有了包裝主持人、包裝謝娜的初步意向。
(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
謝娜的隨意灑脫成為《快本》的一大亮色,她由副主持走向了主舞臺。這時候,制片人龍梅開始對謝娜進行了全新的風格定位。首先,導演組推出了謝娜的幾個個人身份標簽,比如:“坡姐”“快樂精靈”。其次建立了以謝娜、何炅為主的“快樂家族”模式。包括謝娜在內的五個人,開始拍宣傳片、出唱片等進行全方位打造。龍梅曾說“一開始我們也就是發發預告,成立這個家族之后,
因為大家磨合的很好,就想著要不要拍張全家福照片、再后來就說推張專輯吧,節目創立15年了,就想著大家一起拍部電影吧”。就是這樣成團的推進模式,謝娜作為快樂家族的一員,被更好的推廣給了觀眾群體。讓大家逐漸開始接受她、喜歡她、到現在形成了謝娜和《快本》不可分割的印象。
三、當下發展(2006—至今):“談話節目”的轉型渴望
目前謝娜擺脫了傳統電視節目主持人的桎梏,開始向網絡媒體延伸。《快樂大本營》在老東家湖南衛視播出、《娜就這么說》合作東方衛視,《偶滴歌神啊》牽手愛奇藝、《拜托了衣櫥》在騰訊視頻播出。目前臺網皆有她活躍的身影,于她個人而言,照顧到了各個媒介面向的受眾、以及節目風格。成立工作室后,謝娜開始了更加精細的個人策劃。
2011.9.30號,謝娜和張杰完婚,結婚后的她逐漸開始排斥《快本》中自己嘻嘻哈哈的風格。她急于想去做一個大人該做的事情,內心試圖往成熟化方向轉型,那段時間謝娜在臺上開始變得不配合,節目臺本要求玩什么游戲她都排斥。這時候節目組對謝娜的策劃和她自身希望的形象出現了分歧。她不止一次的找到節目組導演表達自己希望《快本》偏向訪談類。但是遭到了拒絕,一段時間后,謝娜選擇暫時離開節目組,對外宣稱到美國波士頓大學學習三個月。在這三個月中,她仍然沒有變成自己所為的成熟,可是卻讓她意識到自己最大的亮點就是嘻嘻哈哈。于是再回到《快本》的她變得釋然,繼續做大家心中的“快樂精靈”。
在被固化“不能一個人主持節目”、“離不開何炅”、“只會嘻嘻哈哈”、“控場能力弱”的十余年后,《拜托了衣櫥》找到了她。其實,當時她手里已經握著了十多個備選的節目名單。選中《拜托了衣櫥》的一個原因,她說:“我可以不用再做游戲,可以穿得美美的坐下來聊聊天。”
參考文獻:
[1]樂樂.謝娜:你快樂“,娜”就好[J].喜劇世界(上半月),2019(12):6-7.
[2]孫涵.快樂的探索者——《快樂大本營》主持人風格變遷[J].傳播力研究,2019,3(10):102-103.
[3]文語忱.謝娜:我們的太陽女神[J].文苑,2018(09):54.
作者簡介:
于文婷(1994—),女,山東濰坊人,碩士學位,中國傳媒大學,研究方向:mfa播音與主持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