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 沈曉婷
價值觀就是一個人對是非對錯判斷的一種標準,一般來說,一個人的價值觀形成與其家庭成長環境和受教育程度息息相關。到了高職階段,大部分同學的三觀已經形成,而這個價值觀也會決定每個人的行為。當然價值觀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從小到大環境影響和知識的積累,所以每個人成長的環境不同,形成的價值觀也不盡相同,在高職階段,各種社會思潮涌入,都會對大學生的三觀造成沖擊,所以,我們作為大學生的思想領路人就要正確引導其接受積極正向的社會思潮,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我們當代大學生提供了更加明確的價值追求目標和奮斗目標。
為了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高職院校貧困生資助教育中的融入情況,在搜集文獻、資料的基礎之上,通過隨機抽查、小型座談會等形式對在校學生進行了調研。在被問及“是否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個層面的具體內容”時,在被隨機抽查的361 人中,能熟練背出的占總人數的78%,完全背不出的占2%;高職貧困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資助系統比較認可,呈現積極認可的態勢,但存在的問題依然不容小覷,尤其在價值多元化、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的今天,不斷用正向價值觀影響青年學生的精神高地是極為必要的。
為了更好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觀轉化成貧困生的情感認同和自覺習慣,培養有責任擔當的大國工匠,從2017 年春開始我校堅持在春、秋學期每個月設定不同主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通過每個月的主題班會、社會服務、班級活動等形式推進我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工作。通過三年多的堅持,我校貧困學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在實踐中加以運用以指導自己的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
高職院校的學生資助工作涉及廣大學生的切身利益,這項工作既是國家重視的民生工程,也是社會關注的民心工程。資助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建設過程中也不是一個新話題,但是在新形勢下,資助育人這一行為有其重要意義。隨著高職院校貧困生資助政策不斷完善、資助力度不斷增大,隨之出現的問題也不容小覷。現階段的資助體系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物質方面下發的力度不斷增加,但是在精神引領方面還是有所欠缺的,一定程度上,有些貧困生出現“等、拿、要、靠”的思想,也是和當前的制度體系相違背的。所以,如何從精神層面對高職院校貧困生進行教育,這是現階段資助工作需要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入貧困生教育對高職院校資助育人的實效性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公平、公開、公正是做好資助工作的基礎,但是由于受客觀條件的影響,在公平、公正方面還是會受到一些質疑,例如,2019年秋季學期開始,貧困生認定工作有了新的模式,僅靠學生申請和學校民主評議就可以進行認定,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有的學生為了拿到助學金不惜制造假材料。混淆了老師在評定過程中的視線,從而影響貧困生認定的真實性與公平性。還有一部分學生畢業后拒絕或拖延還款還貸,產生信用危機,違背誠信準則。這就決定了要在資助育人工作中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必須貫徹到高職教育的全過程。
課堂教育始終是大學生學習、獲取知識最直接的途徑,同樣課堂也是傳播正確的價值觀的重要陣地。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提出的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簡稱“三全育人”)的要求,我們不只是通過班主任、輔導員、思政老師來上思想政治課,而是應該調動全校每一位老師,通過言傳身教來做好三全育人工作。也讓高職院校老師和學生體會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我校是職業院校,在職業院校的授課過程中,按照傳統,側重的是技能和實踐操作模塊,我們應該要求老師們在上課的時候不僅是傳授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從社會主義新青年的高度去要求學生,要通過生動的授課形式去引導學生接受、理解并踐行這些價值理念。這樣才能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的大國工匠。
校園文化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校園文化是一種環境教育、一種氛圍、一種精神,校園文化通過創設一種氛圍,展示學校的形象,提高學校文明程度,從而形成一種校園精神。一所大學的精神對于一個學生的三觀有著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這是任何課程都無法替代的。校園文化有著深厚的感染力、凝聚力,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領域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年輕的學生更容易從這樣的宣傳方式中受教育、受感染、受熏陶、受影響,從而內化為自己的行動和正確的價值取向。在高職院校,我們可以通過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中,讓學生在感受校園文化的同時,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內化于心、外化于形。
首先,利用新媒體樹立好榜樣作用。要開展各式各樣的宣傳活動,比如對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寒門學子等典型事跡進行宣傳,通過樹立資助育人典型,鼓勵其他貧困學子向他們學習,讓良好的風氣在校園中傳播。其次,開展形式多樣的資助宣傳講座,講座過程中不僅要對政策進行解讀,更重要的是培養和激發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反哺意識、感恩意識、責任意識。最后,積極主動占領新媒體傳播的新領地,通過學校公眾號、抖音、QQ、微信、微博等社交網絡平臺發布同學們感興趣的視頻、故事等,用大學生喜歡的方式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來培養貧困學生積極向上的價值觀。通過校園文化有效的感染力,以同學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加強和完善高校貧困生的價值觀,從而使他們在活動中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
志愿服務是高職院校開展價值觀教育的第二課堂,也是高職院校在引導學生樹立價值觀方面的一個重要途徑。高職學生通過自身的社會活動體驗更能直觀地感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要義。高職院校可以通過社會實踐活動開展感恩勵志教育,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接受感恩勵志教育,引導大學生學會感恩,讓感恩逐漸成為一種習慣,將感恩意識內化為一種為他人、為社會服務的勵志行為。
第一,在每個月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活動中,我校對二級學院定點社會實踐單位進行社會服務工作,例如我校醫藥科技學院和太倉市汽車站建立了社會定點服務基地,每個月都會組織學生志愿者到車站進行社會服務。在具體的社會服務過程中,以情感人、以情育人,激發他們回報社會、服務他人的感恩之行。第二,鼓勵學生參加暑期社會實踐三下鄉、公益志愿者行動等活動,暑期三下鄉活動的實質是讓先進的文化、科技、衛生等知識下基層、進農村、入群眾,幫助貧困群眾從思想精神上樹立正確、積極與正面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在助人的同時也幫助自己從本質上樹立擺脫貧困、克服貧困和戰勝貧困的強大信心。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輔導員是高職院校思想引領的領路人,結合當代大學生的成長需求和心理特點,在思想教育的任何環節,都應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日常的教育之中。而且要不斷創新教育的形式,讓青年學生更愿意接受,從而才能提升受助學生的思想品質。但思想引領并不是輔導員一個人的事,“三全育人”其中一個就是要求是全員育人,這就要求我們專任老師在上好專業課的同時要注重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領,要明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僅是輔導員老師的工作。我們在專業課程教育過程中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內容全面滲透到教學中,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做到課堂思政。課堂思政同樣要求每一位專業課老師在上好專業課的同時,更需要將育人工作放在首位。這也對專業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提高自己的專業理論之外,還更需要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質。在課堂上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專業課程,真正做到全員育人。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高職院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資助體系日趨完善的同時,物質資助已經實現了全覆蓋,但是精神資助還需提高。我們通過課程思政、校園文化、志愿服務、思想引領等多途徑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從而培養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精神上的感恩意識、反哺意識、誠信意識和責任意識。在物質資助愈發完善的同時,我們更需要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現精神上的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