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金鳳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常州 213164)
“汽車商務禮儀”授課過程中,注重課程思政與專業知識相融合,對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案例設計等進行設計,將專業知識點和思政要點有機地融合,讓學生感知、內化課堂中的思政教育,潛移默化地達到課程思政的育人目的[1-3]。
下文選擇課程思政案例內容為“樹立民族自信心”。以一次課程思政實施的情況作為案例,對“汽車商務禮儀”課程思政設計和實施情況進行具體闡述。
課程授課對象為大二學生,他們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明辨事理的能力。學生希望自己成長、成熟,具有對提升自我修養的興趣熱情、好奇心、學習內驅力。學生主體為“95 后”學生,追求自我表現,希望在別人面前樹立一個良好的個人形象,對明禮懂禮的學習需求比較迫切。
課程思政教學目標含納在素養目標中。案例涉及的素養目標包括:具備良好的銷售人員社交禮儀職業素養、樹立民族自信心。其中,“樹立民族自信心”為本案例教學要促成的思政目標,見圖1 本案例思政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從課堂環節、課堂活動、教學方法與策略及時間分配幾個方面進行規劃與實施,其中課程思政相關的內容見表1 課程思政內容案例教學設計表。

表1 課程思政內容案例教學設計表

續表
“汽車商務禮儀”課程,通過對教學環節的整體把控、對課程思政素材的搜集與篩選、對思政元素如何無縫切入專業教學三大方面進行了規劃、設計與實踐。通過課程思政的實踐,主要取得以下幾方面的成效。
第一,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能夠認真當前形勢,了解國家大事,思想政治水平得到了理想的提升。
第二,學生能夠關心國家大事、關心自我成長。
第三,從本質上明確學專業的目的,大大增強了專業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第四,端正了思想意識、樹立了四個自信、增強了愛國情懷。
針對“汽車商務禮儀”課程思政教學實施過程和情況,應在以下方面進行改進和提升。
首先,教師應做到為人師表,欲要育人、必先育己。
其次,專業課思政教學還應做到下面三個方面。
第一,重視授課過程,形象上、語言上、思想上遵循課程思政教育標準。
第二,積極探索課程思政效用轉化路徑。培養大學生將馬克思主義理論內化為思想政治素養和科學思維方法,外化為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提高教學實效性和教學吸引力。
第三,結合“互聯網+”時代大學生網絡化學習、形象化閱讀、碎片化瀏覽的特點,利用好“課內+課外”兩個課堂。以課上課下、線上線下融為一體的方式,進一步提升課程思政的教育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