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壩機械林場 韓競爽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希望到大自然中感受自然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林業生態旅游。在此背景下,林業生態旅游應運而生,短短幾年時間便得到了迅速發展。
與此同時,隨著中國林業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木材采伐產業、加工的地板產業穩中有進。木材采伐產業、加工的地板產業受到一定限制。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以森林旅游為主的林業第三產業增速最快,林業旅游與休閑服務業產值迅速提高,據有關資料統計,增速達15.38%,全年林業旅游與休閑度假的人數達到36.6 億人次,習近平同志說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旅游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一條重要通道。
塞罕壩的自然環境十分優越,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發展旅游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而今塞罕壩旅游產業體系日趨完善。通過加大基礎設施和景區景點建設,初步確立了旅游資源配置合理、設施完備、綜合服務配套的旅游接待等體系。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推出了塞罕塔、七星湖、灤河源頭、塞罕敖包、亮兵臺等著名景點30 余處,但是與優美的環境產生強烈反差的是脆弱的生態環境。塞罕壩北邊緊鄰沙漠,土壤的厚度僅有十幾毫米,很容易受到損害甚至被破壞,這就直接導致了環境容量低下、生態資源匱乏、土地生產力偏低、人口承載量小等問題,當游客數量超過最大承載量時,極易引起資源量失衡和森林退化,甚至會導致我們不愿意看到的結果:環境惡化。清末的亂砍亂伐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原本一個水草肥美大樹成蔭的天堂變成了荒無人煙的沙漠。生態系統一般都有著脆弱性和再生性,但脆弱生態環境遭遇破壞后,其生態平衡往往失去原來的生物再生能力,生態環境會進一步惡化。1949 年后如果不是政府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加上建設者難能可貴的奉獻精神,塞罕壩很難恢復到從前的狀態。同時,我們看到塞罕壩承擔著“京津綠色衛士”的重要職能,地理位置極其重要,防風防沙的功能始終是第一位的。這里地處生態脆弱區,因而在接待游客的人數密度上必須加以限制。
同時,從可持續發展來看,塞罕壩公園松樹樹林大面積的分布,給人視覺整體景觀效果比較單一,影響了游覽多樣性、豐富性,這些不足也制約了公園的長遠發展。
具體來說,當前塞罕壩林區擁有連綿不斷的壯美的森林景觀,以及森林與草原相互交錯景觀。但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看到這里的森林- 草原的交錯帶,喬木品種相對單一,森林、森林- 草原景觀相對單調,缺少豐富性和多樣性,時間長了游客不免感覺乏味。這里森林景觀主要是人工林,人工林比較整體,樹木成行,成長年代相同,構成了公園一定特色的景觀資源基礎。森林景觀林單一,有樟子松、落葉松、云杉三大人工樹種。樟子松、云杉屬于常綠針葉樹木,四季常青但缺乏季相變化,而大面積的落葉松在秋季葉子落去之后,要經歷漫長的冬季直到來年5 月份之后才能重新煥發生機,因此難以給人以豐富、新鮮的視覺享受,不能滿足人們對森林游覽的觀賞要求。
令人可喜的是2019 年國家林草局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92.5%的受訪者愿意接受森林養生服務,85.7%的受訪者表示對森林養生基地感興趣。結合此種情況與游客的需求我們不妨擬設以下發展策略。
事物總是兩方面的,利用京津冀特殊的地理環境,開發夏季“養生的天堂”。
原來木蘭圍場是清朝皇帝乾隆欽定的休閑打獵養生皇家園林,我們可以利用這一文化資源,加上塞罕壩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宣揚皇帝的養生之道。該地區夏季氣候涼爽,植被豐富,是人們休身養性的理想場所。因而,可以在堅持維護生態環境優先的理念下,在當前大眾的康體保健追求上進行旅游產品的開發。
利用塞罕壩氣候條件,開發暑期“最美活動基地”。近年來隨著我國對青少年教育培養的重視,旅游產業瞄準青少年活動也是一個不錯的發展。這里地勢平緩,沒有高山大水的危險,作為青少年活動基地是不錯的選擇。
由于塞罕壩山地特殊的氣候環境和地理位置,森林公園內有著完整的森林植被體系,有針葉林、闊葉林、灌叢、草叢、草甸和沼生植物等,根據植被的整個生長環境,可以建設夏季生態旅游景區;景區內植物種類眾多,森林景觀資源合理開發,加上有度保護,再加上植被的豐富性具有科普研究意義,可以在景區內開展野營、度假、徒步、探索等活動,利用森林資源與旅游資源的融合,開發觀光旅游。
通過以上分析加上綜合控制與管理,塞罕壩森林公園生態環境在得到更好的保護前提下,讓林業與旅游業相互促進良性發展,以達到森林生態資源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