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然,賈 松
(1.遼寧省自然資源事務服務中心,遼寧 沈陽 110013;2.遼寧省有色地質勘查總院有限責任公司,遼寧 沈陽 110013)
如今,我國工業發展速度明顯加快,礦山地質勘察工作也有所進步。隨著工業生產規模的加大,加劇了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但在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中并未采取有效的環境保護措施,無法發揮出礦產資源的最大利用價值,卻在礦產勘探工作中,規劃不合理,影響了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對此,有必要切實做好礦產資源保護及開發工作[1]。
礦山挖掘中,應高度重視地質勘測工作,不同地區的礦山地質環境差異明顯,在勘測過程中需結合不同學科做好勘測工作。再者,礦山挖掘對不同礦山的影響也有所不同,需要制定個性化開發方案,促進研究工作的有序開展。相關人員要合理應用物理和生物方式治理和修復當地的生態環境,切實保證礦產地質資源開發的環保性,一方面減少環境污染,另一方面也大力開發綠色能源。
礦山地質資源開發中需要消耗大量的電能,其成本投入與風機發電的成本基本持平,但是其成本明顯高于太陽能發電所需的成本。礦山地質資源的成本與價格明顯低于風力發電的成本,且電能來源十分豐富,不同氣候環境也會對電能開發的價格產生十分顯著的影響。礦山資源開發中,需合理利用當地的地質資源,降低用電成本,確保資源開采量滿足生產需求。
當前,我國部分地區的礦山地質資源具有十分理想的找礦前景,研究人員及專家學者在長時間的研究和預測中發現,現如今,我國具有數量較多且種類豐富的地質資源,但石油、天然氣和多種金屬資源作為我國的常用的資源,僅占資源總量很少的一部分,所以說我國具有十分廣闊的找礦前景[2]。
礦山地質工作日漸受到人們的重視,在礦山地質工作中也存在著十分明顯的不足。相關部門需正確認識礦山地質工作的現狀,以下筆者就將對礦山地質現狀及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予以簡要分析和闡述。
我國很多地區在發展和建設的過程中并未全面和廣泛地開展礦山地質資源勘察評價工作。我國西部地區和華北地區的中礦山地質資源勘察評價工作明顯滯后,并未采取有效措施系統地開展正規的礦山地質勘察工作,這使得我國礦山地質資源總量數據無法有效反映我國礦產資源實際數量,該情況也直接影響到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科學性與合理性,阻礙了我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持續發展。同時在礦山地質資源勘察工作中,工作人員并未深入研究我國地下深層礦山地質資源的概況,勘察評價工作全面性不足,勘察部門對深層礦山地質資源總量也無法建立理性和準確的認知,無法準確把握資源總量,從而無法制定科學有效的礦山地質資源開發方案及對策,阻礙礦山地質資源開發利用和礦山地質行業的穩定發展[3]。
此時政府部門采取切實有效的管理策略,可以對礦山地質資源開發起到極為關鍵的促進作用。
如今,我國淺層地下礦物利用面積在8000萬平方米以上,淺層地下礦物主要應用于建筑供暖,但是其僅為我國淺層礦物總量中的冰山一角,很多淺層礦物均處于待開發狀態。另外,我國很多地質礦物勘察部門無法準確把握淺層礦山所處的地質條件和水溫條件,不利于淺層礦物的開發及利用,無法充分發揮淺層礦石山地質勘察的作用。
我國目前的礦山資源開發工作中,礦物主要埋藏于地殼的深層,表層潛藏的地質礦物量十分有限。故而在地質礦物中也出現了不同的巖層,這也充分表明不同地質環境需要使用不同的勘測和統計方法。
在礦產開發工作中,應合理利用物理和化學手段做好防治工作,切實保障地殼這種自然因素的完整性和科學性?,F階段,我國在開采技術層面與發達國家依舊存在十分明顯的差距,在日后開采工作中,相關部門需熟練地把握開采技術,以提高我國礦石開采效率,推動我國經濟的建設與發展。
礦山地質資源勘察開發工作對資源的合理利用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但受到工作現狀的制約與影響,礦山地質資源勘察開發工作依然不夠理想,為有效改變工作的現狀,勘察部門需要高度結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采取針對性控制措施,保證開采工作的效率,以此推動礦山地質資源勘察開發工作的有序進行。
以前期礦山地質資源問題調查評價為基礎,科學規劃礦山地質資源重點勘測及開發區域,加大具有良好開發前景區域的勘測與評價力度,以此為礦山地質資源的長期、可持續及循環利用提供強大的理論依據。
在以盆地為主要地貌的區域開展勘察工作時,工作人員需合理采用物探等多種勘探方式綜合調查、分析礦山內的結構、礦層分布、礦體溫度和埋深等指標,明確重要指標的具體數值。此外,針對待調查勘探的新區,勘探人員應先明確試驗性鉆探的設計形式,進而確定現階段是否存在充足的數據和指標驗證礦山地質,明確隱伏礦山地質存在幾率。如地區開發條件較好,則要開展深度勘探,明確勘測地區的礦山地質資源儲量,并結合實際科學建設開發區。
礦山勘察工作中,要先將重點目標選定在人口較多且經濟發達的大城市。做好大城市勘察工作,能夠在開采前確保周圍城市人口及生命財產的安全。
由于不同城市的地質結構和地質條件存在明顯差異,所以其表面的地質環境差異也會出現不同的勘察結果。在勘察過程中,需加強資源數量計算的準確性,以免威脅到城市居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制定切實可行的表層地質環境工作。為更好地掌控礦山地質的變化情況,務必高度重視表層的礦山地質勘測工作,建立周密完善的監測網,加強不同地質環境下巖層及水質勘測的可靠性與準確性。
現如今,我國應用于建筑供暖的淺層地下礦物覆蓋面積較大,但是與淺層礦物的總量相比,勘測部門的勘測力度十分薄弱,很多淺層礦物均處于待開發狀態。相關開采部門需要合理開發和利用礦山資源。首先,明確礦山形成的必要條件。選擇礦山形成幾率較高,礦山地質梯度明顯,且具有上佳開發效果的地區開展礦山地質調查與勘探工作。其次,勘測單位要在勘測工作中合理應用礦山生產中的各項技術,創建完善的礦山開發試驗基地,以此推動我國礦山開發技術與資源利用技術的快速發展,促進新型礦山地質資源在生產生活中的合理應用,充分發揮新型礦山地質資源開采技術的作用與價值,為我國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的全面進步奠定堅實基礎。
我國社會發展中,礦山地質資源在資源環境建設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我國礦山資源開發和利用中,依然存在著十分明顯的問題,如無法采取有效措施解決這類問題,則會直接影響到礦山地質資源勘察和開發的整體效率。所以在礦山開發的過程中,有關部門必須加大管理和控制力度,一方面要做好開發工作,另一方面也需在勘測和開發的過程中,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以此全面發揮出礦山地質資源勘察工作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