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國際足聯宣布,將在2021年1月開始測試腦震蕩換人制度。這就意味著,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全世界的足球聯賽都會增加這條新規。據悉,如果球員在場上被診斷出腦震蕩或者疑似腦震蕩,球員應該立即離場,這名球員也不會占用換人名額,以此確保球隊不會面臨人數上的劣勢。國際足聯表示,這項規定得到了腦震蕩專家組的認可,此舉是為了保護球員的腦部不再遭受二次傷害,因為頻繁的腦部沖擊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
對于這項即將試行的新規,網友有了新的擔心:球員腦震蕩應該如何判斷?“詐蕩”該如何預防?近年來,頭球可致球員腦部創傷的問題不斷引發熱議。在運動中腦部可能受到傷害的情況不只發生在足球運動中。橄欖球項目中也有關于這一問題的討論。已經有研究表明,有大量證據證明職業橄欖球運動會造成腦部長期性損傷。而為了快速檢測出球員是否患有腦震蕩,某家生物醫藥科技公司已經研發出了一種外形酷似頭盔的設備,可以幫助醫生更快地診斷出輕微腦震蕩。該設備已經得到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用來幫助醫生決定是否需要實施CT掃描。
近年來,關于足球運動員腦部傷害的問題引發關注。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一項相關研究顯示,頭球對腦部存在可能的傷害,足球運動員死于退化性腦部疾病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3.5倍,死于帕金森氏癥的可能性則是普通人的5倍。而通過對7676名曾在1900年至1976年間參加過職業比賽的球員,以及23000名普通人的研究發現,前職業球員患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癡呆)、運動神經元疾病和帕金森綜合征的風險分別是普通人的5倍、4倍和2倍。
(據新華社 12.18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