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敏磊


摘要:本文主要圍繞丁二烯生產技術應用及未來趨向展開研究,通過分析當前經常使用的丁二烯萃取技術和改進方向,探究國內外在丁二烯制取過程中使用的生產方法和發展趨向,推動丁二烯生產技術不斷改進,保障其生產效率,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丁二烯;生產技術;應用;未來趨向
1.丁二烯生產技術及應用
通過分餾的方式可以獲取丁二烯,該方法操作簡單且成本較低,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是用餾分法制取丁二烯。日本JSR公司在發展過程中應用含水量10%的ACN作為溶劑,通過兩次萃取,將提取出來的丁二烯運輸到脫重塔中,同時將脫重塔中的液體運輸到塔頂作為冷凝材料,可以有效降低丁二烯溫度,同時節約該過程的成本支出。圖1為JSR公司ANC工藝制取丁二烯工藝流程圖。
隨著乙烯生產技術的發展,丁二烯技術也實現了新的生產發展,中科院研究所在普通精餾和萃取精餾等方法的幫助下,成功從離子液體、水和相關物質的混合物中提取出了丁二烯,該過程中的能量損耗相對較少,丁二烯的聚合度也相對較高,實現了高精度丁二烯提取的目的,同時試驗過程中應用的離子液體可以回收利用,整體效果相對較好。還有相關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引入了分壁式技術,通過調整精餾塔組成,對不同區域的分壁長度和塔頂回流比等進行調整,其生產損耗可以進一步降低,操作難度也隨之下降。同時,相關人員還可以在計算機軟件模擬的幫助下進行裝置模擬實驗,可以找出工藝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提高整體工作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分壁式技術還可以應用到吸收工序中,通過將分壁設計在靠近塔頂部的區域,相關氣體的混合物可以直接從塔頂溢出,整體工藝流程得到簡化,后期維修成本也隨之降低,該過程中出現丁二烯自聚問題的幾率也隨之降低,對規避生產過程中出現的火災和爆炸等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圖2為分壁式抽取精餾工藝操作流程圖。
2.丁二烯生產技術的未來趨向
2.1進一步開展生產裝置技術改造工作
丁二烯生產裝置改造是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受到現有生產工藝和生產裝置等的影響,生產過程中還存在一定數量的損耗,通過對已有生產裝置進行改造升級,設備的整體性能得到優化,該過程中的能量利用效率明顯提高,對降低物資消耗具有重要意義。工作人員利用改進后的裝置進行丁二烯制取操作,可以減少前期投入和反應成本,對保障企業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該項改造開展過程中,企業要加強對設備管理部門和使用部門之間協調管理工作的重視,由使用部門對設備當前存在的能量消耗和成本浪費等問題進行總結歸納,設備管理部門可以根據使用部門的反饋,結合需要改進部位的損耗情況和改進方向,靈活使用不同類型的零部件來綜合開展設計和改進工作,及時安排工作人員將需要的零部件等加工出來,使得生產部件性能改進方向滿足實際的生產需要。設備管理部門在該過程中要加強對原有設備的重視,充分利用已有基礎部件來開展綜合改進工作,不僅可以節約設備生產時間,也可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設備改進工作的經濟效益。當前來說,許多企業都通過改進生產裝置以及其它相關方式來提高丁二烯制取效率,例如通過對塔板之間的間距進行調整,結合萃取塔的工作能力,增加塔板之間的間距可以提高其生產效率。此外,在萃取塔上增加對個篩孔的方式也可以幫助相關單位增加生產量。
2.2丁烯氧化脫氫制丁二烯
隨著當前丁二烯生產成本逐漸增高,原油價格也在不斷上漲,而丁二烯萃取技術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而設備改進工作的投入相對較大,與研發新工藝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因而在改造前需要相關單位仔細考慮。而丁烯氧化脫氫制丁二烯已經有較長時間的發展歷史,該項技術的發展也比較成熟,同時該工藝的發展空間也比較大,可改進方向多且改進比較簡單,受到諸多企業的歡迎。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以發現,利用丁烯氧化脫氫不僅可以提高丁二烯提取工作效率,其反應材料還可以多次重復投入使用,該方式生產出來的丁二烯安全性和質量等都相對較高,出現質量問題以及安全事故等的幾率相對較小,成為當前比較受歡迎的丁二烯制取技術之一。
2.3提高產品質量以降低生產成本
丁二烯萃取過程中需要開展多項工作,萃取溶液配置和定量等問題較多,最終效果也存在差異。為保證生產質量,工作人員要加強對各環節工作精準性的重視,結合工作現場的管理制度和工作人員的操作標準開展定向管理工作,確保各項工作可以按照丁二烯萃取要求,保質保量完成。同時,相關單位也要加強對管理規范完善工作的重視,不斷完善生產要求和操作規范。工作人員可以積極開展各類試驗,使用低成本材料進行實驗,尋求降低生產成本的新途徑。
3.小結
丁二烯生產技術發展已經比較成熟,但是仍然存在較為廣闊的發展空間,相關單位要加強對國內外丁二烯萃取工藝改進方向的重視,結合丁二烯制取工藝的未來發展趨向,不斷調整生產工藝,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降低成本,保障生產效益。
參考文獻:
[1]孟紅蕊.丁二烯生產工藝技術探討[J].石化技術,2018,25(2):282.
[2]朱立東.丁二烯生產工藝技術探討[J].化工設計通訊,2017,43(9):165,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