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銀飛
近年來,武漢市東湖生態旅游風景區持續深化拓展武漢市基層社會治理“1314”模式,大力推進“民有所呼、我必有應”改革,緊密結合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探索實踐平戰結合基層社區治理格局,打造形成了戰勝疫情、推動社會發展的推進器。
注重“三個轉化”,夯實平戰結合基礎
注重將自治隊伍轉化為戰時力量。在全民戰疫中,將社區“大黨委”轉換為戰時指揮部,把轄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兩新組織、黨團員、志愿者,以及下沉黨員干部團結起來,迅速組建臨時黨支部和群眾工作隊。注重將法治思維運用到防控過程。針對疫情防控特點,開發心理量表測試小程序,構建以心理疏導為主,融合法律服務、民事調解等為一體的“陽光屋”服務模式,大大緩解了居民壓力。注重將德治成果升級成穩定基礎。充分調動社區黨員中心戶、樓棟長和思想骨干帶頭守卡點、封樓棟、抓排查、搞保障,克服畏難情緒,打破防控困局,涌現了一批上陣“父子兵”、防控“夫妻檔”、黨員“突擊隊”等先進個人,以及“謝小玉”志愿者團隊、磨山防疫消殺突擊隊等先進群體。
筑牢“四條防線”,構建平戰轉換機制
筑牢思想政治防線,來之能戰。2020年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專程到東湖新城社區考察,給社區工作者慰問點贊,給武漢人民加油鼓勁。4月8日,總書記又給全體社區工作者回信,社區工作者倍感溫暖、倍受鼓舞。筑牢基層組織防線,戰則有方。以“紅色物業”為基礎,成立小區封控專班,實行領導包社區、部門包小區、黨員干部包樓棟的戰時責任機制。筑牢物質保障防線,戰之有備。引導轄區企業完善線上平臺,為居民提供“平價菜”,采取“無接觸投遞”方式為居民配送“特價菜”,向生活困難等特殊家庭和人群提供“愛心菜”。筑牢社會輿論防線,戰無不勝。利用武漢東湖微鄰里、“V東湖”官方微信微博、社區宣傳欄等多種媒體,及時發布疫情防控知識。疫情后期,統籌發布景區恢復公告,引導市民游客有序出游,宣傳典型先進事跡。景區還通過綜治網絡和群眾調查,迅速核實澄清了“東湖景園病人吐口水”等輿情事件,及時消除了負面影響。
創新“六位一體”,形成平戰融合機制
做強社區黨建,平時做引擎戰時強堡壘。全面落實“社區議事會”“三方聯動”“四方聯席”等各項工作機制,強化基層黨組織工作隊意識和戰斗隊功能。抓實社區自治,平時抓管理戰時有力量。優化組織社區群眾性文化組織,組織“老東湖巡邏隊”“幫幫團”紅色工作隊等社區自治隊伍。優化社區治安,平時有機制戰時能響應。綜合運用“東湖微鄰里”信息平臺,建設完善社區信息服務中心,深化拓展社區“民呼我應”服務平臺,積極構建基層戰時應急保障和響應機制。搞活社區教育,平時育思想戰時聚能量。統籌社區文化室、四點半學校、社區幼兒園等活動場所,開展全民學習。做優社區服務,平時打基礎戰時能保障。以常態化疫情防控志愿者隊伍為基礎,持續打造“謝小玉”青年志愿者團隊,形成常態化社區服務力量。提升社區物業,平時有組織戰時有隊伍。以社區黨組織、樓棟黨小組和物業黨支部聯系互通,推動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和社會組織聯合互動,做強“紅色正三角”。
(作者系武漢市委東湖生態旅游風景區工委組織部副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