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
吉林省四平市結核病醫院,吉林 四平 136001
本研究選擇我院肺結核合并糖尿病病人,總數100例,收集時間2017年2月-2018年1月。隨機分組,傳統護理組實施傳統護理對策,綜合護理干預組則實施綜合護理干預[1],分析了肺結核合并糖尿病醫院感染控制中綜合護理干預的實施效果,如下。
1.1 資料 選擇我院肺結核合并糖尿病病人,總數100例,收集時間2017年2月-2018年1月。隨機分組,其中,傳統護理組男女分別33例和17例,42-73(62.21±5.21)歲。其中,糖尿病發病的時間最短是2年,最長是19年,平均時間是(11.25±5.57)年。肺結核合并糖尿病發病的時間最短是1年,最長是8年,平均時間是(3.35±1.46)年。
綜合護理干預組男女分別32例和18例,43-74(62.21±5.45)歲。其中,糖尿病發病的時間最短是2年,最長是19年,平均時間是(11.21±5.22)年。肺結核合并糖尿病發病的時間最短是1年,最長是8年,平均時間是(3.35±1.31)年。
傳統護理組、綜合護理干預組資料有可比性。
1.2 方法 傳統護理組實施傳統護理對策,綜合護理干預組則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綜合護理干預:①音樂及放松療法。適當在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病房中播放柔和、舒緩的音樂,能夠緩解并轉移患者的不良情緒[2]。②實施健康教育,告知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和危害性,說明護理要點。③翻身護理。及時協助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翻身,1-2小時翻身一次,以減少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持續臥床時間。④營養支持,加強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營養支持。⑤消毒護理。給予空氣消毒和地面消毒、物品消毒液擦拭等,強化室內通風處理,及時處理患者痰液和分泌物等排泄物質。⑥遵醫囑用藥。遵醫囑預防性給予抗生素用藥,確保用藥劑量的準確性,及時觀察不良反應的發生。
1.3 指標 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水平;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內的時間、肺結核合并糖尿病病情好轉時間;護理前后QOL生活質量(0-60分,分值越高越好)。
1.4 統計學處理 SPSS 21軟件處理,P<0.05說明有統計學意義。

表1 護理前后生存質量分析(Mean±SD)
2.1 滿意度 綜合護理干預組滿意度是100%,比傳統護理組滿意度78%更高,P<0.05。
2.2 生存質量 護理前傳統護理組、綜合護理干預組生存質量比較,P>0.05;護理后綜合護理干預組生存質量變化幅度更大,P<0.05。見表1。
2.3 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內的時間、肺結核合并糖尿病病情好轉時間 綜合護理干預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內的時間、肺結核合并糖尿病病情好轉時間和傳統護理組比較有優勢,P<0.05。
醫院感染是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常見的并發癥,可加重患者的病情和延長住院時間,增加經濟壓力,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身體功能嚴重破壞,加上營養不足,臥床時間長,抵抗力弱,導致醫院感染風險大大增加。綜合醫院感染護理的實施,能夠針對患者的的病情及心理狀態,給予相應的心理支持和生理護理,從而促進心理狀態的改善;借助合適的翻身護理、無菌操作、空氣消毒以及加強營養支持,遵醫囑給予抗生素預防性使用等,可有效預防醫院感染的發生。
本研究中,傳統護理組實施傳統護理對策,綜合護理干預組則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結果顯示,綜合護理干預組護理滿意度水平、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內的時間、肺結核合并糖尿病病情好轉時間、生存質量相比較傳統護理組更好,P<0.05。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對于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效果確切,可獲得理想效果,可預先控制血糖和加速血糖達標,縮短治療時間,降低感染風險,提高生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