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敏
(安徽省阜陽市北京路第一小學 安徽阜陽 236000)
數學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學好數學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幫助是巨大的,無論是從數學這門學科的角度,還是從其他學科的角度。小學六年級是一個過渡階段,因此數學的學習難度在六年級會有較大幅度增加。我們就教師在教育培養學生的過程當中,就不能簡單地從教給學生課本知識這一出發點出發,我們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畫圖教學這一教學模式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為了畫圖教學能夠更好地被廣大數學教師運用,我提出以下三個觀點。
在學生的課堂聽課過程中,我們教師一定要以學生為中心設計課堂,要讓學生在課堂的學習生活中感受到自己收到了關注,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地感受到自己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充分地發揮自己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畫圖教學在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課堂上能夠更容易地開展,把學生當作課堂教學的主體能夠很好地使學生在課堂上完成學習任務。畫圖教學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從而減少自己做題時對教師的依賴[1-2]。
例如,在帶領學生學習六年級第五章《圓》這一章節的內容時,第一次授課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是特別的明顯,于是在課后我對自己的授課方式和課堂講課內容進行了思考,我意識到,我不能夠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認為自己的講課非常好,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只有課堂能讓學生滿意,這才是最有效最高效的課堂。針對這一觀點,我對課堂的授課進行了改變,采取畫圖教學來給學生講解圓的面積、周長,公式的死記硬背不能夠使學生理解,而畫圖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面積公式。
小學數學的難度不大,學生們在學習起來也并不困難,但是學習習慣的培養并不能因此落下。畫圖解決問題是學生解決問題最有效、最快速的方法之一,為了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教師要在日常的教學生活當中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畫圖習慣,讓學生遇到問題就會想到畫圖解決這一方面。引導學生建立畫圖習慣,一方面我們教師在上課時自身要多多采取畫圖解題這一方法,讓學生感受到老師也是如此解題;其次,時常監督學生采用畫圖這一方法去解決問題,使學生在長期學習中養成畫圖習慣。
比如,學生數學考試的最后一道應用題一般都很難,有些學生遇到最后一題總是寫不出來,在這個時候,我們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去使用畫圖這一方法去解決問題。學生遇到應用題首先畫圖,然后結合圖文一步步分析問題,這樣思路會非常清晰,從而也就能夠輕易解出問題。在日常的練習及教學當中,教師要引導并監督學生多使用畫圖法解決問題,使學生在長期學習中養成畫圖習慣,從而更好地解決問題。
近些年來,畫圖教學這一課堂教學模式深受廣大小學數學教師的推廣,因為畫圖教學這一學習模式,不僅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自主解題能力,而且還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在畫圖解決問題時,思維會較為清晰,明白這個題的截圖關鍵所在,然后再一步步尋找出正確的答案,這樣能夠很好地鍛煉出一個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而且也很有助于學生的數學學習,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比如,在帶領學生學習六年級下冊《比例》這一章節的內容時,由于這一章節的特殊性,我用傳統的講課方式去講授這節課的效果可能不會很好,所以我就在課堂上,采用了畫圖教學這一教學模式帶領學生學習。首先,帶領學生學習了什么是比例,然后,采用畫圖的形式引導出比例這個概念,為了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我提前在課件里準備了一些蘊含比例的圖片,來幫助學生理解這一問題。在學生做題時,遇到較為困難的比例問題,都會采取畫圖這一方式來解決問題。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畫圖教學的應用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帶動作用,去帶領學生和引導學生學習,加強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創新課堂、引導學生、建立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等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去學習數學這門學科,幫助學生建立學習數學的良好地學習方法,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個人綜合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