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信息技術以及移動傳媒的迅速發(fā)展與應用普及使得各種線上金融產品不斷涌現,在各大高等院校廣泛流行的“校園貸”系列產品就是其中之一,大學生喜歡嘗試新鮮事物,而網上金融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他們的資金使用需求。所以近年來校園貸在大學生群體當中具有很大的市場,但引起人們關注的是一些不規(guī)范的貸款形式比如“裸貸”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大學生缺乏社會經驗、沒有防范意識這一現實情況,通過環(huán)環(huán)設計謀取自身不當利益,嚴重擾亂了正常金融秩序,甚至導致很多犯罪行為。所以,高等院校以及社會其他機構要對大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他們理想消費,提升他們關于金融方面的認知,進而能夠應對各種金融風險。
關鍵詞:大學生? 金融風險? 風險防范? 意識? 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F830?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1)11(c)-0245-03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wareness of Financial Risk Prevention
HUAI Lulu
(Changchun Financial College, Changchun, Jilin Province, 130028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obile media, a variety of online financial products are constantly emerging. The "campus loan" series products, which are widely popula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one of them. College students like to try new things, and online finance can meet their capital needs to a certain extent. Therefore, in recent years, campus loan has a large market among college students, but what attracts people's attention is some non-standard loan forms, such as "naked loan". Some lawbreakers take advantage of the fact that college students lack social experience and have no awareness of prevention to seek their own improper interests through environmental design, which seriously disrupts the normal financial order and even leads to many crimes Criminal act. Therefo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other social institutions should give correct guidance to college students, help them to ideal consumption, improve their financial awareness, and then be able to deal with various financial risk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Financial risk; Risk prevention; Awareness; Training
各種流行的事物都受到大學生的普遍關注,比如各種時尚的元素都可以在大學群體里面實現迅速發(fā)展與普及。當前除了傳統(tǒng)的金融從業(yè)單位為社會提供融資服務之外,其他一些單位或者主體比如騰訊、支付寶等也在大范圍開展全方位的金融服務,比較突出的有微信支付、支付寶理財,還有各種諸如花唄、借唄之類的融資手段,不可否認,這些豐富多彩的融資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金融行業(yè)更加市場化,在市場占有方面,尤其受到各種低收入群體的關注,比如大學生群體對各類分期付款的使用頻率非常高。但由于大學生對金融知識以及風險防范認識的不足,很多變相高利貸或其他方式的非法融資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正常生活,對大學生身心造成了嚴重損害。所以,必須對各種線上互聯網金融進行規(guī)范,全面提升大學生的風險防范意識。
1? 當前大學生面臨的金融風險
1.1 金融意識風險
大學生的消費觀容易受到新潮事物的影響,更加偏向于接受新的事物,他們的好奇心也帶動了校園金融消費的增加,但是大學生缺乏必要的風險防范意識,沒有形成成熟的財務管理理念,常常出現過度消費、盲目消費等現狀。可見,大學生在互聯網金融風險認識還是不足,對于風險防范的意識依然不強。
1.2 財產損失與維權風險
當前大學生在日常消費中更偏向于支付寶、微信等電子支付方式。雖然設置了相關的密碼,但是電子支付方式操作一旦過于頻繁,就會容易發(fā)生超額支付或者錯誤支付。一旦未能及時恢復到未支付的狀態(tài),就會有可能導致財產的損失。此外,電子賬戶被盜用的案例比比皆是,大學生仍舊沒有意識到這點問題所在。
1.3 不專注學業(yè)的風險
絕大多數大學生的日常費用是來源于家里人的幫助,少數同學經過勤工儉學、在外兼職等途徑獲得。當大學通過網絡貸款獲得資金后,還款壓力就會加大,容易出現逃課、向同學借錢等行為,更為嚴重的就有可能盜竊別人的財務以還借款,以至于荒廢學業(yè)。正如前文所提到的“裸貸”行為,更是值得關注。
2? 造成大學生金融風險發(fā)生的主要原因
2.1 不具備專業(yè)的金融系統(tǒng)知識
大學生由于接觸的外部事物非常有限,對于很多金融產品或者服務都不能全面了解,對導致各種風險發(fā)生的因素也沒有什么概念,一些常見的金融詐騙事件都是發(fā)生在大學生群體身上,不法分子充分利用大學生缺乏資金又單純善良的這一特點,進行各種形式的金融違法活動,大學生對逾期利率、違約金等基本的金融知識缺乏了解,導致被不法分子宣傳的“低利率”而迷惑,最終出現利滾利金額越大而無法歸還的發(fā)生情況。
2.2 不具備全面的風險防范意識
社會當中存在的各種風險因素對于大學生來說都是新鮮事物,他們不了解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社會方方面面的信息容易對大學生群體造成各種影響,很多大學生都不能準確識別來自各個方面的風險因素。比如,經常在一些手機客戶端或者各種網站當中泄露自己的個人信息,從而導致身份被冒用而產生各種所謂的貸款,缺乏風險防范意識是大學生區(qū)別于其他群體的一個顯著特征。
2.3 不具備理性的消費觀念
大學生一般都具有先進的理念,對各種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非常高。而且當代大學生大部分的家庭條件相對來說都還不錯,他們在進行消費時不像老輩人那樣保守和節(jié)儉,凡是自己喜歡的就想購買下來,喜歡追逐流行時尚的東西。比如,大學生在穿衣選擇方面更加注重名牌服飾,對于手機、電腦等設施用品也喜歡高端品牌機,由于自身沒有生活費用來源,就開始使用各種線上融資工具進行貸款,網絡借貸平臺的客戶群體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大學生。
3? 促進大學生群體強化金融風險防范的策略
3.1 通過有力手段規(guī)范線上融資發(fā)展
很多不正規(guī)的公司或者其他經濟發(fā)展主體利用互聯網的開放性功能進行各種不規(guī)范的借貸業(yè)務,因此,為了從根本上促進網絡借貸更加標準化、規(guī)范化、科學化,通過加強法律體系構建,為網上金融發(fā)展設定限制條件,只有充分滿足條件的貸款業(yè)務才是合法的、可以使用的。
3.2 不斷促進高校教育與引導學生水平提高
第一,學校需要為學生提供一個安全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避免學生接觸那些不良的社會現象。要隨時關注學生的生活學習狀態(tài),當發(fā)現學生通過融資手段融入資金后,首先要與學生的家長取得聯系,充分溝通了解學生貸款的目的、方式,判斷學生是否陷入了網貸陷阱,避免學生身心受到傷害。第二,大學教育在正確教授學生專業(yè)課程的同時,還要根據實際情況向大學生進行各個方面的知識教育,可以與一些銀行或者其他類型的金融機構進行合作,讓專業(yè)人士對大學生進行金融知識普及,提升大學生對于貸款利息、計費方式、個人信用等金融要素的認知程度。第三,教師還要積極向學生傳導正確的消費價值觀念,幫助學生認識到盲目追逐時尚、名牌的不利影響。
3.3 幫助大學生塑造良好的金融素養(yǎng)
金融素養(yǎng)也是一個人綜合素養(yǎng)的一個方面,當今社會金融發(fā)展愈發(fā)復雜多元。任何一個個體都需要形成良好的金融素養(yǎng),所以,高等院校需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或者培訓手段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金融素養(yǎng)。當前學校都擁有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學資源也能很方便地從網絡上獲取,教師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可以通過引入實際案例讓學生了解各種利率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對那些校園貸的本質形成全面認識。進而促進學生對各類貸款等形成必要的謹慎與防范心理。
3.4 注重學生誠信方面的培養(yǎng)
誠信是任何一個人在做任何事業(yè)時都需要牢牢謹記的一個原則,大學生群體更要具有誠信素質。所以,學校在大力進行各專業(yè)課教育培訓的同時,還要投入足夠的人力、物力和資源進行學生誠信方面的教育,引導學生對國家各項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制度形成正確的認識,對那些沒有誠信屬性的“高利貸”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所以,學校要利用各種集體學習機會向學生們進行“校園貸”方面的案例教育,幫助學生徹底認識這些不良事物的本質。
3.5 積極引入各種正規(guī)金融貸款
很多大學生進行融資是基于創(chuàng)業(yè)或者其他正當融資需求,對于這些行為金融機構以及學校都要給予大力的支持。學校可以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將學生進行創(chuàng)業(yè)或者其他正當目的的融資需求反饋給商業(yè)銀行。商業(yè)銀行根據具體需求情況以及其他因素設計出最佳的信貸產品,滿足學生融資需要。當前很多銀行都針對大學生群體開發(fā)出了門檻更低、資金使用成本更低的專項貸款,對于大學生來說這些正規(guī)的信貸資金使用起來更加安全。所以,學校、銀行以及其他機構要積極作為,為大學生融資構建一個安全的金融環(huán)境。
3.6 推動功能更加完善的風險防范體系形成
任何一個貸款品種都要處于嚴格的監(jiān)管當中,完善的監(jiān)管體系可以讓這些非法信貸沒有生存的可能。當前有關單位對于“校園貸”并沒有形成一個明確的監(jiān)管機制,沒有從源頭、環(huán)節(jié)等方面對其精準管控,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大學生群體受到了傷害。所以,一方面要通過各種措施去提升大學生群體的風險防范意識,另一方面要在各個方面構建一個完善的風險防范體系。金融監(jiān)管部門要在規(guī)章制度的要求下積極作為,學校等非金融機構對也要實施有力措施。比如,學校應當定期排查學生使用各種貸款平臺融資情況,尤其是“校園貸”,更要仔細排查。一旦發(fā)現有學生通過其進行資金融入,立即聯合學生家長以及其他相關單位進行管控,避免讓學生受到這些不良信貸產品的傷害。
4? 結語
從根本上避免大學生受到非法融資平臺侵害的措施是全面提升大學生群體的風險防范意識,因為只有讓大學生自己對各項事物都能形成正確認知,才能確保各種不良事物都不會對其產生影響。所以,學校、家長、銀行等各個主體都要努力幫助大學生提高風險意識,正確判斷各種社會事務,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樊章茜.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金融風險分析及防范[J].中國集體經濟,2020(3):167-168.
[2] 孫麗俊,張詩玉.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大學生金融風險及防范對策[J].營銷界,2019(47):140,163.
[3] 李彤.大數據背景下大學生消費行為及其金融風險防范研究[J].山西農經,2019(15):133-135.
[4] 陳蕾.運用社會化媒體加強互聯網金融風險防范研究[J].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7(6):45-49.
[5] 李麗莉.“互聯網+”時代大學生法律素養(yǎng)的探究[J].科技資訊,2019,17(8):226,228.
[6] 胡琨.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教育管理的挑戰(zhàn)及對策[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6,13(26):123,125.
[7] 陳蔚嵐.金融知識對大學生互聯網消費金融風險防范意識的影響研究[J].時代金融,2020(16):20-22,33.
[8] 郭玉芳.大學生網絡金融風險意識影響因素研究——基于安徽省5所高校調研數據的實證分析[J].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學報,2020(1):65-70.
[9] 陳薇.“互聯網+”金融風險背景下大學生法制教育研究——基于“校園貸”亂象治理的視角[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9,37(4):128-132.
[10] 周雷,朱玉,謝心怡.互聯網金融風險認知、風險偏好與投資行為:新時代大學生的新特征[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9(4):12-21.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度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科研平臺資助項目“大學生金融風險識別與防范能力培養(yǎng)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JZSJPT2020011)。
作者簡介:懷鷺鷺(1983,11—),女,漢族,吉林長春人,碩士研究生,講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