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建紅,邵榮雅,邱鶯紅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浙江杭州 310003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傳染性強,其傳播途徑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于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人群普遍易感[1]。疫情發生后,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作為COVID-19患者收治的省級定點醫院,承擔著省內各級醫院遠程會診及收治COVID-19患者等任務。為此,醫院決定實施集中收治管理,將慶春院區發熱門診排查后疑似COVID-19患者集中收治于之江院區隔離病房。由于醫院兩院區間隔距離較遠,而患者為具有強傳染性的疑似COVID-19患者,因此轉運前后管理非常重要。為了保證有效轉運,降低傳染風險,醫院對慶春院區發熱門診疑似COVID-19患者進行轉運前后的全程管理,效果較好,現報道如下。
根據患者就診-排查-確定轉運-部門之間的聯系(發熱門診,急救120,收治科室,保安人員,物業人員)-防護措施-消毒措施-安全轉運-患者入隔離病房流程,將院區間轉運全程管理分為轉運前管理、轉運后管理和工作人員防護與管理監督。
1.1.1確定疑似COVID-19患者的轉運條件
A.流行病學史:確認患者有疫情重點地區接觸史或間接接觸史或來自疫情重點地區;B.臨床表現:患者有發熱或咳嗽;C.具有肺炎影像學特征:肺部CT檢查顯示有病毒性改變,如磨玻璃樣改變;D.留樣檢查:患者在發熱門診隔離期間已留痰2019新型冠狀病毒RNA測定(3位點)。滿足A和D、B和D、C和D任意一種情況就達到轉運條件,采用一車一人隔離轉運。
1.1.2各部門間的聯系流程和防護裝備要求
醫生開具入院證,發熱門診護士通過入院服務中心確認患者床位,通知收治科室患者信息(包括患者姓名、疾病診斷名稱、已檢查內容和基礎疾病);發熱門診護士與院前急救人員確認患者轉運信息,院前急救人員按特殊防護標準執行,穿隔離服,戴防護面罩及防護口罩等[2-4];發熱門診護士聯系急救120,選用負壓型救護車,車內配備簡易急救藥箱、監護儀、氧氣瓶、吸痰器、消毒液等;發熱門診護士登記救護車車牌號并電話告知之江院區保安,取得院區之間聯系;120救護車司機再次確定患者信息及之江院區收治科室;120救護車將患者轉出慶春院區后,由發熱門診護士電話通知之江院區即將收治的科室和保安人員。
1.1.3醫院感染消毒處理
患者轉出慶春院區后,隔離診間紫外線消毒1 h,含有效氯2 500 mg/L消毒劑擦拭凳子和拖地,房間配備空氣消毒機并設置循環空氣消毒。接收院區(之江院區)使用含有效氯2 500 mg/L消毒劑噴灑患者專用電梯,并擦拭按鈕(干巾),拖地(地巾)待干30 min;隔離病房紫外線消毒1 h,桌椅、凳子、地面用含有效氯2 500 mg/L消毒劑擦拭和拖地,房間配備空氣消毒機并設置循環空氣消毒。
1.2.1轉運銜接
120救護車司機進之江院區大門再次電話聯系收治科室,告知患者目前的位置;收治科室接到通知后,護士穿戴防護服、眼罩、N95口罩、雙層手套前往患者專用電梯1樓與院前急救人員交接;轉運患者后救護車內空氣、地面及物體表面等按醫院感染流程消毒。
1.2.2身份確認和安排
院前急救人員和收治科室護士雙方進行患者信息交接,確認身份后,護士將患者護送至隔離病房,安排患者單人單間隔離治療,病房內配備呼叫器,消毒設施,原則上家屬不探視,不設陪護,予更換衣褲,備用生活必需品,患者僅限室內活動,戴外科醫用口罩。
所有涉及的工作人員(醫生、護士、保潔人員、保安)均進行三級防護(穿戴防護服、眼罩、N95口罩、雙層手套);各銜接部門電話、手機24 h保持通暢;護士長(發熱門診護士長、隔離病房護士長)每天完成醫院感染部的防控督查表填寫,進行自我監督;醫院感染部、物業部、發熱門診、隔離病房部門之間隨時溝通,保持患者轉運的連續性及有效性。
2020年1月28日至2月10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實行院區間疑似COVID-19患者轉運的全程管理,部門銜接隨時反饋,有問題及時補救,合作意識強,共安全轉運患者60例,無不良事件發生(如患者走失、跌倒),院區轉運時間(28.14±3.63)min,每天運送疑似COVID-19患者(4.29±1.86)人,工作人員(涉及醫生28人、護士42人、保潔人員40人、保安28人)均三級防護,遵守醫院感染COVID-19的消毒規范,對物體表面每日3次規范擦拭和拖地,同時工作人員進行2019新型冠狀病毒RNA測定(3位點)(痰)核酸檢測2次陰性,期間無咳嗽、發熱等癥狀,工作人員零感染,患者無漏診。轉運過程中工作人員密切配合兩院區間的流程事項,規范有序轉運。
COVID-19傳染性強,以發熱、乏力、干咳為主要表現,重型患者多在1周后出現呼吸困難和/或低氧血癥,嚴重者迅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癥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等[5]。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要求,疑似COVID-19及COVID-19患者需要集中治療及管理。為此,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專門設立之江院區為集中治療點,而慶春院區發熱門診收治疑似COVID-19患者需要轉運至之江院區。為降低感染的發生,兩院區進行轉運前后的全程管理,轉運前重視疑似COVID-19患者篩查,確保符合轉運條件;各部門間的聯系流程和防護裝備要求的設立,有利于工作人員有效開展轉運工作;醫院感染消毒處理,防范感染的發生。同時加強轉運后管理,其中轉運銜接保證了轉運順利;身份確認和安排使患者能順利進入之江院區隔離病房。全程做好工作人員防護與管理監督,從醫院層面高度重視工作人員的防護,有利于降低感染的發生。 2020年1月28日至2月10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對60例疑似COVID-19患者進行安全轉運,工作人員零感染,患者無漏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