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彬彬



如何搭建平臺、創建機制,讓代表跑起來、動起來、履職成效好起來,是湖州市人大常委會一直深入思考、不斷實踐的努力所在。
今年以來,市人大常委會著眼全市發展大局,聚焦老百姓關心的重點問題,確定主題、設計載體、拓展平臺,推進代表閉會期間活動常態化,不僅讓代表“跑”起來,還讓代表“跑”得有方向、“跑”得有重點、“跑”得有實效。
在決勝全面小康路上,訪貧問苦“主動跑”
家住湖州市吳興區月河街道馬軍巷社區的戴少云,今年55周歲,未婚單身無子女,長期失業,且身患慢性病,醫藥費負擔沉重,但一直未能列入低保。今年2月,他又被確診胃部惡性腫瘤,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命運讓他對生活失去了信心。今年8月初,一次代表走訪活動,重新點燃了他“活下去”的希望。
區人大代表沈丹和月河街道議政員錢燕麗在詳細了解戴少云的情況后,第一時間走進部門、了解政策、積極爭取,為其辦理了低保手續。現在,他每月不僅能拿到873元保障金,還可享受較高比例醫保報銷。接下來,還將為其申請臨時救助,代表們想讓他的生活擔子輕些,再輕些。
奔向全面小康的路上,是否還有生活困難,需要拉一把的人?在脫貧攻堅中,代表能否發揮更多作用?這些都牽動著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孫賢龍的心。“要推動落實‘應保盡保,完善困難家庭‘主動發現機制,做到底數清、數據準、情況明、舉措實。” 7月中旬,市人大常委會以全市133個代表聯絡站為紐帶,向市、縣(區)、鄉(鎮)三級人大代表發出了“尋訪低收入家庭”的“動員令”,將4203名人大代表分片編入269個社區和916個行政村,對全市低收入家庭進行全面排摸、走訪,確保社會救助政策覆蓋每一位困難群眾。
“人大代表上門來了解情況,還為我兒子上大學爭取到了4000元的補助金。”南潯區南潯鎮息塘村錢衛紅家庭是低保邊緣戶,丈夫早逝,一家老小全靠錢衛紅一人打工維持生計。2016年,她申請辦理低保邊緣戶后,享受了困難群眾價格補貼、水電費減免等救助政策。在此次尋訪活動中,該鎮人大代表高亞英了解到她的兒子正在上大學,立即根據政策幫其辦理了補助申請。
“借鑒疫情防控的有效做法,我們采用街道社區‘包片‘洗樓模式和鄉鎮農村‘包村‘進選區模式,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湖州市人大農委負責人介紹,本次活動共有4203名人大代表參加,累計入戶尋訪發現低收入家庭7509戶,經數據比對尚有665戶未納入社會救助政策范圍。
在“最多跑一地”改革中,調處化解“主動跑”
“讓老百姓遇到問題能有地方‘找個說法,切實把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化解在基層。”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安吉縣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時的一番話,話語樸實直白,卻直擊人心。
這幾天,德清縣康乾街道秋北嘉苑住戶俞小琴心情格外高興,她拿到了房產公司賠付的22000元賠償款。
兩年前,俞小琴被困電梯40分鐘受到驚嚇住院,1.5萬元費用一直得不到解決。縣人大代表王小高、康乾街道議政員沈建衛在矛調中心了解這一情況后,當即向街道人大工委進行了反映,并由街道人大工委向綜治辦發出問題交辦單。經多次協調,問題得到圓滿解決。
“像這樣涉及多個部門的問題,以往老百姓要在很多部門之間來回跑,而現在只要來到矛調中心,一地就能受理問題。”湖州市信訪局局長凌冬在市人大常委會舉行的“最多跑一地”改革代表問政會上作出回應。
“最多跑一地”代表主題活動中,隨處可見代表作為監督者、實踐者、推動者的忙碌身影。市人大代表吳興區中心組冒著高溫酷暑,在8月開展了2次聯組視察,對矛調中心進行明察暗訪,詳細了解軟硬件建設、運行模式、受理情況;7月以來,南潯各級人大代表、群眾和“四長”走進代表聯絡站,開展了8場“面對面問答會”,實打實解決問題、化解矛盾;長興開展了代表“增情解難”大走訪活動,深入基層一線集民意、解民憂;從7月份開始,安吉的代表依托自身專業優勢,成立矛盾糾紛化解專家團,在代表聯絡站、矛調中心定期坐診,細心為群眾解疑釋惑、排憂解難……
代表多走一步路,群眾就能少跑很多路。活動期間,湖州市各級人大代表先后開展調研視察、現場觀摩298次,參與代表2510人次;累計查找問題471個,提出建議420條次,交“一府一委兩院”辦理的388個,已解決311個。這一組組鮮活的數據,無不散發著泥土的芳香,都是代表們一步一個腳印跑出來的,都凝結著他們深厚的為民情懷,也讓“最多跑一地”改革更加蹄疾步穩、向縱深發展。
在謀劃“十四五”規劃中,問計于民“主動跑”
“好的方針政策和發展規劃都應該順應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十四五”規劃編制,多次召開座談會,作出重要論述和指示,強調要堅持開門問策、集思廣益,把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于民統一起來。
問計于民,方能造福于民。近期,一份《湖州市人大代表關于“十四五”規劃編制的意見建議》,引起了湖州市委、市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市委書記專門作出批示,要求有關方面認真研究吸納。
如何更好地為“十四五”規劃編制貢獻人大力量?今年7月,湖州市人大常委會組織了一場廣泛深入的“代表為‘十四五規劃獻良策”主題活動。
其間,湖州市各級人大代表踏上田間地頭,聽農民朋友說說鄉村振興的美好愿景;來到車間企業,細細詢問職工們的所思所盼;深入學校、醫院,調研教育、醫療等事業的發展情況;走進社區,和基層干部共商基層治理的好辦法;還有的走進代表聯絡站,開展集中接待……在注重“實地跑”的同時,代表們還積極開展“網上跑”,依托“網上代表聯絡站”“云互動”“微信群”等平臺,廣泛征集金點子。
“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讓民營企業更好融入國內經濟大循環”“構建全方位全周期生命健康保障體系”“保障每個孩子享受優質教育的權利”“解決高齡獨居老人和‘空巢老人吃飯難問題”……在深入扎實調研的基礎上,代表們提出的每一條意見建議,既接地氣又有高度,既反映實際又充滿智慧。
這次活動歷時3個月,共收到代表反饋的200多條意見建議,共計6萬余字,是本屆人大在閉會期間收到代表建議最多的一次。“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湖州市人大常委會將繼續發揮代表作用,凝聚各方智慧,為人代會審查批準一個高質量的“十四五”規劃打下堅實的民意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