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鵬,劉長兵
(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所 天津300456)
橫向科技成果是指通過企事業單位委托以及政府部門非常規申報渠道下達的各類科技開發、科技服務、科學研究等方面的項目所形成的具有被公認的學術或經濟價值的知識產品。
隨著“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 科技工作必須面向經濟建設”戰略方針的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強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在2016年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更是指出了面向經濟主戰場是中國科技創新主攻方向之一,“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科學研究既要追求知識和真理,也要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1]。可見服務于社會經濟的橫向科技項目對科研院所已越來越重要,而橫向科技成果的有效管理不僅直接影響科研院所未來的發展,也響應到國家對科學技術發展的總體要求。
目前關于科研院所橫向科技成果“例外放行”大致分為兩種情況。
一種是在 GJB9001B—2009《質量管理體系要求》[2]8.2.4產品的監視和測量中所要求的“除非得到有關授權人員的批準,使用時得到顧客的批準,否則在策劃的安排已圓滿完成之前,不應向顧客放行產品和交付服務。當產品未完成所有要求的驗證活動,需例外放行時,應按規定履行審批手續,征得顧客同意,并進行標識和記錄,確保能追回和更換產品”。此類“例外放行”須得到“有關授權人員”和“顧客”的批準,履行完整的審批手續,并進行標識和記錄,確保一旦發現問題能追回和更換[3],但為了科技成果可以加急交付給顧客,此類“例外放行”并未完成所有要求的驗證活動就進行了交付,其質量存在不符合要求的風險,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必然導致科研院所的聲譽受損,并可能導致顧客的流失甚至丟失現有的市場份額。
另一種“例外放行”的情況是在部分科研院所的質量管理體系中提到的針對信譽度較高的顧客,在橫向科研項目還未簽訂合同,而科技成果需提前交付給顧客時要執行的程序,這在橫向科技成果管理中也較為常見。雖然此類“例外放行”成果經過了院所內部的質量把控,也完成了嚴格的審批和交付程序,但仍需確保顧客有較高的信譽能夠簽訂合同并落實費用的支付。這是因為,如果最終未能簽訂合同且沒有結算相應的費用,將會給科研院所帶來直接的經濟損失。
雖然上述兩種“例外放行”的情況都在客觀上存在一定的緊迫性,但無論哪種“例外放行”都是不到萬不得已不應啟動的程序,對于不得不“例外放行”的成果也應嚴格按照體系文件要求執行程序,并加強風險防控。
第一種情況:如果等完成所有要求的驗證活動后再進行交付,可能會導致科技成果交付的延期,造成違約或者顧客投訴。針對這類“例外放行”首先必須合理評估延期交付的風險等級和出現質量問題的風險等級以及兩種風險出現的概率,然后結合實際情況確定是否實施此類“例外放行”[4]。如果確要啟動“例外放行”程序,必須嚴格執行成果的標識和記錄,建立可靠的追溯程序,確保一旦出現質量問題能及時追回和更換,最后還應嚴格執行體系文件要求,管理部門嚴控審批流程,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
第二種情況:如果在顧客急需成果時未能提前提供,則可能導致顧客選擇其他單位進行合作,從而失去部分長期合作的顧客或潛在顧客。針對這類情況的“例外放行”:首先沒有充分的理由和很高的顧客信譽度就不應啟動此類“例外放行”程序;其次要合理評估失去該顧客的風險等級和沒有返回合同或進款造成經濟損失的風險等級以及兩種風險出現的概率;最后如果確定要啟動此程序,必須按照質量體系要求進行逐級審批,并由部門內部加強“例外放行”后的內控管理,督促跟進后續的合同簽訂以及費用結算,盡快完成“例外放行”項目的“體外循環”。
綜上認為“例外放行”作為一種科研項目的管理程序,目前仍沒有統一的定義、規范和要求,在不同的科研單位以不同的方式進行管理,其執行過程以及具體要求也有較大差距,但必須明確的是“例外放行”有著較大的風險,無論是質量的失控還是資產的流失都會對科研院所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在對待“例外放行”時,必須明確職責,嚴控“例外放行”的實施,規范“例外放行”的行為,確保“例外放行”程序的嚴格執行,以降低“例外放行”的后續風險以及發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