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娜,胡麗君,葉紅杏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東 廣州 510000
宮頸環扎術是矯正妊娠期宮頸功能不全患者的有效手段,對改變其妊娠解決也有重要影響。我院主張對行宮頸環扎術的患者采取科學的護理干預手段,旨在改善其妊娠結局。
1.1 一般對象 選擇自2016年7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孕中期宮頸環扎術患者進行隨機數字表法式分組,各20例。入組患者皆經超聲檢查,診斷患者宮頸長度皆小于2 cm,同時宮頸寬度大于1.5 cm,且所有患者皆為單胎妊娠。對照組年齡22-36歲,均值28.6±1.5歲,孕期15-28周,均值孕周21.5±1.3周;實驗組年齡21歲-35歲,均值27.2±1.4歲,孕周14-28周,均值孕周21.2±1.2周。兩組患者一般資料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皆行宮頸環扎術治療,對照組施以常規護理,告知術后要保持絕對的臥床休息,指導患者排便,避免過分用力而誘發宮縮;大便不通者可適當采用藥物輔助通便。另外對實驗組,予以護理干預措施:①心理干預:護理工作者應關注患者心理的變化,安排持有心理師證的人,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同時有意識的去引導患者,使其更積極的應對手術治療;②術中干預:巡回護士先負責向患者介紹手術室配置、醫務工作者有關內容,并結合患者要求相應的調整好適宜的手術室溫度、濕度,同時注意伴隨此過程對患者不良情緒的緩解,注意對患者隱私的保護;③術后干預:對完成手術的患者,并不要求其絕對臥床休息,反而是要鼓勵和引導患者進行早期運動;并逐漸的拓展到上肢運動、下肢運動,之后是全身運動;指導患者正確排便,同時幫助其調整飲食計劃,增多水分、營養的攝入量。
1.3 監測項目 對兩組患者妊娠結局、便秘發生情況以及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評價。心理狀態評分采用焦慮、抑郁評價量表,分界值分別是50分、53分,超過分界值代表有焦慮、抑郁心理,且分值越高,焦慮、抑郁越嚴重。
1.4 數據統計學處理 所有計數數據皆以例(n)、率(%)的模式闡述,并采用卡方(χ2)檢驗方法,另外以(Mean±SD)作為計量資料數據的代表,使用t檢驗方法。統計學軟件使用SPSS 19.0,P<0.05認定為差異存在顯著性。
2.1 統計兩組患者的妊娠結局及便秘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觀察表1所得數據內容,兩組比較,統計學意義確切(P<0.05)。

表1 統計兩組患者的不良妊娠結局[n(%)]
2.2 記錄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評分 表2示:實驗組患者焦慮、抑郁心理狀態評分評價明顯更低于對照組(P<0.05),檢驗值有確切的統計意義。

表2 記錄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Mean±SD,分)
本次實驗研究當中我們對實驗組患者的護理干預,除了強調對其加強心理護理、術前護理和術中護理外,在術后的護理上并不特意強調患者要絕對臥床休息,只要身體情況允許,是可以適當活動的,而且這也并不會造成縫合創面出血誘發宮縮。反而會因自由活動而促進患者腸蠕動,減少便秘引起的腹腔增壓,從而降低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1]。上文實驗結果就提示:實驗組患者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10.0%要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0.0%,且便秘發生率10.0%也要低于對照組的45.0%;實驗組患者焦慮、抑郁的不良心理評分評價更低于對照組(P<0.05)。可見,對孕中期宮頸環扎術患者采取護理干預的方法,不僅有利于降低其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減少便秘的發生,而且能保證患者情緒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