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張增光
體育教學內容的制定,直接關系到體育教學工作主體的教與學。隨著國家高等教育階段教學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化,體育教學內容的制定已經逐漸成為高校選擇體育教學策略的主要依據,在實現教學目標的基礎上為教學質量考評提供重要標準[1]。然而,本文的調研結果顯示,我國當前高校體育教學內容的制定整體呈現出機械化、簡單化、發展停滯化等特征,已經漸漸無法適應當代高校體育教學工作和在校大學生的實際需求。本文基于變易理論,對我國高等院校體育教學內容的變異特征等進行了挖掘,并基于變易理論構建了體育教學內容的發展構架,希望通過深化體育教學內容的學理認知,促進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工作持續進行。
變易理論(VariationTheory)在設計、處理和認識教學內容上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具有獨到之處[2]。它的主要核心觀點是:(1)差異性與共同性之于遷移是一體兩面的關系,就像鳥的翅膀和車輪,缺少其中任何一個學習遷移都不可能發生。(2)教與學必須要有所指向,教學內容的重要意義不僅在于老師和學生分別和其相對應的關系建立,而且還呈現出一個基于三者的豐富關系背景圖。(3)學習必須透過審辨,而“變易”則是有效審辨的關鍵。(4)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掌握,這就取決于學生是否能通過發現差異進而審視辨別到學習內容及其相互間的聯系。(5)教師的職責在于設計適合學生學習的變易圖式,促進學生有效學習和掌握學習內容,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變易理論指出:“學習”即要改變學習者對某事物或現象的看法。所以,“學習”必須得有方向,也就是學習內容。同理,在體育教學中也如此,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必須得有方向,如果沒有方向,一切都是白費。所以,在體育教學中,也要以學習內容為根本,評判和檢查體育教學工作要從教學內容出發。
變易指變化、改變。所以體育教學變易就是:體育教學在內容等方面的變化和改變[3]。換句話說就是預設的體育教學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教和學的過程中不斷完善和發展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關鍵特征上的變易、內容理解上的變易、教學內容上的變易。
重建體育教學要選擇最有價值和最適合的內容作為教學內容。從客觀來看,當前體育教學內容還沒有在學界引起深刻的學理認知,基本還停留在總結經驗上,從而造成現有的體育教學內容跟不上現代體育課堂的改革和發展,造成了體育教學的亂象叢生。
變易理論指出:“學習”是學生看待事物發展的一種方式,而學習者能否以新的方式審辯和把握關鍵的內容和關鍵的特征是建立這種方式的重要因素。所以,學生在課堂上學不會、學不懂并不是因為學生愚鈍、身體條件差、運動技能差或是老師的教學方法不夠恰當等,而是因為:首先,學生沒有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師的教學內容上;其次,學生對體育教學內容的固有觀念影響了他們對新內容的學習;最后,學生們沒有接觸過類似的教學內容。所以,為了能夠讓學生重新認識體育教學的內容,更好地學習掌握,就需要體育老師在制定教學內容后跟其他老師分享交流或者在課前和學生溝通交流等,從而進一步調整教學內容。
變易理論給我們的啟示是:如果學生沒有正真體會和理解教學內容,而只是死記硬背地記住,就會造成老師教得辛苦和學生學得辛苦這種雙重負面影響。所以,在確定了有價值和最合適的教學內容之后,老師可以利用變易圖式,通過復合實施的反饋引導和幫助學生,使其更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
從理論本質上進行分析,變易理論是一種能夠進行高校體育教學內容深刻闡述的先進理念。變易理論對于高校體育教學以及高校教學內容的制定、拓展和深化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基于變易理論構建的高校體育教學內容體系,能夠為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工作提供理論支持,同時也能夠為高校體育教學內容的制定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