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河南煤礦安監局日前聯合召開的煤礦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工作專題推進會提出,從供應需求兩方面發力,圍繞提升水平、技術改造、填補空白等,完善產業鏈、供應鏈,推進煤礦安全科技創新和“四化”建設。
會議要求,各煤礦企業認真做好應對惡劣天氣的準備,防汛物資、防范措施要到位,強化雨季“三防”和水害防治工作,落實瓦斯突出、沖擊地壓等防范措施,力保平安度汛。
會議明確,要深入分析煤礦安全生產共性問題和突出隱患,從健全完善煤礦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加大煤礦重大災害超前治理力度,推進煤礦安全基礎建設等方面全面系統解決問題、補齊短板。要注重把握規律,總結經驗辦法,形成涵蓋安全責任落實、安全風險防控、隱患排查治理各方面的煤礦安全生產制度體系和整套安全生產管理模式。要堅持政策措施與實際相結合,短期工作和長期工作相結合,確保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見成效、出成果。
堅決落實“三個必須”,嚴格落實屬地領導責任、部門監管責任、企業主體責任。嚴格監管監察執法,及時發現解決問題隱患、總結經驗做法,持續推進煤礦安全監管監察執法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力求針對性強、實用性高、簡明高效,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建立協同聯動和聯合執法機制,形成工作合力,推動河南煤礦安全生產工作再上新臺階。
會議強調,要加快推動智能化建設,積極推動全年27 個采煤工作面和23 個掘進工作面的智能化建設工作,完成10 對礦井的智能化升級改造任務;推進井下限員減人,簡化生產系統,優化采掘布置,優化勞動組織,提升裝備水平,確保完成今年底前所有煤礦單班入井人數壓減至800 人以內的目標任務;全面構建安全標準管理體系,推動兼并重組和地方煤礦標準化工作提檔升級,完善能上能下的動態考核機制,全力抓好煤礦復工復產安全防范工作。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國家煤礦安監局《關于組織開展異地執法的通知》要求,河北煤監局聯合國家煤礦安監局辦公室于5 月19 日-6 月9 日對山西省晉中市、朔州市扎實開展異地監察執法,共檢查煤礦9處,查處隱患81條,其中重大事故隱患6條,實施停產整頓3礦次,暫扣安全生產許可證3礦次,有力打擊和震懾了煤礦非法違法行為。
一是精心謀劃方案,突出監察重點。監察組提前與山西煤礦安監局溝通協調,及時掌握此次監察煤礦基本情況和煤礦歷史事故情況,并通過煤礦安全監察基礎數據管理平臺查閱礦井基本情況、災害類型,確定重點檢查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瓦斯治理、水害防治、重大災害治理等內容,制定檢查表格,對表檢查,嚴厲打擊“五假五超三瞞三不”行為。監察組出發前多次組織專題業務培訓,使監察員做到“采、掘、機、運、通、防治水”一專多能。
二是創新監察方式,確保執法效果。監察組采用“四不兩直”和暗查暗訪的方式進行,每次檢查前召開預備會,分析煤礦現狀和重大安全風險,并在檢查出發前通知煤礦,到礦后不聽匯報,直奔現場,直接查閱相關資料,直接下井到采掘工作面,做到查看現場“真”,掌握一線資料“實”,并結合“學法規、抓落實、強管理”,對煤礦安全管理人員現場進行考試,重點考查“一規程三細則”、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和管控重大風險等情況。
三是全過程記錄,實施精準監察。此次執法全過程做到三“精準”,首先做到現場檢查“精準”,監察員攜帶執法記錄儀,執法取證全過程記錄,并通過查詢安全監控系統、人員位置監測系統相互印證;其次做到隱患描述“精準”,發現的隱患由檢查組集體研究討論,確保隱患描述準確、違反和現場處理依據法律適用;再就是做到執法取證“精準”,對涉及行政處罰的違法行為,全部做到井下現場影音取證、井上資料現場收集,對有關人員及時調查取證,實現檢查取證同步進行,確保執法案件證據鏈完整。
四是及時通報約談,確保整改到位。檢查結束后,監察組分別向晉中市、朔州市地方政府和監管部門及時反饋此次檢查發現的安全隱患和問題,座談分析煤礦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發生的原因,并提出監察建議,要求一般隱患由縣政府督促整改,重大隱患由市政府掛牌督辦。
近日,黑龍江煤礦安監局協同黑龍江省應急管理廳、黑龍江省煤炭生產安全管理局聯合出臺《黑龍江省煤礦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為全省煤礦應急預案體系建設確立了根本遵循,在全省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管理范圍內尚屬首個。
煤礦應急預案作為煤礦突發事件應急管理“一案三制”(應急預案、應急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法制)的重要內容,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其貫穿于煤礦安全生產事故預防與準備、監測與預警、處置與救援、恢復與重建的全過程,決定著防范應對煤礦安全生產事故的能力和水平。
目前,黑龍江省部分煤礦企業應急預案管理普遍存在評審不規范,備案、抄送不明確,相關管理部門對應急預案指導監督工作認識不清、重視不足等諸多問題,黑龍江省應急預案管理工作存在盲區。
對此,黑龍江煤礦安全監察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全國“兩會”精神,積極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認真落實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有關煤礦應急管理工作部署,按照有關規定,出臺《辦法》,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全省煤礦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工作,充分發揮應急預案在煤礦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置中的重要作用,提高煤礦企業風險評估辨識能力,應急資源的儲備、調運,以及有效預防、控制和處理煤礦各類災害事故,解決了全省煤礦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的空白。
《辦法》分為7 部分,共35 項,分別對黑龍江省煤礦應急預案的編制、評審、公布、演練、評估、修訂、備案及抄送進行了明確細致的規范,同時對應急預案的監督管理及處罰作出了規定,并對應急預案的宣傳、教育、培訓提出了要求。
《辦法》重點明確了煤礦企業主要負責人、總工程師以及各部門在應急預案工作的主體責任和國有、地方煤礦應急預案分級管理部門,進一步規范了應急預案編制和備案程序,并對煤礦企業事故預警或發生災害事故時應急預案啟動過程進行細化,同時對煤礦安全生產監督執法有關應急預案方面的監察內容進行明確。
近期,貴州煤礦安監局在監察執法中發現,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和人員定位系統在管理使用中存在一些問題,為此,該局對加強和規范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和人員定位系統提出明確要求,確保規范管理和使用。
針對煤礦安全監控系統要求,煤礦企業必須按照《AQ1029-2019 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及檢測儀器使用管理規范》要求,使用濃度為1%~2%的甲烷標準氣體進行調校、測試。采用甲烷標準氣體進行調校、測試甲烷傳感器和閉鎖試驗后,調度室監控值機人員要在“措施”欄和“措施內容”欄選取對應的“調校”“斷電”等措施。針對監控系統所有報警,地面調度室監控值機人員一定要認真對待,核實完報警原因后,要正確錄入“措施”和“措施內容”。
針對人員定位系統要求,規范人員定位系統信息錄入,正確錄入井下帶班領導和特種作業人員識別卡號、姓名、工種、職務等設定的信息。
通知同時要求,局各執法檢查組、各監察分局在煤礦監察執法時,要認真檢查煤礦貫徹落實情況,督促煤礦監控系統記錄完善、人員定位系統精確有效。對未達到要求的,一律責令煤礦企業立即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