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世龍 李永浩 張彥濤 王梓尚 錢芃瑋
1、河北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2、山東科技大學 3、河北工程大學
農業機械是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促進農業發展的物質基礎,農機的發展狀況直接體現了農業現代化水平。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國農機市場發展繁榮。隨著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以及新時代對農業發展的要求,了解掌握我國農機企業的發展方向具有重要意義。
面對我國農機市場激烈的競爭和廣大農民對高品質產品的需求,傳統農機制造技術很難使農機企業在競爭中勝出。建立和提升數字化制造技術和裝備體系是我國農機企業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利用數字化制造技術降低生產成本,節約勞動力,提高產品質量,從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產品實現了無人化、智能化。農機產品在未來也不例外。我國農民使用部分農機產品存在困難,需要在使用前進行培訓或需要專業人員進行指導,而我國農機企業售后培訓體系不完善,專業培訓人員短缺,從而給農民在使用農機產品時造成困難。所以,農機企業運用深度學習、無人駕駛等前沿科技實現產品的無人化操作是解決農民使用困難的新途徑和發展趨勢。
我國農業會向集約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小中型農用機械很難滿足未來農業生產的要求,需要生產效率更高的大型、綜合型農用機械,并且實現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統籌兼顧。
傳統農機很難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保護環境、實現綠色農業的發展方向。開發新能源、新技術,利用太陽能、電能等新能源替代傳統的汽油、柴油等生產環境友好型產品是我國農機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智能化管理是指利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對企業進行管理。智能化管理是提高企業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的有效手段。對企業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實現管理的智能化是我國農機企業成為世界一流企業的必要條件。
我國的農機企業主要是在過去的縣辦農機廠和維修廠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所以我國農機企業普遍規模小、基礎薄弱、整體水平低、集中度不高[1]。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小型農機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面臨困難。所以,需要提高農機行業的集中度,加快集團化、集約化進程。
我國農機行業人才流失嚴重,致使農機企業在新技術開發過程中困難重重。企業應加大力度留住人才,建立吸引人才的機制,樹立行業新觀念,為企業提供技術開發保障。
我國農機企業現未建成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售后服務人員匱乏,并且專業技能不足。企業應設立專員為農機使用者安裝和調試農機產品,根據使用者的要求對其進行指導,保證維修所需零部件供應和維修質量,設立答疑咨詢機構。良好的售后服務制度是企業樹立品牌形象、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農機企業既有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農機企業應緊跟時代發展,抓住各種機遇,明確發展方向,積極迎接激烈的市場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