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蓉暉
(瀏陽市株樹橋水庫管理局水電調度與灌溉管理所 湖南長沙 410300)
受原裝機、建筑物、工期、投資規模等條件約束,增效擴容改造與新建有很大不同。實施過程中需進行新舊過渡,各項事宜紛繁復雜。本文以株樹橋水電站增效擴容工程項目為例,從建設方角度談談小水電站增效擴容工程建設管理,總結幾個要點及相應對策,以供同行參考。
株樹橋水電站是一座中水頭壩后式水電站,設計水頭58m,裝機容量3×8MW。水庫總庫容2.78億m3,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灌溉等綜合功能,于1991年投產發電。電站運行多年,設備普遍陳舊老化,故障率高,運維成本高。為了解決一系列問題, 通過多方努力于2013年6月納入湖南省農村水電站增效擴容改造第一批實施項目,并于2015年12月通過了由湖南水利廳組織的完工驗收及之后的竣工驗收。
回顧本項目建設管理過程,對改造目標和任務確定、管理機構設立、工期控制、質量管理等活動進行分析,總結出要點及所采取的相應對策。
要點:在受預算控制、水電站實際情況等條件限制情況下,科學確定項目的改造目標和任務。
對策:整體調研,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優化設計和科學決策。
在初步設計前,電站方對全站建筑、設備和設施全面摸底,進行對應檢測和試驗。在預算控制的基礎上形成初步意見交由設計方進行論證和比較,組織技術人員對設計方案反復修改。先后經行業專家組評審,湖南省水利廳審查,水利部審核,確保設計科學的合理性。
基于2010年8月株樹橋水庫增加向長沙市供水功能,水庫調度運行方式發生了改變,因此本次改造不考慮擴大裝機容量。通過引水系統過流能力、水頭損失復核及廠房穩定和強度復核,確定不改造水工建筑物。明確主要改造任務是更新改造陳舊老化的水發電機組及其附屬設備,更新改造國家明令淘汰的機電產品,提高電站水能利用率,增加發電能力和提高安全性能。
要點:需要根據現場條件,制定有前瞻性的進度計劃來確保廠家設備交貨以及項目順利完成。
編制項目實施進度計劃需要考慮因素包括:(1)總工期、設備制造周期、運輸周期、施工工期等的相互影響;(2)施工期間兼顧防汛、發電、澆灌、城市供水等任務完成;(3)設備拆舊裝新,將會導致現場條件復雜等不利因素;(4)施工需取得電網等外部單位密切配合和支持等。
2013年6月,水利部正式批復本項目實施總工期22個月。項目于2014年元月份正式啟動,包含二個汛期,實際施工工期非常緊張。為此分別采用了兩個對策。
對策1:緊抓設備交貨工期。
在合同簽訂時明確各設備的交貨日期,實施過程中加強與總承包方、設計、供應商、監理的交流溝通,全力支持和配合,提供所需原始圖紙資料和運行數據,及時辦理設計變更,跟蹤機組、主變壓器等主要設備的采購進度、派遣專業人員駐廠監造,防止設備質量問題和廠家生產進度影響工期。
對策2:分部、分階段進行施工。
以設備安裝為主線,穿插相應房屋維修改造施工,將施工分為兩階段,以汛期為界,趕在汛期來臨前,利用一個月時間,進行110kV升壓站所有一次設備升級改造和110kV線路改造,采用舊的二次設備控制新的一次設備的技術手段,平穩完成新舊過渡,確保3臺機組在汛期能正常發電運行。在汛期過后實施機組及其它機電設備改造和房屋維修改造。包含逐臺機組拆機返廠、技術方案會審、設備監造、新設備安裝、交接試驗、調試、試運行。期間科學安排每臺機組拆機和安裝時間,確保施工期間有一臺以上機組發電,完成電網頂峰任務和下游生態用水。
要點:采用保證施工質量的措施,正確處理質量和進度的關系。
對策:緊把質量關。工程施工過程中實行施工單位自檢、監理監管、工程師巡視、質監站監督等多層次質量把關;按照國家規程規范、設計圖紙、廠家技術標準和合同條款,要求施工方提前制定好質量檢測試驗方案,作好設備和人員準備,對設備交接、隱蔽工程、整體試驗、啟動試驗等關鍵點進行質量把關。對發現質量問題,分析具體情況,分別采用返廠、返工方式進行處理。當時3號發電機到場后,在交接檢測中發現轉子圓度出廠數據與現場測量值不符,偏差超標。拒絕廠家現場快速粗略處理方案,克服轉子運輸超寬超高的困難,堅持返廠進行徹底處理。3號機轉子返廠處理費時26d,但通過調整施工計劃,在處理期間啟動2號機并行安裝施工,實際未因為這個原因影響總工期。
要點:組建專業的管理團隊和選用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項目建設管理貫穿從立項到竣工驗收全過程,涵蓋質量、安全、進度、費用、合同等全方面內容,需要管理人員具有比較全面的管理能力、專業技術水平和嚴謹的工作作風,并掌握國家法律法規和部門的相關管理制度,熟悉各項工作的流程。要求采用的管理模式利于實際項目管理實施。在實際操作中,往往存在管理人員來源涉及不同部門,人員管理經驗、水平層次不一等具體問題。
對策:(1)組織學習和取經;(2)在項目實施期間成立指揮部;(3)項目建設采用總承包方式。
在項目設計和申報初期,組織相關人員去省內先期改造了的電站進行考察學習,取得先進的經驗。指派專人對接省水利廳、質監、安監等上級主管部門,接受權威性的指導,確保項目建設活動合法合規。
在項目施工前,成立株樹橋水電站增效擴容改造工程指揮部,作為建設管理機構。下設綜合科、技術改造管理科、安全監管科、財務科4個工作部門。抽調精干的人員,明確部門職責、工作流程,提出工作原則和工作要求,制定安全管理、值班管理、工地例會等相關制度,各項管理工作做到有據可依有條不紊。同時采用總承包方式進行項目發包,通過招標方式選擇優秀的承包單位負責設計、施工和設備采購工作。要求總承包方成立施工項目部,指派有專業經驗的項目經理負責。通過總承包方式,很大一部分管理協調工作成為總承包內部協調,減少管理環節,節省了溝通時間和成本,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除上述內容,增效擴容改造工程建設管理還涉及合同管理、資金管理、安全管理、技術管理、資料管理等方方面面,不同工作要點各不相同,不同水電站項目有共性也有差異,管理模式可以借鑒但必須結合實際。總之建設方作為工程建設的受益者和管理主導方,需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總結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