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玲
(寧夏中衛市中寧縣第一小學 寧夏中衛 755100)
小學語文經過長期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固定的教學框架以及教學模式。但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以往的教學都表現出了效率低下、靈活性不強的特點。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能力,幫助學生成長為全面發展的人才。小學語文教師應努力突破原有的教育框架,利用互聯網技術接觸更多的教育教學資源,不斷對知識進行研發,并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在互聯網時代,我們倡導知識的活學活用,教育資源也應該充分共享,以便能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互聯網技術已經給傳統的教育帶來了一場革命。應用互聯網技術并不代表要完全推翻傳統的教學,而是要在傳統的基礎上做升級改造,從而獲得教育發展新的推動力。互聯網技術能夠以較強的時效性,為學生和教師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這就打破了傳統教學的模式,使知識的獲取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傳統的教學中,教育資源很難做到公平。不同地區接受教育資源的質量也是不同的。通過互聯網技術,優質的教育資源能夠發揮出更大的價值,被更多學生和教師利用起來。另外,互聯網技術也能提高傳統語文教學的效率,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讓教學從封閉走向開放。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是知識的生產者和傳播者。教師應該利用互聯網技術不斷地進行學習,豐富教學資源,并利用互聯網中形象、生動的素材,把課本內容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有一個更直觀、全面的認知。例如,在統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課本中,有一課是《狼牙山五壯士》。在學習這一課時,學生單靠課本中的圖片和文字難以體會人物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這時,教師可以從網絡上獲取資源,如老電影的片段、記錄片等,讓學生從多個方面了解歷史,豐富自身的知識,同時也能對課本內容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再比如,在三年級下冊的課本中有一課是《趙州橋》。這屬于一個風景名勝。但是,很多學生在學習課文之前并不了解趙州橋。這時,教師可以從網上搜索一些趙州橋的風景圖片,還可以利用網上的資源,為學生介紹趙州橋的建設者李春,拉近學生與課本內容之間的距離,加深其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拓展課外知識。
通過現代互聯網技術,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更加愉悅的教學環境,讓課本中的內容更加鮮活、生動。教師還可聯系生活實際,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在創設教學情境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廣泛應用視頻或音頻資源,增強學生的興趣,把學生從散漫的狀態拉回到學習的狀態中,讓學生對要學習的內容充滿好奇。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只能依靠自己來講解。這不但降低了學習效率,還會讓學生產生抵觸情緒。通過信息技術手段,教師可以利用投影,讓學生看到更加形象的畫面,從而受到聽覺和視覺的雙重刺激。這樣的學習效果也會更好。在小學三年級下冊的語文課本中,有一課的內容是《海底世界》。小學生都有一種探索神秘世界的欲望。海底也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內容。但是,僅憑課文,學生是無法想象出海底究竟是什么樣貌的。這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利用現代潛海技術拍攝的海底視頻,幫助學生開闊眼界,滿足學生的好奇心。通過互聯網技術,學生不但能體會現代科技的發達,還能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互聯網獲取資源是課文的一個擴展,也是課堂教學的延伸。[1]
通過利用互聯網技術,教師在課堂中扮演的角色變成了輔助學生學習的導師。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課堂上不再是只聽教師一個人講,各種形象的聲音和圖像都參與到了課堂教學中來,豐富了教學環境,讓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下學習。互聯網技術能夠避免以往枯燥的教學方式,讓語文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例如,在學習《黃河是怎樣變化的》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和黃河有關的歌曲,讓澎湃激昂的旋律振奮其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加學生們對黃河的了解。這篇課文講述的是黃河的歷史變化過程,需要豐富的圖片和視頻資源作為輔助。教師可以從互聯網上找出黃河不同時期的圖片,讓課文內容變得一目了然。學生也能夠感受到黃河的變化過程。總而言之,互聯網技術讓資源的搜索更加方便快捷。這是傳統教學中不能實現的。[2]
由于互聯網技術的使用,小學教育可以從多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包括知識面、行為舉止等。學生接觸的資源更加豐富了,其學習方式也會有所變化。當學生學會了使用互聯網搜索資源,他們就能自己接觸龐大的知識庫,從而激發學習欲望。小學生的愛好比較廣泛,對各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在課堂教學難以滿足學生的情況下,學生可以在課下自己搜索資源,做到主動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例如,在語文課本五年級下冊,有一課的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由于圓明園是歷史遺跡,沒有人能親眼看到它曾經的容貌。學生對圓明園的了解也只能從課本上得知。這時,學生可以利用互聯網資源,搜索圓明園曾經的歷史風光,包括占地面積、建造的時間以及當時的歷史背景。這樣一來,學生足不出戶,也能了解圓明園現在的狀態。
互聯網技術已經成為現代教學中不可缺少的輔助工具。無論是從資源的查找方面,還是從教學方式的改變上,互聯網技術都是功不可沒的。本文介紹了互聯網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希望現代小學語文教學質量能不斷實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