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985相親局”頻頻登上熱搜,引發的討論還在蔓延中。最新的一則報道稱:12月12日,北京下了第一場雪,位于北京798藝術園區拐角處“愛的博物館”餐廳,舉辦了一場“985相親局”。這場活動壁壘森嚴,參與者必須名校畢業,精英圈子。參與活動的200名男女嘉賓中,碩士和博士占九成,嘉賓們無一例外為985高校畢業生,或擁有世界大學排名前100名校的學歷。參與嘉賓近一半在金融行業工作。男嘉賓多來自互聯網、咨詢行業,也有央企和機關單位,女嘉賓多來自高校、科研院所和醫院。相親的“8分鐘約會”,一桌6位嘉賓輪流充當應聘者和面試官,被相親者形容為“像一場面試”。
將婚姻赤裸裸地物化、標簽化,一方面是在矮化愛情的精神特質,另一方面折射出視野的狹隘。生活中無數實踐證明,985高校的學生未必優秀,一個普通本科生也未必不優秀,自學成才的也大有人在。即使同為985高校畢業生,個人品行也千差萬別。死死抓著985的標簽,并不意味著會帶來更好的愛情與婚姻,何況愛情無法格式化,更沒有標準答案。
社會不必賦予學歷太多的內涵。高學歷不等于高情商,更不等于好性格。如果被985的小圈子框住,反而選擇面狹窄,未必能找到真愛。只有越過小圈子,視野開闊了,才更容易找到生活中的好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