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世紅
(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高平中學 甘肅平涼 744306)
學習歷史可以讓學生學習了解到前車之鑒,在以后的日子中不會重蹈歷史的覆轍,而古詩詞的學習不僅僅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古代賢人的情感,還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因此,在進行古詩詞的學習時,學生應該認真朗讀每一句話,仔細品味每一個字,體會和感受詩人字里行間的家國情懷,只有當學生真正體會到古詩詞的情感,才可以讓學生細細體會到一句詩詞中蘊含的細膩情感,體會到其中蘊含的傳統(tǒng)文化。
語文是一門具有很強實用性的學科,在日常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都體現著,所以,教師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可以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進行緊密的結合,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學生繼承與弘揚傳統(tǒng)文化有著重要的幫助。例如,在帶領學生學習《觀滄海》時,教師就可以利用《三國演義》作為導讀,引出本節(jié)課所要講解的知識,引出作者曹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看過《三國演義》的視頻,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以及掌握的知識,簡單地介紹下曹操,然后教師對曹操的生平做出一個具體的講解,重點講解曹操創(chuàng)作古詩詞的寫作背景,讓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產生極大的渴望,然后讓學生根據作者的生活節(jié)奏來學習整首詩。其中詩中磅礴的氣勢以及作者廣闊的胸襟是學生重點理解和體會的內容,當學生在進行朗讀的時候,要求學生調節(jié)朗讀的節(jié)奏、發(fā)音、情感等,帶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讀出詩中磅礴的氣勢,在朗讀的過程中,腦海中最好地可以浮現當時的情景,從而感悟作者的豪言壯志,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對古詩詞所表達的情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因為初中階段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因材施教,尊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制訂出符合學生需求的教學計劃以及教學方法。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望岳》時,明確教學目標,讓學生經過不斷地朗讀理解古詩內容,對詩人的生平以及文學常識有一個簡單的了解,知道作者想要表達怎樣的情感,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的鑒賞能力以及古詩朗讀能力。在課堂教學中,首先,教師可以將杜甫的生平事跡以及寫作背景介紹給學生,然后再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一些與泰山有關的視頻,讓學生對古詩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然后,引導學生對古詩進行朗讀,從而感受泰山龐大的氣勢;最后,深度剖析古詩內容,加深學生對古詩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經過對詩句的深度剖析,感受作者寫作藝術之高超,激發(fā)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贊賞。所以,教師在進行古詩詞的教學時,通過反復地朗讀古詩,對作者的情感進行深入的賞析,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對作者的心境有一個充分的理解與掌握,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古詩的理解和掌握,進一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教師要想在古詩詞教學中更好地滲透傳統(tǒng)文化,就應該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加強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喜愛,對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以及價值觀念有著重要的幫助。第一,教師一定要具有扎實的豐富的古詩詞知識,在深度剖析古詩詞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古詩詞鑒賞能力。教師想要為學生全面地講解古詩詞的前提就是自己的文學功底要扎實,利用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來熏陶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帶領學生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第二,教師自己本身要真正地熱愛古詩詞。教師首先要熱愛古詩詞,對古詩詞學而不厭,對古詩詞進行深刻的分析與研究,感受其中蘊含的感情,對古詩詞中的教學意義進行深入的發(fā)掘,對傳統(tǒng)文化進行深刻的研讀,從而對學生展開良好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對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以及文學素養(yǎng)的發(fā)展與提高有著重要的影響[1-2]。
總而言之,在初中古詩詞教學中滲透傳統(tǒng)文化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在進行古詩詞的教學時,教師應該不斷地提升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將古詩詞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加深學生對古詩詞以及文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對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有著重要的幫助,從而促進傳統(tǒng)文化在初中古詩詞教學中的有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