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敏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麗江小學 廣東廣州 511430)
將大數據、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應用到英語課堂的教學中去,不管對于教師教學工作的開展來說,還是對于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來說,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大數據能夠保證核心素養的精準教學,這樣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就可以更加有針對性地對每一位學生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教學,有利于提高教學的效率;通過人工智能的輔助,也能夠幫助英語教師提高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效率;通過虛擬現實能夠讓學生獲得更加豐富的課堂體驗,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去,能夠提高學生聽課的效率。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清晰地了解到每一位學生所具備的身心發展特點是十分重要的,小學英語教師在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時候,也需要精確地了解到每一位學生究竟欠缺哪一個學科核心素養,并且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這樣才能夠使課堂的效率變得更加高效。在分析學生差異性的時候,就需要用到大數據。大數據又稱巨量數據集合,指無法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件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采用大數據的分析手段,通過對學生的行為數據的采集、分析、處理,學生的差異性就會清晰地體現出來,這對教師的教學工作的開展會提供很大的方便[1-3]。
例如:小學英語教師為了能夠更加有針對性地培養每一位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就利用大數據的方式對每一位學生做了具體的分析,分析的方面主要包括:學習成績,學習努力程度,與班級里面其他同學的關系友好程度、學習積極性、學習方法運用得當程度、性格特點等。通過這樣綜合性的分析,能夠發現學生缺乏某一個核心素養的根本原因,從而能夠更加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培養,有利于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21 世紀是一個講究效率的時代,對于教師的教學工作來說也不例外,每一位教師都希望能夠盡可能高效地完成新課標規定的教學任務以及教學目標。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將人工智能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去。人工智能亦稱智械、機器智能,指由人制造出來的機器所表現出來的智能。通常人工智能是指通過普通計算機程序來呈現人類智能的技術。通過人工智能能夠幫助小學英語教師提高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效率。
例如:作業的完成情況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每一位學生所具備的學科核心素養。但是,由于小學階段班級里面的學生也不少,因此英語教師無法認真地對每一位學生的作業都做具體的分析,這也為教師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提出了很大的挑戰,這時候英語教師就可以利用人工智能來設計一些自動批改的小程序并且實時生成學習報告和錯題集,英語教師只需要觀察每一位學生的學習報告就能夠了解到這位學生的學習情況,這為英語教師的教學以及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發展還不夠健全,他們的抽象能力和具象能力發展得都不夠充分,因此,很難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教授的一些比較抽象的知識點,這時候教師能夠直觀地為學生展示一些東西就顯得尤為重要,虛擬現實技術的出現為教師提供了這個機會。虛擬現實是利用計算機模擬產生一個三維空間的虛擬世界,提供用戶關于視覺等感官的模擬,讓用戶感覺仿佛身臨其境,可以即時、沒有限制地觀察三維空間內的事物。通過為學生創設這種虛擬的環境能夠讓學生獲得直觀的感受,從而能豐富學生的英語課堂體驗。
例如,小學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VR 為學生設計各種三維的模型、物質結構等,并且在設計的過程中可以與聲音和文字以及圖片等信息結合在一起,這樣能夠給學生更直觀的感受,從而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課本內容,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而且教師也可以為學生設計國外的一些場景,這樣有利于讓學生設身處地地融入國外的環境中去,有利于讓他們更加容易地理解國外的一些文化。
總而言之,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等新技術的輔助,能夠幫助小學英語教師更加高效地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小學英語教師可以通過以上三種方式來將這三種新技術應用到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