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現代學院汽車技術學院 張金友 劉杰
我校汽車技術學院自成立以來,積極開拓校企合作途徑,積極聯系合作企業,目前已與多家汽車維修企業共建了汽車維修實訓基地,比如與伯樂車聘網合作成立了伯樂汽修實訓基地,與輪庫合作成立輪庫汽修實訓基地。通過近幾年的合作與發展,在共建汽車維修實訓基地的理論和實踐方面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我校在共建實訓基地的過程中,為了促進企業在合作中的積極性,為企業保留了應有的權力,讓企業能夠真正參與共建基地的管理,成為基地的經營者,按照公司的管理模式進行管理和經營。同時校企雙方共同商討共建基地的制度建設,明確雙方的責任和權利,建立運營相關的管理細則和專業人才培養評價與質量監控體系。通過制定相關的實施細則和評價標準,實施人才培養的全方位質量保障,校企雙方在教材、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的制定中通力合作,按照企業的相關要求,進一步修訂和完善。為此我院還成立了由校內專家和企業負責人組成的專家委員會,共同參與實訓基地的建設及后續的人才培養全過程,企業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全程參與,進行教學質量的監控和評估,根據最后的評價結果,決定雙方的獎懲。校企雙方都應遵守校企合作協議中的合作條款,不應單方面拒絕履行自己的義務,兩者應經常溝通,增強互信。同時學校的就業辦應該進一步加強與用人單位的交流與合作,共同建立企業檔案數據庫,并負責來校招聘企業的接待與交流工作,負責建立畢業生跟蹤調查、企業檔案數據庫等方面的工作。
一是學校可以讓學生在共建基地進行培訓,聘請企業的技術人員進行指導,學校為技術人員發放課時費與工資補貼。學生在實訓基地培訓完之后,技能能夠與企業的實際需要相吻合,學生可以直接上崗,這樣企業就節省了培訓員工所需要的時間和支出。同時學校培養的學生就業率有了保證,為招生宣傳做了良好的鋪墊。同時企業還會在學生實習期間支付相應的管理費用,兩者都能夠在合作中獲得實際的效益,實現長遠發展。二是學校可以利用合作企業的工作場地和實訓設備,在企業建立校外實訓基地,利用企業現有的資源和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指導,給學生和教師提供真實的生產環境,同時還可以及時掌握目前社會發展的最新需求,了解企業行業發展的最新發展動態,從而能夠及時調整人才培養的計劃,提高學生進入社會的適應能力。三是企業也可以利用學校現有的資源,對新進的員工及在職的員工進行再培訓,把企業的培訓放到學校進行,這樣既可以降低企業的成本,又可以加強企業與學校之間的互動,從而加強兩者之間的合作關系。四是發揮行業協會在校企合作中的引領作用,充分利用行業協會的優勢,將企業和學校聯系在一起,引導和鼓勵校企合作,同時對校企合作項目進行評估,加強行業協會在校企合作中的指導作用。
我校從2014 年起,建立了由專家、行業企業、學校領導班子為主體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委員會成立之后,主要對校企合作雙方的人才培養工作進行規劃和指導,制訂長期的戰略規劃,為人才培養制定相關的激勵政策和相關的制度,同時為校企合作雙方搭建溝通的橋梁。我校汽車專業與伯樂車聘網、吉利汽車、奇瑞汽車、潤華等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同時跟企業一起成立了雙方的管理隊伍,對校企共建基地運營及學生的培養進行共同管理。在生產性實訓基地的運行中,雙方共同制定任務的生產計劃和產品的質量標準,同時安排學生步入合適的崗位,促進學生學以致用,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職業生涯規劃和職業能力提升機會。企業在接收學生實習和教師實踐的時候應承擔相應的義務,其中主要包括對學生頂崗實習的,應支付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的實習工資;對于教師去企業實踐的,安排相應的技術人員進行指導。在學生實習期間,企業應提供跟學生專業相對口的實習崗位和任務,避免學生學不到相應的專業知識。
在校企合作的建設中,雙方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以及學生的訴求開展合作。學生在就業中,有的不愿意從事自己所學的專業。這樣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選擇合適的企業開展合作。選擇好企業之后,雙方再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制定相關的培養方案、人才培養計劃及相關的制度,合作模式多樣化,讓學生有更多的選擇。在學生實習時,學校委派相關的指導教師,在企業里協助企業人員進行指導和管理;配合企業做好人才選拔工作。企業挑選業務素質比較強的技術人員擔任學生的師父,師徒配對完成培訓任務。
利用校企合作,不但可以增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為其以后的就業鋪平道路,同時還可以促進學校的專業設置更加優化,淘汰一些不適應社會發展的專業,設置社會需要的新專業,從而實現學校所講授的內容與社會所需對接,為社會培養合格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近年來,我院的畢業生每年就業率都保持在95%以上。
利用校企合作,還可以讓院校的專業教師深入企業一線,了解企業的實際生產,目前我院已經建立教師利用寒暑假的時間下企業實踐的相關制度,要求每位專業教師利用寒暑假下企業實踐,提高專業實踐能力。同時學校還聘請了企業的技術人員擔任專業課的兼職教師,優化我院的師資隊伍。
學校依托合作企業的現有資源與條件,在企業建立實習實訓基地,企業不僅給職業院校提供實訓設備還提供了部分專業技術人員作為專業師資,還可以及時把握行業、國內外市場的最新需求,提高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同時企業利用學校資源對職工進行繼續教育,把企業的培訓任務放在學校,可以降低培訓成本,從而實現校企之間的優勢互補、資源共享。
經過幾年的校企合作融合,我院的汽車專業已經取得一定的建設成效。形成了“依托企業,產教結合”“強強合作,優勢互補”“校企合作,亦廠亦校”等合作模式。基本實現了學生和企業之間的零距離就業,每個學生基本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和崗位。我院的教師,通過這幾年的鍛煉,實踐水平也有了大幅提升,很多教師取得了“雙師”資格。建設一批集教學、實訓、鑒定等諸多功能于一體的校內外實踐基地,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機制,取得了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