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 雯
(聊城市水利局,山東 聊城 252000)
作為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受水區,聊城市為解決當地水資源供需矛盾,緊抓戰略機遇,舉全市之力投資興建了臨清市、冠縣、莘縣、東阿縣、茌平縣、陽谷縣、高唐縣和東昌府區8個南水北調配套工程供水單元,主要建設內容為新建8座平原水庫和260km輸水管道,水庫總庫容9700萬m3,年調蓄水量2.69億m3,工程批復概算投資60.52億元,工程永久占地0.16萬hm2。聊城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在全省配套工程建設中任務最重,新建水庫和中型水庫數量全省最多。
截至2018年底,聊城市8座南水北調配套水庫全部建成。配套水庫建成并投入運行后,具備每年為聊城市增加引江供水量1.79億m3的能力,顯著提高了聊城市對長江水、黃河水、本地水的聯合調度和多水資源優化配置的工程條件,增強了特殊干旱年份水資源的供給保障能力。2016—2019年的3個調水年度聊城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共引蓄長江水11726萬m3,相當于8個東昌湖的蓄水量,對提升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基礎性作用日益凸顯。
聊城市屬地下水超采區,地下水環境惡化,農村安全飲水安全存在風險。莘縣和冠縣著力推動水庫以下水廠和供水管網建設,把讓老百姓喝上放心安全的長江水作為鄉村振興和農村飲水安全的突破口。2019年底初步形成城鄉供水“同源”“同網”“同質”的任務目標,屆時莘縣北部及城區的17個鄉(鎮、辦事處)的57萬群眾、冠縣西部及城區的11個鄉(鎮、辦事處)的45萬群眾喝上了長江水。
截至2019年11月底,東阿縣大秦水庫已向魯西集團供水近3000萬m3,并已成為魯西集團的主要水源。臨清市張官屯水庫向臨清大唐熱電公司等10家企業供水超過1000萬m3。隨著地下水壓采計劃的實施,將逐步成為臨清城區工業企業的主要替補水源,陽谷縣陳集水庫通過陽谷縣森泉水廠向縣屬企業供水,顯著提升了企業發展質量。另外,茌平縣、高唐縣、東昌府區水庫計劃采用直供方式向當地企業供水,為區域經濟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定的水資源支撐。
在優化水資源配置方面逐步實現對地下水源的替換,企業自備井封停工作取得顯著進展。魯西集團已封停企業自備深水井21眼,臨清市配套工程供水范圍內近百眼企業自備井封停項目以及陽谷縣城區企業自備井封停工作正在實施。周圍地下水環境和水庫周邊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一些珍稀鳥類棲息水庫,形成了生態優美的美好畫卷。
根據國調辦建管〔2017〕131號文件精神、山東省南水北調工程建設指揮部全體會議和2018年全省南水北調工作會議要求,結合聊城市水資源情況,逐年增加引江水量,調整用水結構,限采地下水,保護地下水生態。各縣(市、區)將消納使用長江水量作為目標考核的重要指標,廣開門路消納長江水,促進南水北調配套工程效益發揮。
堅決貫徹落實國家關于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受水區地下水壓采工作的安排部署,2016年2月,聊城市政府批準了《聊城市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整治實施方案》,明確了各縣(市、區)地下水壓采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各縣(市、區)結合當地情況制定了壓采方案,通過控采限量、節水壓減、水源置換、修復補源等措施,狠抓壓采計劃實施。
按照省政府確定的“優先配置長江水、科學調蓄黃河水、合理開發當地水、鼓勵使用再生水”的思路,借鑒其他地市的經驗做法,確定聊城市南水北調工程覆蓋范圍內新上工業企業項目優先配置使用長江水,限制開采地下水,為長江水消納使用騰出市場空間。
南水北調配套工程批復建設內容不包括水庫以下水廠和供水管網,為盡快發揮南水北調工程綜合效益,聊城市積極謀劃開展后續配套水廠和供水管網等后續工程建設。在前期建設8座水庫已投入70多億元的情況下,地方資金籌措難度很大,建議在加大市場融資力度的基礎上,提高省級以上財政資金的政策扶持力度,進一步加快后續工程的建設完善進度,及早全面發揮南水北調工程的綜合效益。
狠抓壓采地下水,逐步用長江水置換替代超采地下水是促進長江水消納使用的有效措施。聊城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水庫以下水廠和管網等后續工程建設是實施地下水壓采的重要工程措施,但地下水壓采補助資金和項目實施與南水北調工程結合不夠緊密,地下水壓采項目實施效果尚未完全達到預期目標,為此建議將南水北調后續配套工程建設納入地下水壓采補助范圍,助力地方加快水庫以下水廠和配套管網建設,完善江水消納的工程措施,促進南水北調工程效益全面發揮。
根據國家發改委批復的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初期運行水價,聊城市南水北調分水口門價格為1.34元/m3,加上配套工程還貸和運行費用、水資源費和污水處理費,終端水價將達到4元/m3以上,遠遠高于當地其他水源水價,用水單位在成本核算的剛性條件下對長江水的用水積極性不高,基于南水北調工程的基礎性、戰略性的定位,建議適當降低引江原水單價,同時進一步加快推進水權制度建設和區域綜合水價改革,統籌兼顧,多措并舉,促進江水消納,全面發揮工程綜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