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后旗林業局 陳春 滿達 張少杰
幼苗成活需要大量水分,但在一些缺水地區,外部環境無法滿足幼苗生長需要,因此需要應用節水造林技術,在造林過程中,密度影響著植物的健康生長,因此本文探討了這兩種技術的實踐應用。
在黃土高坡等地區,因為自然地勢陡峭,條件惡劣,土地貧瘠,導致苗木發育不良,成活率低。滴灌造林技術可以摒棄這些地勢的缺失,滴灌造林技術在這些地區的作用同常規的灌溉技術相比有諸多優點,如能夠提高苗木成活率、節約用水等。滴灌造林技術的原理是將水加壓,在需要時可以把可溶性農藥等加入水中,一起輸送到滴頭,通過滴頭灌溉為苗木提供水分,這樣既能夠為苗木提供充足的水分,又能夠減少水分的蒸發。滴灌造林技術可以根據不同地形、不同地區、不同季節和天氣進行供水。
美國農業部研究了一種高性能的試劑,叫作高吸水性試劑,它經常被應用在節水造林過程中。20 世紀80 年代初期,我國開始研究吸水劑在節水中的運用。雖然我國研究此技術在節水造林中應用的時間較晚,但是后續發展速度較快,高吸水劑具有高吸水性、保水性等優良性能,并且可降解無污染,將其運用到林業上,可以有效提升土壤的吸水能力,增強土壤的保水能力,降低水分的散失。該吸水劑在干旱地區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我國在20 世紀90 年代末研制出了一種固體水種植技術,又稱干水種植技術。固體水是一種用高新技術將普通的水固化,使水的物理性質發生改變,成為不流動、不揮發的固態,這種固態物質能夠在生物降解的作用下釋放水分,從而被苗木吸收利用。這種方法非常適用于遠離水源、土壤保水性差的地區。固體水抗旱造林技術的優點:既能維持植株的正常供水,保證植株正常生長,又能防止水分蒸發和滲漏,起到節約用水的作用。
使用提升苗木成活率的化學藥劑可以有效提升植物的抗蒸發能力,降低苗木體內水分蒸發的速度,有效提升幼苗的抗旱性能。常見的化學藥劑包括蘋果酸、脯氨酸、反、十六醇等。使用促使植物生長的藥劑可以使藥劑本身所含有的各種營養物質與刺激植物生根的物質進入植物根系,促進植物幼苗生根,提升植物幼苗的吸收能力,從而使植物的生長率得到顯著提升,提升造林效率。通常使用的制劑有生根粉、根寶等,這為植物在荒山中的存活提供了保障。
造林的密度會影響幼林郁閉,造林的密度過小,幼林處在分離的狀態,陽光充足,雜草孕育而生,就會影響到幼林的生長,并且還會增加松土數量,使造林的成本提升。造林密度越小,苗木郁閉就會推遲,因此造林的密度不可過低。相反,造林密度過高,會導致林分郁閉過早,增強林木之間對生存條件的競爭,使林分過早,縮短幼林透光撫育的時間,木材的直徑受限,經濟價值不高,只能作為薪材,這樣就會浪費人力物力資源與財力資源,并且,一部分企業無法進行透光撫育,這就會對林木的健康成長造成影響。通常情況下,樹的高度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密度超過臨界點,反而不利于樹木的高生長。密度對林木的直徑生長也存在一定影響,當密度增大時,直徑的生長就會降低??茖W、適當調整密度可以提升圓滿度與通直度。可以適當促進天然整枝,培養無節樹木,提升木材的質量,使大徑階的比例提升,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密度太大會導致林木的透光率降低,土壤的濕度增大,腐殖質層分解速度降低,土壤容易出現灰化與酸化的問題。林分的密度過大,林木根系的分布較淺,容易倒伏、容易被風或雪壓折。而密度過小就會使雜草叢生,招致害蟲,同樣不利于林木的健康成長。
不同的樹種生長特點不同,造林密度也就不一樣。因此需要根據樹種的喜光、耐旱等特性選擇造林密度。例如,對于一些喜光、分支多的樹種,可以適當減小造林密度;而對于一些耐旱樹種,造林密度可適當增大。
根據不同的造林目的,確定不同的造林密度。一般防護林的造林密度是比較大的,而一些欣賞性苗木,樹木的冠需要很大空間,所以造林密度會小一些。
通常,立地條件較差時,造林密度小;立地條件較為優厚的地區,造林密度可以適當調大,可以提高森林覆蓋率。
一般而言,造林密度越大,造林成本越高。造林的經濟收益在林農間作的情況下包括中間利用的收益、主伐利用的收益以及間作物的收益。這幾項收益多少會受到造林密度的影響。
綜上所述,想要提升造林效率,就必須靈活運用低密度的造林技術與節水造林技術,提升森林面積與森林儲備量,使我國的森林資源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