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燕
(江西省南昌市外國語學校九龍湖初中部 江西南昌 330108)
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的不斷深入,精準課堂教學模式的提出以及應用已經勢在必行,同時也是初中物理教學中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初中物理教學活動在具體展開中,通過對精準課堂科學合理的構建和應用,有利于為物理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提供可靠的平臺作為支持,對教與學展開更加精準的定位和診斷,為教師提供更多可靠、合理的意見作為支持。在實踐中,要對目前現有的課堂教學質量進行不斷提升,這樣才能夠滿足新時期背景下學生們的多元化學習需求,為學生們帶來更加精準的幫助。
由于實踐中經常會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大多數的初中物理教學在日常教學時,仍然會選擇利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以理論教學為主。日常教學時,并沒有真正的考慮到學生們在課堂中的學習狀態和感受。學生們在這種氛圍中的學習,基本上都是被動接受的,以一種機械化的狀態,接受教師傳授的所有理論知識,實際上參與性非常低。基本上都是教師提出的什么樣的內容,學生們就會記錄什么,根本沒有按照個人的思維模式發表意見和建議。長此以往,學生與教師之間無法建立有效的溝通和交流關系,教學效率很難得到有效提升,甚至嚴重時,師生之間還會產生非常嚴重的隔閡[1]。由此可以看出,實踐中良好的教學環境對學生們的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和作用,但是目前教師很難精準的對學生們實際學習情況有所掌握和了解。
現如今,教師在日常教學時基本上都是直接利用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也就是利用統一化班級的授課模式。雖然這種教學模式在日常實施中,可以起到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由于初中階段學生們自身的個體差異性非常明顯,相互之間的能力參差不齊,最終造成的學習成果,也會呈現出非常大的區別。在這種統一化的班級授課教學模式具體展開中,經常會出現的情況就是對于部分學習成績比較優異的學生而言,會覺得部分學習內容過于簡單,而對于能力偏低的學生而言,又會覺得這些內容太難,根本聽不懂,無法把握物質知識之間的關系,很難提高學習進程。久而久之,不僅會直接導致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越來越低,而且學生們的學習信心也會逐漸喪失。
初中物理教學活動在具體展開中,要想從根本上保證精準課堂教學目標在實踐中的有效落實,專業教師必須要打破傳統思想觀念,改變傳統的教育政策和方針,與現代化科學技術進行結合,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實現對初中物理教學模式的創新和優化,以此來轉變過去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弊端。
比如在初中物理教學課程開始之前,通過互聯網中“智慧學伴”軟件的應用,可以篩選出符合學生們當前學習情況的測試卷。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教材內容講解一遍,利用剩下的時間,讓學生們登錄“智慧學伴”軟件,完成教師提前設置好的測試題。在利用該軟件進行輔助教學時,教師可以在學生們回答完成之后,對相關內容進行審閱和批改,得出對應的數據分析結果,根據結果能夠總結出學生們的學習情況[2]。在課后,教師可以直接登錄“智慧學伴”為學生們布置對應的課后作業,通過該軟件的應用,有利于準確掌握學生們的實情況,以此來保證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實現精準課堂教學水平的有效提升。
網絡科學技術的先進性和有效性,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科學合理的引進和利用,對教學質量的提升而言具有實質性意義,同時也是目前實現高質量教學的重要前提條件,在我國目前各階段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被廣泛應用。因此,對于初中物理教學而言,必須要真正認識到信息技術應用的重要性和優勢特點,以此來實現因材施教的基本教學觀念。除此之外,還要在課堂教學中,善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們對教師提出問題的深入分析,以此來保證學生們對物理知識、概念更加深入的理解。比如,在“磁現象與磁場”相關知識的學習中,學生們對磁、電的概念理解不夠深入和透徹。教材中只是單純的以非常長的篇幅介紹理論知識,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無法得到有效提升。對此,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利用“奧斯特發現電流周圍存在磁場現象,這是一種偶然的發現嗎”這種問題,引起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為學生們提供可以思考的空間,有利于為學生們后續的學習提前打下良好基礎。
初中物理教學活動在具體展開中,精準教學模式合理的構建和應用,有利于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同時有利于保證初中物理教學效率、質量的提升。對于教師而言,要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實現精準備課、精準教學,保證學生們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以此為基礎,有利于實現精準課堂的構建和落實,物理精準課堂在構建以及實現中,良好的教學氛圍有利于教師對精準教學模式更好的利用,提高學生們的參與積極性,最大限度保證學生們的物理思維得到鍛煉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