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桂蘇
(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廣西桂林 541199)
有些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課程大多都具有一定的沿用性,缺乏對實際市場的調研,導致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所學得到的理論知識與我們的社會實際情況相脫節。除此之外,學前教育其實也被認為是一門對學生的實踐能力有很高要求的綜合性專業,但實際上,很多高職院校卻對實訓課程的重視度并不高。
任何專業的課程教學內容都應該是相互聯系,相互補充,卻相互不交叉,但當前高職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教學在內容方面存在嚴重的交叉重復現象。一方面,會讓學生對重復的內容予以較高的重視程度,從而忽視了對其他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另一方面,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自然而然就會影響學生最終的學習效果[1]。
雖然當前學前教育專業教材的版本有很多,但是大多都不符合人才培養的目標。因為當前學前教育專業的教材基本上都有不注重作為未來的幼兒教師,真正應該學些什么知識,掌握些什么技能以及教條主義傾向嚴重的通病。這并不利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終身發展。
當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主要教學模式依然是灌輸式教學,學生對于教學課堂的主體地位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往往得不到充分的體現,因此,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興趣和主觀能動性也都不能輕易地被充分激起,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很容易忽視對學生實踐經驗的培養,因此,會大大影響教學和學習的效率和效果。
當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考核評價依然是以期末考試的成績為標準,而考試重點則是課堂教學的知識點。這就意味著,學生不論有沒有真正理解相關的知識,只要認真記憶,就可以在考試中取得高分,從而獲得較好的評價。但是這些知識點學生并不能長久記憶,而且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不到培養和提高。
慕課的教學資源來自全世界優秀的學者和教育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但是我國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一方面大多都是從學校來,然后走向學校就職,因此缺乏了一定的教學和社會實踐經驗;另一方面,被聘請為兼職教師的學前教育工作者,又由于工作量過大,而不能精心地準備教案,因此取得的教學效果也不盡如人意。
慕課是精品課程的集合,其教學質量自然毋庸置疑的,但當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教學定位不夠準確,課程教學內容重復,教材和教學模式也相對陳舊,考核評價標準也比較單一。
慕課教學的過程中,要組織學生開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交流互動,這能夠充分利用學生的表現欲和好勝心,促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從而就會使得課堂的互動性變得更高,教學氛圍變得更活躍,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也自然會隨之變得更高。
慕課教學需要教師引導高職生培養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在正式開展課堂教學之前,對相關的理論知識做好預習,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會得到質的提升。
首先,強化對教師在利用慕課教學過程中從相關的應用技術到最終的慕課教學技巧等的培養,使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充分掌握這一教學手段。其次,高職院校應該積極拓寬師資來源的渠道。例如,根據自身的情況和條件,制定出臺相應的優惠政策,以鼓勵和吸引更多社會上教學經驗豐富的學前教育工作者到高職院校任教或兼職,以有效確保教學內容的技術先進性和教學實用性。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對相關的專業課程進行有效的優化,以不斷提高慕課教學的有效性。例如,豐富課程內容,重新協調理論課程與實訓課程的比重;優化課程評價,做到形成性和總結性相結合、校內與校外相結合、定向與定量相結合[2]。
可以邀請具有更專業的理論知識體系、更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的教師和專業人員,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錄制針對性的微課視頻,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實現相關教學內容的多媒體課件、互動練習等教學設計,將這些教學內容和設計上傳到網絡上,不斷完善學前教學專業高職學校聯盟,構建一套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慕課教育資源。
綜上所述,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應用慕課有助于改善課堂教學的氣氛,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參與度,從而使教學效率和效果都得到有效的提升。關于如何有效地使用慕課,廣大高職院校和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可以從提高教師隊伍素養、優化教學內容、升級優化教學硬件這三方面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