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 王穩
隨著中國制造業的飛速發展,中國制造業正從“中國制造大國”向“中國制造強國”轉變。在轉變的過程中,中國制造業離不開工科的制造人才。對于經濟快速發展的太倉,“十三五”期間正是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太倉地方經濟和行業經濟的發展對應用型本科大學生需求也與日俱增。但在需求的背后,企業對應用型本科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企業特別強調了應用型本科生不僅要具備技能與知識,而且要具備較強的素質修養,特別是道德情操、人文素養、社會公德等。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边@給高校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指明了方向?;谠摤F狀,本文以《氣液傳動控制技術》為例,探索了對于應用型本科如何實施課程思政,如何在專業課程中進行思政教育教學,從而實現專業課程與思政課在育人導向方面的深度融合,實現教書育人的最終目標。
該課程是機電一體化技術、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電氣自動化技術、智能控制技術等工科專業的必修課程。職業技能課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主要培養學生開展液壓與氣動元件的使用與維護、液壓與氣動回路的設計與故障診斷的能力。先修課程包括“機械圖樣的識讀與繪制”、“電工電子技術”等課程,后續課程包括“PLC控制系統安裝”、“定崗實習”等課程。該課程具有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并且該課程一般開設在大學入學的第一學期或第二學期,是大學生學到的最早的專業課程之一。在該階段,學生處于對專業了解較少、對新鮮事物較為好奇、對職業發展充滿期待的懵懂期,因此,在該階段不僅是教授其專業知識的黃金期,更是塑造其三觀的黃金期。在該教學過程中,將思政元素與課程進行有機融合,不僅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也有助于培養學生對專業的熱愛,激發學生學習后續專業課程的興趣以及職業的熱愛。
課程思政的途徑需要結合課程的特點而進行,該課程是一門工科的專業基礎課,具有理論與實踐有機融合的特點,因此,該課程的課程思政可以通過以下途徑進行。
課程目標是課程實施的最終結果,在課程目標中滲透思政元素,可以從終端抓住課程思政的要求,有了該要求,任課教師必須按照該課程目標實施教學,從而督促任課教師實施課程思政。該課程由于針對應用型本科生,因此,在制定課程目標時更加強調了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通過該課程學習,學生不但能夠掌握液壓與氣動元件使用、維護,液壓與氣動回路的設計、故障診斷等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而且要具有分析檢查判斷、溝通協調、安全與自我保護等綜合素質和能力;通過學習過程掌握工作崗位需要的各項技能和相關知識,學生能夠具有較強的工程應用能力。
(1)能看懂液壓與氣動傳動原理圖和回路;并能設計常用回路;
(2)能根據設計的回路選擇液壓與氣動元器件;
(3)能對氣液系統常見故障進行判別及故障處理;
(4)能組建基本氣液回路;
(5)具有查閱機械標準、規范、手冊、圖冊等有關技術資料及編寫設計說明書的能力。
(1)學會各類液壓與氣動拆裝工具的正確使用;
(2)熟知液壓與氣動系統的工作原理;
(3)熟記液壓與氣動系統各組成元件的工作原理;
(4)掌握各種液壓基本回路的特征、功能及工作原理,了解基本回路故障分析方法,能對幾種典型液壓系統進行正確分析;
(5)了解氣壓傳動系統的工作原理、特點及系統組成知識,掌握各類氣動元件的功能、結構及工作原理,能正確分析各種氣動基本回路的工作原理;
(6)學會液壓與氣動故障排除的相關知識。
(1)培養學生遵守勞動紀律、服從安排的職業道德素質和健康的身心素質;
(2)培養學生自學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新素質;
(3)培養學生良好的言語表達能力,交往和與人合作的團隊協作精神與素質。
該課程在教學設計時,重點圍繞組建液壓氣動系統回路、進行元器件選擇;簡單的系統回路故障分析和液壓氣動系統回路設計等項目任務組織教學,以任務驅動為主,教學方法可以采用演示法、案例教學法、討論法以及講練結合等方式開展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嚴格按照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理念,參照企業一線的工程項目,確定工作崗位中液壓與氣動知識應用的范圍和要求,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情境,以液壓氣動系統回路組建和元器件選擇及故障分析為載體進行課程內容設計;同時,以工作過程的邏輯為主線,將相關理論知識進行整合串聯,突出理論知識與職業能力的有效銜接,實現從知識邏輯的傳授向職業活動的工作導向能力的訓練的轉變。
課程內容分成四個模塊開展:液壓與氣動系統的認識、液壓與氣動元件選用與故障排除、控制閥與回路組建、氣動基本回路設計及故障排除。其中,液壓部分作為原理介紹和入門的內容,而元器件選用和回路設計以氣動為主。在課程教學中,穿插液壓史、氣動史上的名人故事,激發學生對科學技術知識大膽探索的精神;通過國內外氣動軟件的應用與分析,鼓勵學生大膽創新,通過創新實現強國的意識;通過氣動創新設計,激發學生自我突破、勇于探索、敢做敢為的創新精神;通過技能大師的視頻分析,激發學生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
課程考核的方式是對學生課程學習的一種引導,對于該課程而言,不再是一張試卷定終身,而是通過平時的表現來體現課程學習效果。該課程屬于實踐性、應用性比較強的課程,因此,課程注重學習過程,加強平時表現和應用能力的考核??己藶樾纬尚钥己?,包括方案設計(即學生分組進行任務的設計工作,根據工作任務設計項目實施方案)、項目實施(學生分組按照方案進行任務的實施)以及檢查評價(根據自主學習過程,每組進行實施項目的演示,完成后教師進行項目實施的總體評價)三個維度,由平時考核(60%)與實操項目考核(40%)構成。
2.3.1 平時考核(60分)包括課堂考勤、互評考核,其中課堂考勤12分,每次上課點名,遲到、早退或離崗,分別每次扣0.5分,曠課一次扣1分,扣滿12分為止。通過該方式,向學生傳遞了紀律性的重要信號?;ピu考核占48分,總共需做8次實驗,每次實驗6分,根據個人在團隊實驗作業中的表現由團隊組長負責打分。具體標準如下:(1)按時、準確、工整完成全部實驗,且在團隊中能帶領大家工作,有獨到見解,6分;(2)按時、準確、工整完成全部實驗,且在團隊中能積極協助大家工作,5分;(3)按時、工整完成全部實驗,且在團隊中能服從分配,但有少部分錯誤,4分;(4)按時、部分完成實驗,3分;(5)不能完成實驗,也不和他人合作、不認真且有較多錯誤,2分;(6)不能完成實驗,也不動手操作0分。該項部分體現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團隊精神。
2.3.2 實操項目考核(100分),按照實訓項目單的要求完成項目的設計、實施以及撰寫報告,每個項目100分。由授課教師負責打分。具體標準如下:(1)訓練設備的使用(20分)。第一,按照項目要求熟練安裝、調整、使用訓練設備,設備使用完畢,整理好歸位,20分;第二,能夠按照項目要求完成任務,但設備使用不夠熟練,18分;第三,態度認真,經過指導及時調整,完成訓練項目,15分;第四,需要別人幫助,或設備使用完畢后不整理歸位,并且態度不認真,8分。(2)實際操作(50分)。第一,在規定時間內,按操作規程完成項目各項操作要求且結果正確,50分;第二,操作正確,但沒調試到項目要求的結果或超時完成,40分;第三,操作不當造成結果不正確,但經過指導改正達到要求,30分;第四,操作中態度不認真,或不愿意動手只看別人操作導致項目要求沒完成,20分。(3)實訓報告(30分)。按照各實訓報告的具體要求內容、質量按比例分配分數。根據該部分可以清晰的看出,學習該課程不僅是能力的培養,還有職業素養的培養,包括時間、過程、結果以及5S等職業素養。
在第一次課中,介紹液壓與氣動系統的認識,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視頻、講故事、小組討論等形式,將愛國、創新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學過程,具體見表1。

表1 課程思政融入方式及手段
應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標是培養高素質的職業技能人才,該類人才更需要具備較高的思想政治修養和素質。為了實現該目標,不僅“氣液傳動控制技術”課程需要進行思政化教學改革,其他專業課程也需要進行改革,只有全員參與、全過程滲透思政,才能真正培養德才兼備的高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