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宇
(江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南昌 330200)
推進混合所有制建筑的院校現代化發展,不僅是為實現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為社會經濟轉型與升級培養大量建筑類專業高質量技術技能型合格人才,更是為實現建筑類院校全面深化改革,為建筑類院校現代化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與保障而踐行的。所以,應如何正確把握混合所有制價值優勢,穩步推進我國建筑類院校現代化發展,是文章重點研究的內容。
所謂混合所有制,指的是由多種概念相同、內容相似、目標相近的所有制成分結合在一起,有機結合而成的一種混合所有制形式。從產權開放的層面來看,混合所有制的發展,應立足于國有企業,吸引民營資本、外資與國有資本融合。只有這樣,才能瞄準國有企業的“國企改革式”模式,發展與“民企發展式”,實現者協同發展。從產業開放的童年來看,混合所有制應明確“三不破”與“三破”主導思想,并明確國有資本控制底線,在底線的基礎上,積極推進壟斷性行業開放,促使其做到規范運作、一視同仁。
首先便是啟示我國建筑類院校在現代化發展過程中,應以為社會經濟現代化發展與轉型,培養和輸送更多建筑類專業高質量應用型人才,精準定位建筑類院校現代化發展背景下的辦學定位和培養目標。只有建立在此基礎上,才有助于建筑類院校內涵式發展,有效解決傳統建筑類院校發展中面臨的問題,滿足其區域經濟發展與現代化發展的同時,提升建筑類院校教育質量。其次,混合所有制在建筑類院校現代化發展中的踐行,從一出場便帶有明顯的目標烙印,即注重滿足行業、企業對建筑類專業人才的技術水平、技能水平熟練度的需求,重視提高廣大建筑類這樣的青年人的技能學習與對口就業,促進我國建筑業的升級與轉型。
混合所有制在我國建筑類院校中的滲透,要求建立在明確辦學目標的前提下,解決如何“混合”問題,即建筑類院校的歸屬權歸誰所有問題,而大多數學校的歸屬權歸誰所有問題以及所有權的大小,大多數是取決于投資方的入股成本和資金比例的。混合所有制的提出,認為我國建筑類院校的辦學方向,應以國有資產控股形式為主。而認為我國建筑院校應以國有資產控股形式為主,而非盈利產業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因為建筑類院校屬于非營利的社會組織,在經營發展過程中,不能以追求經濟利益為首位。而剛好實現建筑類院校國有資產控股形式的辦學方式,能夠把握建筑類院校的辦學方向,促進其辦學目標的實現及學校的良性發展。其次,建筑類院校作為培養優秀專業人才、為社會輸送更多優秀的應用型專業人才的場所,只有國有資產控股,才能將人才培養目標放在首位。
依法治國作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法律要求,同時也是建筑類院校現代化發展的重要依據,成為建筑類院校現代化發展的重要理念和策略。但是,由于混合所有制是屬于一種全新的辦學模式,剛處于初步建成階段,所以基于混合所有制發展到建筑類院校,其自身的現代化辦學體制與運作機制上缺少實用性、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規。因此,在混合所有制背景下的建筑類院校現代化發展,應加強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相關政府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調,增強其對建筑類院校現代化發展與混合所有制滲透的重視力度。然后協同政府主管部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等相關法律,制定“混合所有制建筑類院校辦學指導意見”,為混合所有制建筑類院校的現代化發展提供法律和政策依據,并為下一步的法律制定提供現實依據。
混合所有制背景下建筑類院校現代化的發展,首先應帶動相關政府部門轉變傳統管理觀念,將傳統的管理觀念轉變為治理理念,即將自上而下的行政權為管控活動轉變為綜合的、多方面的、多主體的、多元化的持續協調與服務過程。然后再通過立法、規劃、信息服務、執法監督等形式治理能力,真正的實現政府部門與建筑類院校的管辦分離,將辦學自主權還給建筑類院校,幫助其構建有利于混合所有制建筑類院校健康發展、現代化發展的辦學環境與信息化服務平臺,努力推進建筑的院校現代化發展。其次,完善建筑的院校現代化內部治理結構,主要包括學校內部的運行關系,比如學校實行董事會負責制度、董事會負責學校規劃發展、籌措資金等宏觀事宜。所以在組成現代化建筑類院校的董事會成員團體時,應適當增加教職工代表、學生代表以及家長代表,增強建筑類院校內部治理結構的民主化與科學化,確保建筑類院校現代化內部治理結構所下達的管理決策符合教師、學生、家長以及學校辦學方向的現實需要。
首先,混合所有制背景下的建筑類院校現代化發展,應明確認識到混合所有制的建筑類院校,其辦學目的就是充分發揮行業企業,積極參與職業教育的積極性,培養適合現代化行業企業需要的高級技術技能型建筑類專業人才,促進建筑類行業企業現代化發展與轉型升級。然后在建立此基礎上,以如何培養現代化行業企業需要的人才為目標,將建筑類院校的人才培養與為現代化行業企業服務有機結合起來,重新規劃學校發展方向、招生規模與結構、人才培養方案和教育教學計劃等。以此來確保建筑類院校的現代化發展,既能夠遵循教育發展自身規律辦學,又能夠按照現代化行業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進行合理安排。其次,混合所有制背景下的建筑類院校現代化發展,還應充分考慮學校的實際情況與辦學特色,然后引導行業企業積極參與到建筑類院校的人才培養全過程,協同行業企業共同培育具有自身競爭力的專業集群,以其為建筑類院校現代化發展與行業企業現代化發展,提供高質量、高水平得好,高技能型建筑類專業人才支持。
綜上所述,建筑類院校作為培養技術技能應用型人才的教育基地,肩負著培養一線產業大軍的重任。所以,在混合所有制背景下,實現建筑類院校現代化發展,提高其辦學成效,應科學的把握辦學方向、精準定位辦學目標,構建有助于混合所有制建筑類院校現代化發展的運行機制,才能為我國社會經濟轉型發展與現代化發展,培養出高質量的合格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