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君
(江蘇省昆山開發區夏駕幼兒園 江蘇昆山 215300)
《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我們,“支持幼兒在接觸自然、生活事物和現象中積累有益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如:和幼兒一起通過戶外活動、參觀考察、種植和飼養活動,感知生物的多樣性和獨特性,以及生長發育、繁殖和死亡的過程。”班級自然角的創設,是班級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我們幼兒的教學生活來說是一種隱性的課程,對幼兒的知識經驗、生活經驗等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更讓幼兒了解到生命的不同階段,以及我們對小動物、小植物生命的影響。
(1)美化幼兒的生活環境,感受生命的多姿多彩。它的創設美化幼兒的生活環境,給幼兒的生活帶去了勃勃生機,讓整個教室都充滿朝氣!也讓幼兒在這個角落變得細致、溫柔,感受到輕松愉悅的氛圍,感受生命的神奇魅力。在一點一點的布置中,也讓幼兒更加具體感受到自然角的美,并能體會到我們在此過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可以豐富幼兒的自然知識,了解生命的特點及發展規律。自然角各種各樣的植物品種,它們的外形特點、生長環境、生長規律,以及小動物們的生活習性等有利于幼兒長期的觀察了解。植物輪回、四季變遷,這些都大大豐富了幼兒的知識面,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增加他們對自然界的生活經驗。
(3)鍛煉了幼兒的生活能力,增強幼兒責任心,培養幼兒善待生命、尊重生命。因為植物要澆水,小動物要喂食和干凈的生活環境,幼兒就需要定時、定期地進行照顧。慢慢在這個過程中鍛煉了他們的生活能力。
同時,在幼兒對自然角的觀察和照顧中,幼兒的責任心也得到了提高,學會了善待生命。
為了豐富自然角,很多老師常常忽視了植物的生長環境、小動物的生活環境也是有要求的,這就是需要注意自然角布置也是要講究合理性的。例如:一個魚缸的水太少,魚多,很快小魚就因缺氧而死。
教師對自然角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科學的教育引導,幼兒對植物的生長習性不了解,有的因為水澆的過多而腐爛。因此,老師的教育引導必不可少,后期的管理幫助也要持之以恒,而這些很多教師都做得不夠。
很多班級存在由某一位老師或保育員負責照看、布置自然角,而幼兒的參與度不高。在設計自然角,布置環境時,沒有幼兒的參與,在后面的管理中,也缺少幼兒的參與,缺少幼兒的探索材料。
創設初期,各種植物豐富多彩、枝繁葉茂;小動物也是多種多樣,數量眾多。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各種植物死的死、敗的敗。幼兒對自然角的興趣到最后也蕩然無存。
自然角存在那么多的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
自然角是幼兒認識自然,了解世間萬物的一個小小的窗口,在開始創設時,我們可以選擇一些可觀察、探索的品種多樣的植物,也可以根據季節的不同,豐富一些具有鮮明的季節特點的花卉、蔬菜、小動物等給幼兒觀察。
我們還可以根據主題來豐富我們的自然角。例如:我們要開展“美麗的葉子”這個活動。在自然角中老師和幼兒可以一起收集制作各種葉子的標本,引發幼兒觀察的興趣。通過觀察討論,發現有些葉子他們吃過,有些在樹上見過,有的還可以泡茶,有的可以美化環境,還有的能治病。在這個過程中,自然角不僅豐富了,幼兒的知識面也廣了。
另外,在自然角我們還要提供豐富多樣的有助于幼兒探索、觀察操作的材料工具。如:可以丈量植物高度的尺子,洗涮、澆水的工具,觀察記錄的本子等,有了這些幼兒在自然角就有事可做,他們換水、洗盆子,喂食、澆水等,并用自己的方式在自己的記錄本里記錄下他的觀察、發現,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他們知識經驗也更加豐富了。
自然角是幼兒每天都會觀察探索的地方,因此要從安全的角度出發創設,各種植物要注意它是否安全,要進行教育,教給幼兒正確與動物相處方式,以防操作不慎被動物咬傷等情況發生。幫助幼兒對各種工具的正確使用方法,如:小鏟子怎么使用,測量尺怎么測量,魚缸怎么換水等等,正確的操作,幫助幼兒學會保護自己、注意安全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在創設自然角時,激發幼兒參與的興趣,讓幼兒一起收集材料,一起創設。如,自然角的小石頭、蝸牛等等,幼兒在尋找的過程中,體驗到尋找的樂趣,最后體驗到完成創設后的成功喜悅之情。接下來,在后續的種養殖過程中為幼兒提供實際的觀察、操作的機會,讓幼兒有更多的參與。和幼兒一起制定合理的種養殖管理細則,讓幼兒用自己看得懂的圖畫方式記錄下來,張貼在自然角。老師根據幼兒在照顧、管理、記錄中發現的問題進行適當的引導和幫助,讓幼兒更好的照顧自然角,通過討論、學習、嘗試等多種方式讓幼兒充分參與到自然角的管理中來,讓自然角起到最好的教育作用。
自然角為幼兒提供了每天都可以操作的活動場地,它應該給幼兒提供的是一個長期觀察、持續參與的場地。因此,我們要保持自然角的持續性,保證里面的動植物豐富的持續性,保證幼兒管理、照料的持續性,保證幼兒觀察記錄的持續性。只有老師持續不斷地關注、豐富和引導,自然角才能對幼兒發揮最佳的教育作用。
自然角是幼兒親近自然、走近科學、感受生命的重要窗口。通過自然角我們讓幼兒喜愛動植物,善于觀察、探索,懂得愛護、尊重生命。在實踐中,我們要善于創設并利用這個自然小角落,持之以恒、細心觀察、不斷改進、豐富、優化,讓幼兒在小小的自然角落感受生命的力量,體會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