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外國語學院 任甜甜 劉佳俊 高佳欣 張中碩
目前全球貿易的增速在逐漸地放緩,一些企業為了提高貿易交易效率和開拓市場,積極的探索新的交易路徑,基于此,借助于互聯網背景下的跨境電子商務交易模式由此誕生,這為國際貿易打開新的渠道。伴隨著跨境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進出口企業進駐到電商平臺上,跨境電子商務和國際貿易領域的結合產生了一大批復合型國際貿易人才缺口。但是現有的各高校國際貿易專業、電子商務專業等的人才培養并不完全符合這些外貿企業的人才需求,為了適應國際貿易的發展,滿足外貿市場人才需求,我們特此對本院國際貿易專業的人才培養進行探索,通過改進和完善課程設置和教學方式,促進學院自身發展的同時,也培養優秀的跨境電商國際貿易復合型人才。
跨境電商的發展是全球化經濟變革的趨勢,也是未來國際貿易專業發展的背景,但是在當前的高校國際貿易專業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阻礙著新時期國貿專業人才高質量的培養。
第一,缺乏跨境電商背景下國際貿易的相關課程體系。我國的一些學者和高校教師在面對跨境電商的發展時也采取了一些行動、進行了相關的探索,對國際貿易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議。但是這些建議并沒有被實際地運用于國際貿易教學實踐和人才培養中,國際貿易課程體系仍然存在著不完善的問題,這對落實跨境電商新外貿業務課程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此外,有些學校對跨境電商背景下的國際貿易人才培養改革僅僅從片面的角度來理解,加入了一些跨境電商的課程,或者是將之前課程體系中電子商務的部分改編為跨境電商,這些課程的針對性不強,學生也接觸不到跨境電商方面本質的內容。
第二,缺乏跨境電商背景下國際貿易課程教學的實踐環境。對于經濟的發展和人才競爭力的提升,增強學生的技能發展才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重點,技能應用型的人才是培養的方向,而高校在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中需要借助于實踐的教學環境,如此才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應用能力。現階段,很多高校在跨境電商背景下已經構建了相應的實踐基地,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操作中,這些實踐基地因為涉及企業、行業的一些機密,導致了學生在參與實踐學習中時接觸不到具體的業務內容,難以在實踐基地真正地學習到技能,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培養得不到保障。
國際貿易專業在理論課程體系的建設上,應該基于跨境電商背景在保留國際貿易專業課程的基礎上適當的增加開設一些跨境電商的課程,例如《跨境電商英語》《跨境電商概論》等,增強國際貿易專業學生培養的競爭力。雖然現代化的國際貿易已經與以往傳統的國際貿易有了一些區別,但是從本質上來說,國際貿易交易過程中所需要的一些流程環節,例如海關通關、貨運代理、國際物流等方面都是必要存在的,這些相對應的課程在原則上不進行過多的改動,但是也要配合著跨境電商的發展,精益求精,做出適當的調整。除此之外的一些國際貿易理論專業課程,例如交易與支付等,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已經與時代的發展產生了錯位現象,這些課程在B2B 的國際貿易中需要做出相應的改革。
以往傳統模式下的國際貿易教學中,都會設置一些實踐教學的課程,這些課程在有條件的高校會與一些外貿類的公司進行合作,借助于企業的貿易交易平臺來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但是對于大部分的學校來說,與外貿類公司聯系的并不緊密,合作也非常少,通常情況下的實踐教學課程都是利用模擬操作軟件來讓學生進行外貿業務流程、單證處理等方面的內容學習。在此條件下,學校看似是進行了相關實踐實訓課程的教學,但是學生卻并沒有真正的接觸到實際的工作內容,理論化的操作還是大于實際的論證。
因此,在跨境電商背景下的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中,我們要通過有效的模式提升實踐教學的效果。經過調查研究發現,目前比較有效的課程實踐實訓方式是校企合作,讓學生在學習階段就能夠接觸到真實的跨境電商、外貿進出口等業務,增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并不是讓參與實訓的學生做一些簡單的周邊工作,而是要讓學生觸及企業的業務,對企業進行了解,對業務進行操作,這種實踐實訓才是真正的校企合作。企業可以向學校提供賬號并進行授權管理,學校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在企業允許的業務范圍內,由專業任課教師指導進行實踐業務操作,學習跨境電商平臺中的進出口貿易相關業務。
除了以上方式的實踐教學,高校也要鼓勵學生積極地參加一些國際貿易、跨境電商等方面的實操比賽,例如大學生電子商務三創挑戰賽、國際貿易專業競賽等,通過組建團隊自主創新策劃等,提升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在國際貿易專業課程教學中,基于全球化背景的發展我們加入了跨境電商的相關理論課程和實踐教學板塊,與此同時,學生的考核評價方式也需要有相應的改變和完善,以更加科學有效的綜合性考核方式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促進學生的專業素質成長。以往教學中采用閉卷考試的做法在新的教學改革形式下已經不再適用,為了突出學生的專業素養水平和實踐操作能力,在考核形式改革中可以采取過程性考核與校企合作單位評價綜合性的方式。
其中過程性的考核是國際貿易專業實踐教學中常用的方式,通常是對學生的日常課堂出勤、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實踐業務操作規范、項目完成度等實訓中的每個階段進行考核評價,之后對每個階段的重要性制定不同的權重比例,計算得出最終的過程性考核成績。這樣的考核方式避免了學生在期末考試時臨時抱佛腳、以作弊等形式取得高分的弊端,扎實了學生的基礎學習。另外,在考核評價中我們還加入了校企合作單位的評價,這一評價從用人單位的角度出發,能夠更加客觀的評價人才培養的效果。
總的來說,科技在發展,世界經濟的主要形式也在與時俱進的發生變化,跨境電子商務作為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重要產物,帶給傳統國際貿易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為了能夠確保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符合當前貿易發展的趨勢,我們的教學也要相應地做出調整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