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回放】
請以“你的光照亮了我的世界”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④書寫正確、規范、美觀。
【命題透視】
2020年連云港市中考作文題是一道命題作文,沒有給出任何材料提示。從形式上看,沿承了2019年連云港市中考作文題的命題和考查方式,注重學生自身的經歷和感受,關注學生的體驗與感悟,聚焦學生的修為與成長。
“你的光照亮了我的世界”這一命題,沒有設置寫作障礙,讓處于不同寫作水平層次的考生都能有話可述、有事可寫、有情可抒、有理可說,體現教育公平性,只要考生素材儲備充足,平時細致觀察,廣泛閱讀,深入思考,熱愛生活,勤于練筆,就能寫出符合題意乃至文質兼美的文章。“你的光照亮了我的世界”直擊學生的身心世界,聚焦學生的成長軌跡,旨在引起學生回顧自己的成長經歷,引發學生審視自己的人生體驗,引導學生思考社會中的生活現象,引領學生凝思健康向上的積極因素,迸發向上、奮發、拼搏的精神能量,構建愛國、誠信、友善的價值觀念,在思想、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產生時代正能量的共鳴,進而追求自我價值的正向發展。
【審題提示】
“你的光照亮了我的世界”這一題目由三個要素構成:“你的光”“照亮了”“我的世界”。
“你的光”可以是精神,也可以是思想;可以是言行,也可以是態度;可以是信念,也可以是意志;可以是人格,也可以是能力;可以是古圣的壯舉,也可以是今賢的智慧;可以是個體的,也可以是某一個群體的……
“照亮了”體現了一個過程,是潛移默化的影響,是潤物無聲的浸潤,是人格魅力的敬仰,是執著追求的熏陶,是曉之以理的引領,是動之以情的感化,是永不言棄的感奮,是勇往直前的感召,是指路正道的感激,是滴水之恩的感懷,是自然現象的感悟……
“我的世界”應展現出變化,呈現出結果,體現出更新,展示出成長。可以表現為價值觀的逐漸形成,思想的漸漸成熟;可以表現為信念更加堅定,意志更為堅強;可以表現為理想更切實際,目標更加明晰;可以表現為言行更為理智,舉止更為理性;可以表現為對父母的理解,對他人的敬重;還可表現為對真善美的追求,對假惡丑的鄙視;更可以表現為對社會認識的深刻,對生活現象辯證地觀察……
【寫作陷阱】
寫作這篇文章時,會出現這樣一些淺嘗輒止的情況:
“你”是指誰?學生往往只關注到人,而忽視了事、物、理等。對人的關注,往往只關注熟悉的人,漠視陌生人,關注熟悉的人,往往是老師、同學、親朋或圣賢偉人等,對環衛工人、快遞小哥、志愿者等普通平凡之人往往視而不見;關注的多為個體的人,對女排等群體往往熟視無睹。導致選材的面不夠廣,所寫的人往往千篇一孔,且易撞車。
“光”是什么光?大多數學生局限于文題中的“光”是某個人的優秀品質或精神,即“光”的比喻意義。但對“光”內涵的理解往往浮于表層,不能往生命、人生、自然、社會、文化、哲理等層面聯想,不會向希望、光明、規律、溫暖、力量、思想等方面思考,致使作文只有寬度,沒有深度,只有熱度,沒有厚度。
“光”是如何“照亮了”?作文時,往往注重挖掘“你”的閃光之處,記述“你”可歌可泣的事跡,贊揚“你”的精神品質,歌頌“你”的人格魅力,敘寫以“你”為中心,布局以“你”為軸心,構思以“你”為圓心。以致文章重心失衡,未能照顧到“你的光”與“我的世界”的彼此聯系,未能描摹出“你的光”在“我的世界”里的印痕、浸潤,對“我”的感召與激勵,在“我的世界”里雖能見到“你的光”,但卻很微弱。
“我的世界”受到怎樣的影響?大多數作文只在段末或結尾強行點題,指出對“我”的影響,甚至空發議論,無端抒情,但沒有清晰的狀態呈現,沒有明顯的變化可見,沒有深刻的感受體驗,沒有成長的歷程轉變,文章給人一種頭重腳輕、無病呻吟之感。
【佳作點評】
你的光照亮了我的世界
一考生
正如流星劃過天際,照亮了夜的世界。而你——縈系在國人心中的瑰寶,也如同煦日一般,照亮了我的世界。
你,便是漢字。
橫豎撇鉤,無數條充滿靈氣的線條交織在一起,繪成了中華民族留給世界的最美痕跡,照亮了國人的精神世界。
自出生起,我便如同與漢字締結盟約,無比向往白紙上一個個工整的方塊字。幼年時在老師的教導下學習漢字,老師溫暖的大手包裹著我顫抖的小手,使得分離的結構變得緊湊,歪斜的字跡變得端正。我想是你的“情”照亮了我的世界——是手手相傳、源遠流長的情。
但,你的光芒在歷史的發展中似被埋沒了。現代社會信息高速進步,電子書、鍵盤讓手寫漢字變得多余,當我看見筆記本上的字如蟲蛇遍爬,沒有一點色彩時,我仿佛看見在我記憶的角落里,漢字如同片片碎瓦,入土再難尋。
我頓悟:漢字有“義”,正是因為它是人們心中最樸實無華的向往;漢字有“形”,正是因為人們生活中的靈光一閃;漢字有“音”,正是因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親切關心。
那又該如何回到從前,讓漢字的光芒照耀這九州大地,照亮我們國人的精神世界?我沉思著,望著課桌旁的筆,我下定了決心。拿出雪白的紙,打開筆帽,心里想的是漢字獨特的“音形義”,放下了心中的煩躁,渴望撥開心中的晦暗。
提筆,收鋒。
又是一張與平日無異的練字紙。此時在我眼里卻如同一縷陽光,直擊我的內心,我的心田瞬間被照亮了,溫暖了。
我頓悟這亮光從未消失,找回亮光,只需要靜下心來去發現,去尋找記憶深處漢字的光輝。
漢字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更是溫暖照耀心靈的良劑。
我的世界需要慰藉時,你以努力不放棄來激勵我不斷向前。我的世界需要陽光時,你以獨特的氣度神韻照亮了我。
流星劃過天際固然明亮,卻不比你如同和煦春日來得溫暖。
你,漢字,照亮了我的世界。
點評:作者巧妙審題,工于謀篇。對于題目中“你”的界定不落俗套,不是把“你”局限為人物,而是寫了漢字——這種無聲卻有音,無言卻有意,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的獨特存在。借對漢字相關感受的記敘和描寫,表達了對漢字的滿腔衷情,傳達出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本文有沉思,有感悟,有積淀,有成長。文中寫漢字的亮光從明到暗再到明的過程,從而“頓悟這亮光從未消失”,只需用心發現。可見小作者在行文布局上的心思縝密。考場作文多為急就之作,有這樣的布局謀篇已屬不易。
作者精于感悟,長于表達。漢字,其優美線條的交織“照亮了國人的精神世界”——這種說法展現了作者細致的觀察和深刻的思考,對于初中生來講難能可貴;老師手把手的教寫使漢字“分離的結構變得愈加緊湊”——這樣的感受是細膩而獨特的,展現了作者精微的情感體驗。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所想,并且多有一些精妙的遣詞造句,體現了作者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不過,文章對題目中“光”和“照亮”這兩個詞表現得不夠豐滿;“現代社會信息高速進步”一句表達不夠順暢,用詞不夠恰當。
【備考演練】
請以“心中那處棲息的港灣”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 ④書寫正確、規范、美觀。
徐立剛:中學語文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
編輯 閆清 14533370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