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華娣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浙江杭州 310009
與傳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病毒相比,新型冠狀病毒雖然致死性不高,但具有發病迅速、傳染性強、病程變化快等特點[1]。2020年1月2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公告,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并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防控措施[2]。日間手術是指院前完善術前檢查、麻醉評估、預約手術,24 h內完成入院手術至出院的一種手術模式[3]。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作為中國日間手術聯盟單位之一,是浙江省日間手術指導中心。受早期疫情的影響,大量的日間手術預約患者手術積壓延期,但隨著國內疫情逐步緩和,日間手術預約患者量也日益增長,這對疫情期間日間手術提出較高的管理要求。為避免醫院感染的發生,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強化日間手術安全防范措施,并進行流程優化管理,效果較好,現報道如下。
日間手術管理小組由醫療副院長分管,管理小組成員由醫務部、護理部、醫院感染科、院前準備中心、后勤及檢驗科、影像科等科室工作人員組成。醫療副院長負責疫情期間各部門之間的統籌協調工作;醫務部負責日間一線醫務人員的崗位職責、獎懲制度、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采樣及隔離制度的制定;護理部負責日間護理人力資源的調配;醫院感染科負責日間手術病房的醫院感染防護改造,日間醫護人員的防護指導;院前準備中心負責日間手術患者的術前檢查和新型冠狀病毒篩查;后勤負責日間手術疫情防護資源的供應、患者與家屬的按需訂餐供應;檢驗科、影像科負責日間手術患者的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肺部CT的優先檢查。
根據《浙江省衛生健康委關于進一步加強管理防范院內感染的通知》等要求,不斷優化日間手術流程和相關制度。
1.2.1日間手術流程的優化
日間手術流程:門診掛號就診→接受醫生檢查,確認是否準入日間手術→門診麻醉評估→辦理預入院繳款→院前準備中心完成常規術前檢查→日間手術中心完成術前資料采集及術前指導,并進行宣教內容的短信推送→手術當天入院→手術→24 h內出院。與以往流程相比,疫情下患者在門診就診時,先進行測體溫、看健康碼,再由醫生在診間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流行病學篩查,開具日間手術住院證,同時開具新型冠狀病毒血清抗體和核酸檢測,加做肺部CT。
1.2.2患者管理制度
患者需持有健康綠碼,無發熱和呼吸道等癥狀;省內患者行新型冠狀病毒抗體篩查+核酸檢測+肺部CT檢查;省外患者如來杭<14 d,新型冠狀病毒抗體篩查+核酸檢測2次+肺部CT檢查,如來杭≥14 d,新型冠狀病毒抗體篩查+核酸檢測+肺部CT檢查。住院期間,患者須規范佩戴口罩,一律不得請假外出;病區實行24 h門禁管理,嚴格限制探視,提倡視頻探視、手機探視;病區禁止外賣飲食,由醫院食堂提供。
1.2.3陪護人員管理制度
如患者病情需要陪護,由護士長評估患者病情和陪護人員情況后發放陪客證,做到人員固定,僅限1人。陪護人員要求:持健康綠碼,如黃碼、紅碼不得陪護,其中省外陪護人員(除疫區)需觀察48 h,取得陪客證;流行病學調查史陰性;無發熱及呼吸道等癥狀,如果隱瞞疫區居住史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接觸史,根據《傳染病防治法》及新型冠狀病毒防控相關規定,將追究法律責任;原則上不出醫院;須規范佩戴口罩,進入診療區域注意手衛生,接觸公共物品后注意正確洗手;每日監測體溫1次,當耳溫≥37.3℃不得陪護,耳溫≥37.5℃由專人護送至發熱門診就診;用餐建議訂陪客餐,禁止訂外賣。責任護士每天對陪護人員進行評估與登記。
醫院員工離杭(包括省外、境外),返杭需走釘釘流程申請和審批。省外(除疫區)回杭的員工乘坐飛機、火車、輪船和長途汽車等公共交通工具,須居家48 h,自駕者不需要居家48 h; 境外回杭人員按照目前浙江省政策需要由社區統一安排集中隔離。同時,醫院成立新型冠狀病毒防控小組,每日根據IT中心提交的數據進行監察,如員工數據出現異常(健康碼黃碼、紅碼),由監察室值班人員通知相關科室3人小組(護士長、支部書記、科主任),由科室作為異動情況上報醫院居家隔離和流行病調查組,醫院專家委員會根據具體情況決定具體的處置措施,科室先暫停其工作,對已經安排的日間手術,予以停止手術或者安排同等資歷醫生執行手術。
全院醫護人員通過釘釘培訓考試系統進行新型冠狀病毒防護知識的培訓;通過“掌上華醫”APP進行新型冠狀病毒知識的學習;通過釘釘網上課堂,由醫院呼吸、感染和重癥方面專家擔任授課老師進行新型冠狀病毒知識培訓。
日間手術每周排班,但是日間手術患者量變化較大,所以兩院區(解放路院區、濱江院區)相對固定1位高年資的責任組長,在此基礎上根據兩院區次日日間手術預約和擬手術患者的量,進行兩院區護士排班的微調整,而且排班不同于普通病房,按工作時長計算工作量,如一個護士的排班為8-4班,班內手術提前于下午3時結束,故提前撤班,需補上班1 h,如加班1 h,則給予補休 1 h,以期達到靈活排班的目的。
1.6.1醫務人員的篩查
根據2020年4月22日國務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領導小組指導精神和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安全生產”系列布置要求,對全院工作人員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核酸及抗體檢測健康篩查。
1.6.2患者的篩查
門診時,主管醫生告知患者,進行日間手術前需至少多住一晚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抗體篩查+核酸檢測等事項,待患者同意確認后,開具手術通知單,院前開具檢驗醫囑、新型冠狀病毒篩查、胸部CT等。患者完成手術押金繳費后,院前管理中心安排患者進行相關手術檢驗及胸部CT檢查,完成新型冠狀病毒第1次篩查。由于手術患者術前1 d要確認肺部CT結果后才能安排手術,放射科組織人力集中進行新型冠狀病毒肺部CT檢查的閱片報告,如CT檢查提示多發小斑片影及間質改變,肺外帶明顯(早期改變),或雙肺多發磨玻璃影、浸潤影、肺實變等(嚴重者),該患者實行單間隔離;入住日間病房后,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抗體篩查+核酸檢測,如明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則轉送患者至定點醫院治療。
患者在住院期間出現發熱(術前≥37.5℃,術后≥38.5℃)、咳嗽、腹瀉等癥狀,CT檢查結果可疑,再次進行新型冠狀病毒篩查,在新型冠狀病毒采樣結果返回前,病區做好二級防護,實施單間隔離。單間隔離措施:患者安置于通風良好的隔離單間并持續空氣消毒;患者盡量不外出檢查;需接觸可疑病例的醫務人員戴N95口罩、護目鏡、一次性帽子、手套,穿隔離衣,垃圾桶套雙層黃色垃圾袋;地面用含有效氯1 000 mg/L消毒劑擦拭消毒,3次/d;醫療器具如聽診器、體溫計、血壓計等專人專用;患者離開后進行終末消毒,通風和空氣消毒機持續消毒1 h,并使用含有效氯1 000 mg/L消毒劑擦拭物體表面2次,中間間隔10 min。
2020年3月9日至4月25日,1 224例患者進行日間手術,期間未發生患者及醫務人員醫院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事件,患者滿意度為98.0%。
新型冠狀病毒傳染性極強[4],任何一個防控環節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局部疫情的暴發。雖然目前全國疫情防控取得了顯著成效,黨中央適時提出了有序復工復產的要求,但是前提是對疫情能夠精準防控。臨床安全無小事,結合最近幾周的日間手術臨床實踐,在穩步增長業務量的同時,保證對疫情的精準防控,這需要全體醫護人員和患者的通力協作。要保證臨床工作高效運轉,需要醫務部、護理部、院前管理中心、放射科、后勤管理中心大力協調,因此,成立專項日間手術管理小組有利于推動工作進行;優化流程及制度,使醫務人員能根據流程和制度工作,從而達到精準防控的目的;日間手術醫務人員的排摸,杜絕醫源性的新型冠狀病毒傳播;強化醫生及護士新型冠狀病毒相關培訓,提高了臨床一線工作人員的新型冠狀病毒知識水平,進而化為行動,落實措施,提高臨床工作質量;優化護理人員配比與排班,在有限的護理人力資源下,達到最佳的工作配比,工作效率最大化;加強新型冠狀病毒篩查,及早發現無癥狀感染者;新型冠狀病毒可疑病例的隔離管理,將疫情擴散范圍最小化,保護了健康人群,減少了感染發生。2020年3月9日至4月25日,1 224例患者進行日間手術,患者及醫護人員均未發生醫院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事件,患者滿意度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