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日平
(湖南省平江縣第四中學 湖南平江 410400)
在高中音樂課教學中,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情感和體會。體驗式教學法,屬于一種新型教學模式,主要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營造和實際或者是重復經歷的情境與機會,來對教學內容進行重現或者是還原。在高中音樂課教學中,對體驗式教學法進行運用,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主動性,有助于提升學生音樂素養和能力,促使學生自主感知、學習、理解、領悟、體驗。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轉變自身的教學模式,把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情境,指引學生感受和體驗,使學生更加扎實掌握音樂知識,提升學生音樂技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新課改背景下,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教師需要轉變自身的角色,把自身和學生放在平等位置上,在課堂中平等的和學生探究、交流、對話。在該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可以互相分享經驗和才華,不僅可以滿足學生學習需求,還可以有效改善教師知識經驗。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恰當的處理教材,靈活利用教材內容,堅持因材施教、適當取舍、靈活調整的原則,組織學生進行體驗活動,有效提升教學效果,實現教學目標[1]。
例如,在講解“梅蘭芳”時,教材內容中主要是賞析梅蘭芳的兩個經典唱段,為了可以使學生更好的參與表演實踐,使學生可以接受京劇念白,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設備,把京劇中的做和打介紹給學生,然后可以親身示范騎馬、劃船、上下樓、開門等動作,指引學生對動作的含義進行猜想,進而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緊接著,教師可以指引學生一起做動作,并跟著動作演唱。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京劇學習中,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高中音樂教學中,興趣可以促使學生和音樂保持緊密的聯系,促使學生享受音樂[2]。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營造良好的探究氛圍,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充分利用學生好奇心理,通過提問、改編、環境設置等途徑,營造探究氛圍,使學生可以處于探究情境中,積極主動的學習。此外,高中階段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階段,這時大部分學生都有了矜持和拘謹的性格特點,因此教師需要注意一點,利用正確的指引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和興趣。
例如,在講解“卡馬林斯卡亞幻想曲”時,為了可以使學生對作品民族性進行感受,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們播放一段俄羅斯民族民間舞蹈視頻和俄羅斯民間樂器三角琴演奏視頻,使學生可以對俄羅斯民族音樂舞蹈特點有一個直觀的感受。緊接著,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什么樣的舞蹈動作與情緒才可以更好的表現這段舞蹈音樂?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充分發揮自身想象力,利用簡單的腳步對音樂節奏進行表現,跟隨者音樂律動起來。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可以使學生在無形中對俄羅斯民間音樂的特點和民族風情進行體驗和感受,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高中階段學生喜歡追求浪漫、美好的事物,喜歡流行音樂。根據相關調查顯示,流行歌曲和古典音樂相比,學生們更喜歡前者,究其原因流行音樂易于接受,欣賞時不需要過多的音樂理論和知識,沒有心理負擔和壓力。實際上,不管是古典音樂,還是流行音樂,都是由旋律表現特征、詞曲關系、表現內容、曲式結構等音樂基本要素構成的[3]。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審美心理特點,盡可能的挑選一些學生熟悉的音樂,指引學生從淺入深的對音樂語言進行掌握,提升學生感知音樂能力,使學生可以更加深入的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適當的引入流行音樂,指引學生預習欣賞理解流行歌曲和新知識,基于感性層面,利用體驗教學方法,堅持以情動人和以美感人的原則,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貫穿審美體驗,提升學生音樂素養,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音樂價值觀念。
例如,在講解“宗教復調音樂的頂峰-巴赫”時,教師可以引入“鐵血丹心”這首歌曲,并有針對性的播放一首主調寫作的對唱歌曲,對學生進行提問:該首歌曲和“鐵血丹心”有什么區別?嘗試著讓學生找出哪首是復調音樂,哪首是主調音樂。然后,教師可以指引學生男女生配合演唱“鐵血丹心”的旋律,并談一談演唱的體會,怎樣演唱區別復調歌曲與主調歌曲。通過親身參與,可以促進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兩種音樂創作特點,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總而言之,在新時代背景下,在高中音樂課教學中運用體驗式教學法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以有效提升教學效果,還可以加深學生的感受和體驗,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和技能水平。目前,因為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味的講解理論知識,沒有關注學生的情感和體會,導致學生對音樂學習產生抗拒心理。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科學合理的手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情境,指引學生體驗和感受,有效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進而有效提升學生音樂素養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