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 宗思韜 唐曉玲
實踐育人是我國為進一步強化高校教育工作提出的全新要求,是指通過實踐教學、社會實踐活動、軍事訓練等多種方式,培養人才的全新途徑。當下,隨著我國高校學生數量的增加,培養高質量人才,強化校園思政教育是當下首要任務。在高校中,黨團組織和班級作為校園教育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重要責任,因此,在實踐育人政策提出下,為進一步推進高素質人才培養,高校應注重黨團建設和班級管理,重點發揮其作用,在實踐教育中加強政治教育,創新教學模式,利用科學管理方式,培養社會所需的新時代人才,為祖國高速發展培養優秀接班人。同時,面對現有高校教育教學,將實踐育人理念落實在教育教學的各環節中,可有效促進實踐育人與黨團建設以及班級管理的緊密聯系,所以,明確以實踐育人助推黨團建設與班級管理的路徑,對加快高校黨團建設與班級管理水平的提高至關重要。
一般而言,學生通過參加實踐活動,將在課堂內外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將知識轉化為經驗,就是實踐育人的過程。
實踐育人和黨團建設、班級管理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在實踐育人過程中,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可以得到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提升,學生骨干也能在黨團建設和班級管理中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培養學生大局觀,提高學生的服務意識,帶動更多同學進步,給黨團建設帶來新的活力,為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發揮更大的作用,為班級發展做出貢獻。
學生在課堂學習了理論知識,但是缺少將知識轉化的實踐環節,而實踐育人能有效地消除學生學習的知識和實際應用之間的脫節問題,讓學生在實踐中運用和檢驗知識,做到知行合一。此外,學生也可以通過實踐育人鍛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將在實踐中積累的經驗運用到黨團建設和班級管理中,提高管理效率。
高校推行實踐教育,是促進黨團建設和班級管理的重要環節。實踐育人的推行需要完善的制度來配合,如建設實踐育人示范項目和品牌制度、學分認證制度、教師選聘制度和實踐活動管理制度等,同時還要制定安全保障細則和優秀團隊評定細則等,以此促進高校黨團建設取得實效,推動班級管理工作有序開展,促進高校黨團建設工作的深入開展和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學校應該引進高素質的教師,讓教師為實踐育人和黨團建設及班級管理牽線搭橋。
首先,定期對教師進行培訓,加強教師的學習和繼續教育工作,不斷提高教師素質,提高其理論水平和教學水平,努力提高思政教師團隊的整體素養,使他們在實踐育人工作中做出更多貢獻。
其次,要進一步完善教師評價制度,重視對教師政治方面的評價。教師應該將德育作為教學的根本任務,培養高素質的高校人才,提高教學過程中的黨團建設質量,拓寬教學思路,引進新的班級管理方法,為實踐育人和黨團建設及班級管理搭建溝通的橋梁,提高黨團建設的質量,突出實踐育人的功能,增強學生歸屬感,提高凝聚力,做好黨團建設和班級管理工作。
在高校中,構建高質量實踐育人體系,可充分發揮學生在黨團建設與班級管理中的作用。因此,在實踐育人角度下,高校要把握實踐教育機會,堅持實踐培養與理論教育的高度融合,積極構建以黨團建設或班級管理為基礎的實踐育人平臺,如志愿服務、愛心活動、西部計劃等,充分利用此種平臺,鍛煉學生能力,培養學生實踐技能,推動新時代社會主義發展等與育人體系建立完美融合。同時,高校還需在原有實踐育人體系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獎勵機制、考核標準等,從而調動學生或教師的積極性,全身心參與到實踐育人體系構建中,并且通過實踐育人體系平臺,培養學生在黨團建設或班級管理方面的能力,糾錯補漏,增強學生黨性與管理經驗,為將來發展做鋪墊。同時也真正讓實踐育人體系成為黨團建設與班級管理的助推劑,為新時代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綜上所述,實踐育人對黨團建設與班級管理的提高至關重要。因此,面對新時代發展,我國高校應在實踐育人的落實下,探索以實踐育人助推黨團建設和班級管理的最新途徑,積極采取措施,完善實踐育人各環節,不斷提升黨團建設水平,增強班級管理能力,讓實踐育人與我國高校教育教學緊密相連,以此創新高校教學質量,為社會發展培養全新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