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紅霞
(重慶市女子職業高級中學 重慶 404000)
為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百年賀信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推動職業教育領域,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高職業教育的創新創業水平,根據中華職業教育(社發〔2019〕60號)“關于舉辦第三屆中華職業教育創新創業大賽”的文件精神,我校師生積極準備、參與兩個項目的比賽,勇奪桂冠。
乘風破浪潮頭立,揚帆起航正當時。面對新時代的新要求,如何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工作,與時俱進更新教學思想和觀念,提高職業教學質量及培養技能型人才的水平,是當下一段時期內職業教育教學工作面臨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而在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相當普及的今天,職業教育的計算機教學工作應當更加積極地融入“創新創業”的精神,并將活動中積累的經驗充分運用到日常的計算機教學工作中。
傳統教學中,教師總是擔心學生聽不懂,通常多次采用相似的填鴨式講解,以求學生理解和掌握講解的內容。久而久之,學生會厭煩這種枯燥無味的教學模式,對教學內容失去興趣。
古語說得好“教是為了不教”,對于技能為主的教學課程,更是如此。這類課程應力求精講、少講,只把學生普遍感到陌生的知識點和難點作為主要內容來講,貫以更多的演示和提示,把時間最大限度的留給學生去實際操作和熟悉。在課堂教學時,學生不愛提問題,其實更多的不是他們沒有問題,而是他們對傳統的課堂講解興趣不高,壓根兒不知道問題在哪里,更不知道如何提出問題。因此,這種情況就很難真正達到答疑解惑的效果。在進行計算機教學時,教師更多的是選擇在機房而非課堂進行。這樣可以給學生創造更多將理論和實操聯系在一起的機會。實踐證明,學生在上機操作時,提出的問題數量遠比直接在課堂講理論時多得多,所提問題的內容也要具體得多。此時,教師再對癥下藥,將各個問題擊破,教學效果就會得到明顯改善。這也充分說明,操作實踐起到了有效激發學生積極、主動思考的作用。[1]
這是一個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也是一個多元化的時代。現在的學生群體,幾乎人人都能通過互聯網了解到最新、最時髦的東西。因此,他們通常認為課堂的基礎教學內容都已過時,對按傳統思維設計的教案和課堂教學倍感枯燥。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在教學中也不例外。教師的教學工作也應跟上時代的步伐,融入“互聯網+”的思路。教師如果能基于教學的本質內容,不斷更新教案形式,加入一些學生關心的、與課堂教學密切相關的內容作為引子或插曲進行引導,就能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悅的課堂氛圍中,饒有興趣的學習和理解課堂內容。比如,在傳統的PPT教案中植入適當的時尚,如學生關心的流行音樂、風靡校園的抖音等,就能有效提升教學效率。
互聯網時代,課堂已經不僅僅局限于教室,而是無處不在的時空課堂。我們應當充分利用高效的IT工具,將我們的課堂也延伸到互聯網中,實現高效傳承,為實現學生隨時主動學習、積極鞏固、師生互動提供有效途徑。比如,課堂教學或機房教學現場,可以先進行實時高清錄制,再借助功能強大的Camtasia Studio工具,實現靈活的視頻編輯和強大的后期處理。Camtasia Studio工具可以基于時間軸對視頻片段進行各類剪輯操作,可以靈活定義并輸出各種格式的視頻文件,包括 MP4、WMV、AVI、M4V、MP3、GIF等,是制作微課的絕佳工具。我們將精心處理后的微課視頻上傳到學校公共的教學資源庫里,可以供學生下載學習或鞏固復習。同時,我們通過建立BBS或學習群,可以收集學生的問題并進行在線解答和輔導。網絡課堂,可以打破傳統教學的時空界限,更靈活的學習時間,更隨意的學習地點,反復多次的學習鞏固,更簡單方便的交流共享……我們設計一套完整的網絡課堂,對教學內容的前后繼連貫性進行優化設計和提示,可以解決不同基礎學生的接受問題,可以實現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的教學。這些優勢都極大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2]
角色扮演教學方式廣泛應用在舞蹈、音樂、語言等教學活動中,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在以職業技能為主的教學活動中,學生所學知識和技能通常都能應用于具體的社會職業或崗位上。適時適地采用角色扮演教學方式可以更有效地激活學生激情,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更好地融入教學過程中,達到教學一體的效果。同時,在角色扮演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所扮角色的主要職責,以及該角色與職業所需技能與教學內容的密切聯系,理解學有所用的同時更能有的放矢,積極彌補自身的短板,進而學以致用。實際上,筆者在計算機網絡教學時,讓學生扮演網絡管理員進行基本的網絡維護;在WORD排版教學時,讓學生扮演報社編輯對稿件進行重新排版;在EXCEL表格教學時,讓學生扮演幼兒園園長制作親子活動表格……最終的教學檢查結果表明,采用契合度高的角色扮演教學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3]
角色扮演通常只是臨時的,且扮演角色時所做的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學習和練習都相對瑣碎、不成體系。要想更好地讓學生對前后所學內容融匯貫通,學生應該參與更多與教學課程或技能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因此,筆者鼓勵學生利用周末、寒暑假、節假日等較長時間,到附近的賽博數碼商城、幼兒園或實習基地參與行業實踐活動,讓其理解所學知識或技能更多、更廣、更深的運用,讓其真正理解到學有所用,真正踐行學以致用。行業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主動結合自身水平與職業技能要求,找到共同點,找到差距,更好地讓其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發揮主觀能動性。
荀子《勸學》有云: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從學生中來,又回到學生中去。”筆者以實操成績好的學生為師傅,操作慢為徒弟,搞起了學生間的師徒結對。這樣不止是成績的轉化,而且,同學們彼此互相信任、關系更為融洽,師徒共同進步,班級榮譽感越來越強。
總的來說,筆者在教學模式轉變、教案素材更新、網絡課堂利用、角色扮演模擬、行業實踐及師徒接對等方面都進行了積極嘗試。實踐證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極大提高,學習效果也得到了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