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露
(江蘇省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仙林學校小學部(南郵校區) 江蘇南京 210000)
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不僅要注重對學生基礎數學知識的教學,還要注重小學數學的計算教學,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利用自己學習到的數學知識不斷解決數學問題。從更深遠的意義來看,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不僅能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對小學生未來的數學學習,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不斷改善數學教學的方法,促進學生的計算技能不斷得到發展進步。
運算能力是數學學科中,小學生解決數學問題時必備的基礎能力。好的計算能力不僅能讓學生更好地解決數學問題,還能不斷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不斷提高學生數學這門學科的核心素養。除此之外,學生運算能力的提高,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主動進行知識的探求,主動揭曉知識的奧秘,學會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1]
為了讓學生能又快又準確的得出計算結果,教師要規范學生的書寫,減少因馬虎出現的錯誤。學生之所以出現錯誤,有的是因為書寫不規范;有的是審題出錯、抄寫數字出錯;有的是沒有認真審題導致出錯。為了減少學生反復出現這樣的錯誤,提高學生計算的準確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讓學生不要口算,要認真的在草稿紙上一步一步的計算,在得出結果之后,還要再次檢驗。同時,教師還要提醒學生在草稿紙上演算前,一定不要將數字抄錯,認真核對每一個數字。[2]
要想把數學的大樓建的又高又穩,地基就要建的牢固,小學數學也是這樣。很多教師雖然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手段和教學的理念,但仍有一部分學生在數學計算時,反復出現相同的錯誤。為了學生進一步學習更加復雜的數學計算,減少相同錯誤的反復出現,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基礎知識的教學。小學數學的復雜運算都是由簡單的數學公式得來的,為了學生更好地解決數學問題,保證學生不在簡單的數學計算題中丟分,更準確的計算數學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大量做題練習,熟悉數學知識。此外,教師還要讓學生熟記乘法口訣,提高自己的解題速度和核心素養。[3]
教師在小學計算的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必須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在課堂和解決問題上的主體地位,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不斷提高自己學習數學的問題。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周長時,為了發揮小組合作的最大效果,教師可以先向學生講解周長計算的概念。然后,給每個小組發一片花瓣,向學生提問:“在教師講完周長后,大家對周長計算的概念有沒有了解呢?哪個小組的學生能向教師解釋一下,應該怎么計算這片花瓣的周長呢?”這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小組討論的時間。然后,再次提問:“有沒有學生向我們介紹一下呢?”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表現情況選擇學生回答問題。這樣,不僅能充分發掘學生的學習潛力,讓學生在小組合作的學習中獲得滿足,享受成功帶來的喜悅,還能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數學探究能力和核心素養,讓學生在數學計算時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不斷激發自己學習數學的興趣。
除了以上的方法,為了更好地讓學生提高自己的數學計算能力,一定要重視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計算能力的自信心。這樣,學生學習時才會更有動力,充分發掘自己的學習潛力,學會獨立思考。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教師還要時常對學生的數學學習進行肯定和鼓勵,尤其是當學生計算的又快,又準確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獎勵、稱贊和表揚。從而激勵學生更快進步,不斷提升他們的核心素養。
總之,為了進一步提升小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師需要通過規范學生的書寫,減少因馬虎出現的錯誤,注重提高學生的基礎運算能力,加強小組合作,增強學生學習數學計算的自信心等,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同時,教師還要以學生為中心,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利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