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冬
(太倉市沙溪鎮第二小學 江蘇太倉 215400)
隨著教育的改革,傳統的武術教學模式已經很難適應現代武術教學的要求,因為它限制了學生自發的主動參與,局限了學生創造性的思維,同時也制約了學生個性的發展。但是互動式教學模式與之不同,它符合現代武術課堂教學實際,它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教育理念,它強調學生能積極主動參與其中,強化了師生或生生之間的互動,使中學的武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
互動式教學模式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雙方的主觀能動性,形成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觀摩、相互溝通、相互合作、共同探究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
我們傳統的武術課堂教學過程往往是:教師講解示范到學生練習,然后教師糾正錯誤,再到武術復習鞏固技術技能,最后學生掌握技術技能。單純采用“填鴨式”的教學形式將武術理論知識、武術技術技能灌輸給學生,在這種沉重且單一的課堂氛圍中,武術課堂教學效果自然不言而喻。采用互動式教學模式可以調動中學生在學習武術技術技能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促進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展,師生或生生之間指導交流與協作可以達到互相啟發、教學相長的作用。使枯燥的中學武術課堂變得生動、活躍,從而提高武術課堂的教學質量[1-3]。
互動教學模式強調的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中學生已經能做到獨立思考、合作配合、自主創新。所以中學生可以在模仿練習或自主學習過程中加入各自的想法、經驗和方法,也可以互相學習、優勢互補。在中學武術課堂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多讓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研討,給學生創造自主創新環境。互動式教學可以解放學生傳統教學模式下的思想束縛,發展學生互幫互助的能力,使之共同成長。在這種教學環境下學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4-6]。
在互動式教學模式下,教師打破了傳統教學固有的思想束縛,確立了以“生”為中心的理念,重新定義了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位置。教師要由“主體”變為“主導”,積極地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努力創造條件使學生對武術技能產生濃烈的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武術課堂教學中去。
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完全平等,沒有高低之分。武術課堂是一個開放的課堂,利用互動式教學可以促進師生或生生之間的了解,促進師生雙方共同發展。教學過程中,學生學會主動發現問題,學會與同伴合作探究解決問題,在練習過程中遇到不能解決的難題時,可以尋求教師專業的指導,共同探索出問題所在的原因并找到解決的辦法。這種方式既培養了學生的組織與溝通能力,又提高了武術課堂的教學效率,同時又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建立了一種融洽的師生關系[7-8]。
中學武術課堂的課前準備時期,可以打破傳統的方式方法,將擁有武術特色的元素融入準備活動中去。同時在進行練習過程中,改變傳統的教師帶領模式,由學生帶領為主,教師在旁為輔,其他學生共同配合的新方法。學生代表可根據教師給的提綱,進行自主思考、自我研究,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班級管理能力。
學生在身心愉悅的情況下能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而如何能使學生在武術課堂上身心愉悅,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必不可少。現如今,中學生有著較強的平等意識,教師要改變傳統的“師道尊嚴”思想,和學生之間做到真誠理解。教師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可以使教學活動在和諧愉快的環境中開展,師生之間互啟互發,共同探討和提高[9-11]。
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增強彼此間的相互了解,能提高武術課堂教學效果。在每節課授課之前,教師首先要對武術教材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究,其次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提出適當的問題與要求,然后學生根據教師的問題與要求進行獨立思考或合作探究。最后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學習,使之完成學習任務。
加強總結是為了加深學生對于動作理解。在復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個人練習、分組練習、個人展示、小組展示等多種形式,這樣每個人或每個小組之間既有學習任務,又能互相競爭、互相糾錯,并能找到各個問題的解決方式。教師也可以利用展示與評價,使學生更直觀地了解武術的動作規格與要求,加深學生對武術動作的印象,增強師生間、生生間的交流與評價。教師對于表現突出的個人和小組要及時給予肯定,對于錯誤的技術動作或練習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予以提醒,使學生客觀地認識自我。
互動式教學方法符合學校武術課程教學的教育理念,在中學武術課堂中使用互動式教學模式是可行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有利于提高中學生的武術課堂學習效率,增強中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學生的參與度提高了,那么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也就越充分。在濃厚的教學互動氛圍中,教師在教的過程中也得到了學習,真正做到了教學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