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時代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對于哲學的發展而言,也是新時代的開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性,使其具有持續的創造力和強大的生命力,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價值體現,同時也是時代精神的重要體現。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以及實踐內容的豐富多彩,馬克思主義哲學始終在創新和發展中前進,在當下時代社會文明中綻放的價值光芒無限。該文主要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性以及時代價值性,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性內容為基礎,分別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代性的現實把握以及時代價值性做了分析。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哲學? 理論內容? 當代性? 時代價值性
中圖分類號:B0-0?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11(c)-0189-03
On the Contemporariness and Time Value of Marxist Philosophy
HE Yi
(School of Marxism,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Province, 130103 China)
Abstract: Marxist philosophy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which is also the beginning of a new era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 The contemporary nature of Marxist philosophy makes it have sustained creativity and strong vitality, which is the value embodiment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also an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the times and the rich and colorful content of practice, Marxist philosophy has always been advancing in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its value in the current social civilization is infinite.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contemporaneity and the value of the times of Marxist philosophy. Based on the contemporary content of Marxist philosophy, it analyzes the realistic grasp of the contemporary nature of Marxist philosophy and the value of the times.
Key Words: Marxist philosophy; Theoretical content; Contemporariness; Value of the times
1?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性內容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性內容,表現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特定的時代下表現為一種時代精神,且伴隨時代的更迭,馬克思主義哲學通過自身的調整和完善,總能順應時代,為時代的發展提供理論的指導。以下從理論層面、哲學角度、時代角度、馬克思主義哲學本身4個方面揭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性內容。
第一,從理論層面上來講,簡單而言馬克思主義哲學能夠結合時代的發展需求,能夠對自身的理論進行調整,以便于解決時代發展所遇到的難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性,不只是對時代的發展進行經驗的總結,而能夠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完善自身并更好地為社會實踐活動提供理論指導,從而體現自身的時代價值。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性,同時也體現了社會的發展規律,只有更好地了解其當代性,才能掌握發展的規律,并體現其價值。
第二,從哲學的角度來講,哲學理論的提出即為時代的總結,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誕生也是在時代的發展下誕生,在19世紀勞動價值論的提出之后,馬克思主義哲學也開始生根發芽。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時代意義更為顯著,其能夠積極地汲取時代發展中的內涵精神,并以此來指導實踐活動。
第三,從時代的角度來講,時代的發展離不開理論內容的支撐,無論在任何時代,馬克思主義哲學都能作為主流的意識,它始終指引著時代的發展方向,幫助人們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而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代性的體現也在這個過程中展現出來。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時代的發展提供理論依據,并能在時代的高度去解決問題,并指明方向。
第四,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本身來講,理論的提出,需要由具體的實踐來完成,這也是其當代性表現的一個方面。理論是針對實踐而言的,理論也只有通過實踐來完成,沒有實踐,理論只是空談空想。在具體的實踐工作中,會受到社會環境、政治環境、經濟環境等的影響,但是實踐從根本上仍舊能夠推動社會環境的向前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實踐中所面臨的難題眾多。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這是亙古不變的話題,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轉變為實踐去驗證,以此來推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為時代的發展指明方向。實踐過程不是靜止不變的,而其始終是一個動態的變化過程,它對社會的發展起著推動的作用,同時也是發展的基礎,而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一門實踐學科,它在發展中要進行不斷的自我調整和自我完善,以順應新時代的要求,解決在時代發展中所遇到的難題,同時能夠汲取新時代的內容為自身所用,并以此來指導時代的發展,以上都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代性的體現。
2? 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代性的現實把握
社會主義的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起著推動的作用,相關工作者將中國國情與馬克思主義哲學進行結合,為社會主義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這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代性現實把握的重要方面,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簡單而言是從理論到實踐的具體過程。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過程簡述如下: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經歷俄國十月革命后,其成熟的指導理論逐漸被國際社會所接納。在我國,一些先進知識分子,如李大釗、李達、瞿秋白等人,李大釗在汲取十月革命的經驗后,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有了全新的認識,并將該理論在中國進行廣泛的推廣和宣傳。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的扎根期,是李達對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全面闡述和講解,這也是中國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初期階段,為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隨著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的不斷深入和發展,瞿秋白對辯證唯物主義進行傳播,在其不斷的堅持和努力下,辯證唯物主義逐漸被人們所熟知;馬克思主義哲學被大眾所認可,與艾思奇有著必然的關系,他提倡實踐,在他的努力之下使馬克思主義哲學日益大眾化,而不再是理論派和空洞派,從此人們也將馬克思主義哲學融入生活中。人民大眾將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理論的指導內容,并逐步運用到實踐工作中,是指導實踐工作的理論基礎。
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代性的現實把握,是將其與中國國情相結合之后,表現出來的一系列內在矛盾(如人民群眾的需求與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環境發展之間的矛盾)。“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的提出,也正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對于當代社會經濟發展做出的理論指導,將社會經濟與經濟利益的發展用馬哲理論判斷。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過程,是人們將理論結合實踐,并以此為創新點進行不斷發展和完善,而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體系的形成也正是如此。馬克思主義哲學提供的是一個理論的指導方向,而并非是方法論,所以這就要求人們要在正確的理論指導下,結合實踐去不斷完善,并以此作為標準。
3?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時代價值
3.1 馬克思主義哲學有助于人們做出正確的價值選擇
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人們作選擇的道路上,更具指引性。人們精神世界的富足,與社會的不斷向前發展不能成正比例關系,對價值主體的選擇,人們往往偏向于自身的觀念和周圍環境。馬哲的時代價值為,時代的發展和進步與馬哲理論息息相關,它所變現出來與時代發展所一致的當代價值,同時也會對于人們所遇到的問題,給予正確的價值指導,以供人們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在新時代的背景下,馬克思主義哲學善于用新時代的社會實踐內容以及精神來豐富自身,以符合時代發展的需求,并以此來解決人們所遇到的難題。時代的發展給人們帶來的各種各樣的難題并不可怕,只要我們沿著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道路不斷摸索,探索新的時代價值,并為此努力,認識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性的意義,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3.2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社會主義道路的風向標
將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社會主義相聯系,必須要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實踐作為指導方向,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一步一個腳印穩步向前,以此來指導經濟的發展,時刻指引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使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更為科學和順暢。在社會主義發展的道路中,從起初的感性到發展中的理性,無不與馬克思主義哲學息息相關,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指導應用實踐,形成了科學的理論指導體系,此過程的發展成效極為明顯。因此,在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中,要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基礎理論,并要結合本國的國情,對于發展中所遇到的問題要及時進行分析并給予相應的對策,在發展的道路中要不斷地摸索前進并創新,使社會主義道路更為光明和廣闊。
3.3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堅持以人為本
在新時代,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是人們的精神世界還是物質生活都有了很大的保障,但是貧富差距依舊明顯,這便是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指引下所體現出來的,是在實際基礎上總結的經驗。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是,堅持以人為本,社會和經濟的建設要時刻以人的精神物質生活為出發點,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為建設美好的生活所努力和奮斗。對于文化建設而言,要不斷滿足人們的文化生活需求;對于生態建設而言,要不斷為人們創造良好的居住環境;對于經濟建設而言,要實現人們生活富裕,實現現代化;對于社會建設而言,要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從以上文化建設、生態建設、經濟建設、社會建設等幾方面而言,人民群眾是發展的核心,同時這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價值所指,堅持以人為本,向著建設目標所奮斗。
3.4 馬克思主義哲學塑造并引領時代精神
在時代的不斷發展中,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僅解決了時代發展所遇到的難題,同時也解決了以往時代所遺留的問題,為時代的發展提供了理論的指導內容。馬克思主義哲學塑造并引領時代精神,它對時代現實較為關注,它的存在不是在解釋社會的形成,而是在改變社會、改變世界,直面社會現實,汲取時代的精髓,汲取時代的人文精神和內涵,對時代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解決和完善,以新的面貌呈現,進行自我的重塑,以此來倡導和引領時代精神,由此反復,是一個復雜的長期的過程。
4? 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馬克思主義哲學自身的屬性,決定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地豐富并完善自我,始終引領時代的發展,是時代精神的所在,同時也可以在人們遇到新問題時提供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以便更好地解決問題,從而推動了新的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隨著時代的發展,更具有時代價值,其價值光芒將會在時代中更加閃爍和燦爛。
參考文獻
[1] 王博文.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發展[J].決策探索:下,2020(3):60.
[2] 王碧軒.全球化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當代展開[J].現代交際,2020(4):210-211.
[3] 張文喜.在學術和體系建構中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J].中國社會科學,2020(2):4-24,204.
[4] 張潔.馬克思主義哲學觀的當代建構[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9,36(4):62-63.
[5] 彭婷.習近平語言力量的哲學思考——兼談實現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啟示[J].觀察與思考,2019(12):41-46.
[6] 鮑嘉琪.探究社會哲學的新時代價值——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經世致用”維度立意[J].漢字文化,2019(8):130-131.
[7] 陳云龍.核時代新哲學與馬克思主義當代性研究[D].蘭州大學,2016.
[8] 張鳳敏.基于傳播學視角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
作者簡介:何毅(1993,5—),男,滿族,吉林四平人,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