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炎
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為統計工作賦予了新使命,開辟了新視野,提供了新方向。國家統計局高度重視,迅速安排部署河南省統計局認真研究,牽頭制定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統計監測工作方案和監測體系,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統計保障。這既是信任,也是考驗,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國家統計局的部署要求,率先行動、扛起使命,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實施做出應有貢獻。
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在鄭州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千秋大計的高度,對新中國成立以來黃河治理取得巨大的成就,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目標、總體思路和重點任務,加強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領導等,提出一系列重要論斷。在隨后召開的中央財經委第六次會議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總書記又對推進實施這一重大國家戰略進一步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講話,思想深邃,內容豐富,導向鮮明,深刻揭示與科學把握了新時代治水規律,為黃河流域省(區)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路子,指明了前進方向,是我們制定工作方案和構建統計監測體系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2019年11月以來,河南省統計局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在國家統計局的領導、指導下,積極開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統計監測工作方案的制定和指標體系構建工作,通過建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半年報、年報統計監測制度,及時跟蹤反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相關政策落地執行情況,開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統計監測分析研究,編輯黃河流域發展年度報告,及時發布黃河流域發展信息,為推進這一重大國家戰略提供統計保障。
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又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地帶,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區域。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是一項系統工程,是黃河安全、保護治理、水資源利用、高質量發展、文化傳承等多個方面統一體,是新時代的黃河大合唱。我們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準確把握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本質、內涵和要求;緊緊圍繞國家即將出臺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深入開展調研,廣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見,構建一套科學合理、操作性強的統計監測指標體系。
一要聚焦反映生態保護和黃河安全情況。這一定位重點是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代治水思路,聚焦黃河安全、河道綜合整治和生態保護,加快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構建森林生態、低灘濕地生態、中高灘休閑生態三大系統,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防洪安全提供保障。監測體系通過“森林覆蓋率”“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降低率”“黃河干流和重要支流河道維護經費投入”等一系列指標,反映生態保護、資源節約利用和黃河安全保障的情況。
二要聚焦推進水資源合理利用情況。這一定位重點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以水而定,量水而行”要求,推進落實水資源分配計劃,合理規劃人口和產業發展,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大力發展節水產業和技術,促進用水方式由粗放向節約集約轉變。充分反映“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的布局,反映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灌溉農業等特色產業發展成效。監測體系選取了“黃河水資源達標利用率”“引黃灌溉面積”“黃河水飲用人口”等指標,反映黃河水資源利用的新實踐。
三要聚焦推動高質量發展情況。重點是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切實反映沿黃地區從實際出發,宜水則水、宜山則山,宜糧則糧、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積極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鼓勵各地揚長補短,開拓創新,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克服產業結構偏重、偏粗、偏短弊端,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質量發展路子。監測體系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導,設置了“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與地區生產總值之比”“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貨物進出口總額與地區生產總值之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速度”等指標,全面反映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為核心的高質量發展情況。
四要聚焦黃河文化的傳承發展情況。這主要是立足反映黃河文化在中華文明中的突出價值和地位,堅持保護與利用相統一、傳承與創新相融合,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文化資源活起來、動起來、靚起來。積極反映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監測體系設置了“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景區和紅色教育基地接待人次數”等指標,反映黃河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構建監測指標體系,必須按照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區域互動合作機制和合作模式的目標要求,著重把握好三個原則,處理好三個關系。
一是科學性原則。設置指標要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現狀為依據,摸清黃河治理保護統計制度體系現狀和九省(區)的執行情況,以結果性指標為主,過程性指標為輔。同質性指標根據重要性選擇核心指標,盡量不用合成指標、指數,做到簡潔、直觀、可操作。選擇可獲得、易計算、數據質量較高的指標。如“科技經費支出占預算支出的比重”與“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與地區生產總值之比”兩指標存在較高相關性,盡管前者側重反映地方對科技發展綜合支持力度,后者側重反映研究和實驗發展的成效和質量,為避免指標體系各部分指標間重復,選取“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與生產總值之比”作為監測指標。二是可行性原則。堅持需求和可能相結合,指標設計要緊貼實際,增強操作性。既要符合設計需求、顯示邏輯性,又要按政策規定辦事,不能脫離或超越實際,不能設置沒有填報基礎或不能填報的指標。如“人均公共服務支出”是反映共享發展較好的指標,但目前政府財政收支科目體系暫不能分出該指標數據。因此,只好選取其他相關指標代替。三是引領性原則。堅持“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的理念,緊緊圍繞規劃確定的目標和任務,科學設置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統計監測指標體系,突出反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環境治理等方面的成效和問題。為此,我們在監測體系中增加了這類指標的數量,在測算過程中擬加大這部分指標權重,發揮好監測體系的引領和導向功能。
在構建統計監測體系和數據獲取渠道時,還要處理好三個關系。一是政府綜合統計與部門統計的關系。政府綜合統計和部門統計是政府統計的雙翼,監測指標體系構建設計要結合各部門機構職能設置,指標解釋和計算方法要符合各部門專業特點,充分發揮有關部門的積極性,發揮政府統計整體功能。準確確定指標名稱、指標解釋和計算方法,做好協調銜接,共同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統計監測這篇文章。二是利用現行制度和新增調查項目的關系。現行統計制度是構建統計監測體系的基礎,要挖掘選取符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需要的指標,納入監測指標體系。盡可能不增設新的統計調查項目,確有必要開展新的統計調查的,可使用非全面調查方法和聯網直報、手機終端、網絡調查等非入戶調查方式,切實減輕基層統計調查負擔。三是整體和部分的關系。要站在黃河流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增強工作的統一性。選擇九省(區)都有的指標,指標提供時間要集中,指標解釋和計算方法要一致等。同時,必須保持適度的靈活性,這既符合整體戰略安排,又反映區域發展的需求。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統計監測工作,縱貫國家、省(區)、市、縣多個層次,涉及發改、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住房建設、文化旅游、市場監管、衛生健康、林業、水利、財政、科技、統計、海關、黃委會等多個方面。因此,必須建立“國家主導,地方協同,各方參與”的工作機制。由國家統計局領導、沿黃省(區)統計局協同、沿黃省(區)有關部門積極配合,共同唱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近年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河南省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持續好轉、泥沙含量逐年下降、水源涵養能力不斷增強,積極探索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治黃新實踐。為深入貫徹習總書記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講話精神,保護和發展好黃河——母親河,在黃河流域生態經濟建設中做出更大貢獻,河南省成立了以省委書記、省長為組長,省直有關部門和12個省轄市及濟源示范區市委負責同志參加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兩次召開專題會議部署這項工作。河南省統計局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統計監測工作作為2020年全省統計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成立相關機構,明確時間節點,積極開展指標體系研究等工作。在國家統計局統計設計管理司的領導和直接指導下,積極學習借鑒長江經濟帶、長江三角洲等國家戰略監測方案,充分吸收本省和其他地區監測評價工作的有益做法,經過辛勤努力,多次修改,初步形成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統計監測工作方案(討論稿)》,得到國家統計局設管司領導的充分肯定。下一步,我們將積極跟蹤國家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最新部署,緊密對接國家即將編制出臺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及時完善工作思路,進一步征詢有關部門和沿黃省(區)意見,科學界定監測范圍,確定指標體系和計算方法,盡快形成試行方案,報國家統計局審定。力爭年底前,在河南先行先試,積累經驗,為正式開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統計監測奠定基礎。
總書記以“千秋大計”明確了黃河保護治理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戰略地位,以“重在保護,要在治理”確定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基調。我們一定要牢記總書記囑托,擔當職責使命,用感恩之心、敬畏之心、呵護之心,反映黃河流域人民在新的國家戰略實施過程中的創造,展現“黃河寧,天下平”盛世建設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