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李
(重慶市云陽縣南溪中學 重慶云陽 404500)
高中數學的知識較為復雜、抽象,很多學生在學習中都會遇到問題和困難,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信心受到了打擊。這時就需要教師能夠給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有效的指導,“錯題集”在數學中的有效運用,可以將錯題變成學習資源。數學題型變化雖然很多,但是解題的方法是不變的,基于建立錯題集,可以劃分錯題的類型,認真的分析和反思出錯的原因,找到正確的解題方法,經常進行復習,避免再犯相同的錯誤。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靈活的運用錯題集,提升教學的質量。
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錯題集的重要性,并且要指導他們科學的建立錯題集,主要有三方面的要素,包括題目、正確的答題過程、答案。學生在題目抄寫的過程中要認真仔細,同時梳理題目中隱含的已知量,再次思考正確解答思路;學生通過自主解答,能夠深入的分析錯誤原因,清楚解題的思路,了解自己在解題中的不足和問題。錯題集就是將學生的錯題都整體到一起,在整理中可以看到其中的規律。要想讓學生的數學分析思路更順暢,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從幾方面整理錯題和劃分類型[1]。首先,結合教材內容安排對錯題進行分類歸納。人教版高中數學教材中每個章節的知識點都十分明確,相互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系。結合每道題重點考查的知識點,按照章節或是數學知識模式實施整理。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在整理的過程中明確自己知識結構中的不足和問題,還能結合知識點間聯系,找出正確的學習方法,合理的制定學習計劃。其次,結合考試題型實施分類。數學試卷中的題目主要包括三種類型,分別是填空題、選擇題和解答題,每類題型對于知識的考查都有重點,比如,選擇題型,通常注重考查學生基本概念的掌握以及計算能力;填空題型主要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和能力掌握情況、問題分析能力等,依據題型劃分整理錯題,可以讓學生在各種類型題目中突破解題方法。最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結合錯題出錯原因實施分類。所有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都會遇到不同的問題,導致學生在答題時出現錯誤,比如,因為數學概念不明確產生錯誤,沒有思考全面而產生錯誤等。依據錯誤原因對錯題實施分類,能夠讓他們了解學習習慣中的不足和問題,避免再犯一樣的錯誤,提升他們的數學解題能力。
教師在教學中要提升學生對錯題集的重視度,讓他們全面認識到其價值,不要把錯題集和普通的習題集劃等號。為了提升教學的質量,教師在平日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的良好品質進行培養,讓他們做到細致、耐心,讓他們在較重的學習壓力下依然能夠堅持進行錯題整理。教師應經常檢查他們的錯題集,督促他們及時整理,長期如此,就會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還要做好學生錯題集的批改和糾正工作,結合他們在錯題集中體現出的問題,對教學進行調整以及優化。對于很多學生都出錯的題型,就需要在教學中著重進行講解,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

綜上所述,錯題集可以體現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不足和漏洞,可以幫助學生清楚下一步學習方向,也可以就側面上體現出教師的教學情況。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進行運用,可以將錯題集變成一種教學資源,所以,教師要指導學生建立錯題集,有效的運用錯題集中的資源,充分發揮出錯題的價值,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加強他們的綜合能力,提升高中數學教學的水平。教師要讓學生經常復習錯題資源,及時的查缺補漏,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