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小妹
江蘇大學附屬醫院,江蘇 鎮江 212000
急診觀察室是保證患者生命危急的重要科室,特別是對醫院的醫療建設而言,加強急診觀察室的護理質量以及護士專業能力,能夠優化整個護理建設質量,提升護理人員的應變能力以及溝通協調能力,提高護理人員之間協調以及分工能力[1]。優化整個急診觀察室內的護理人員的護理服務流程管理以及交接班流程建設,也是整個工程建設發展的重點所在。筆者分析了本院2017年7月-2017年12月急診觀察室內的投訴、病情滿意度,護理人員專業水平等因素,加強了對護理人員的工作協調以及管理,以期能夠提升和優化急診觀察室的護理服務流程和質量,全面提升護理工作的管控力度,筆者現結合本院急診觀察室護理流程建設分析,現將相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7月-2017年12月急診室護理案例1,500例,分析急診觀察室護理服務流程建設的特點。本院急診觀察室的護理組成主要有護理人員13名。年齡在22-36歲間,平均年齡28歲,其中有主管護師3人,護師6人,基本護理人員4人。其中學歷分布如下,本科7人,大專6人,急診觀察室平均接受病人100人。
1.2 方法 觀察患者的就診現狀,針對本時間段內,2017年7月-2017年12月的就診滿意度進行了分析。在2016年3月,本院優化了護理服務流程,加強了對患者的護理,優化整個護理流程,在整個處理過程中,采取的措施如下:①劃分區域功能,將急診觀察室嚴格按照就診方式讓患者分開就診,隔離不同病種患者[2]。②讓護理人員進行科學排班,在區域內實行責任制度以及護理模式,成立以護士分組分級的培訓管理模式,提升就診質量。

表1 改革前后總滿意度對比[n(%)]

表2 改革前后護理有效率對比[n(%)]
1.3 觀察指標 采取案例抽查法,選取本院2017年7月-2017年12月急診室護理案例1500例,以護理時間為階段分析,觀察該時間段內,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以及護理有效率。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分析兩組研究數據,計數資料為[n(%)],予以χ2檢驗;計量資料為(Mean±SD),予以t檢驗。P值<0.05提示統計學意義成立。
2.1 改革前后總滿意度對比 見表1。
2.2 改革前后護理有效率對比 見表2。
急診觀察室是就診突發性患者的重要醫療場所,對于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加強其就診滿意度有著重要的作用和價值,在整個急診室治療中,醫護人員要做好用藥觀察以及病例分析,結合有效的治療分析以及護理服務,完善護理流程,提升整個就診和滿意度[3]。
綜上所述,結合護理改革分析,通過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改變急診觀察室內的就診和治療,有助于改善整個治療療效,提升整個用藥的流程,護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