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軟件技術(南昌)有限公司 朱程銘
物聯網(IOT)是一種借助于GPS 技術、射頻識別技術、紅外感應器、激光掃描器等采集物體信息,借助于互聯網實現物與物、物與人的普遍連接的技術模式。安全是生產管理的第一要義,企業若想創造安全生產環境,就應該引進大數據技術、物聯網技術,構建安全生產監控管理大數據平臺,實時采集生產要素信息,做出科學管理,切實保障生產安全。
安全生產監控管理是確保安全生產管理措施有效落實的一項工作,但是隨著工作的開展,會產生越來越多的數據信息,如何有效利用這些信息,把控當前安全生產水準,優化安全生產管理機制,是這項工作中的重點內容。構建大數據平臺,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大數據平臺中集成了數據采集技術、數據存取技術、數據處理技術、統計分析技術、數據挖掘技術等多項核心技術,數據容量大,數據處理效率高,能夠提升數據信息利用率,歸納總結出生產事故的季節性、周期性發生規律,明確事故特征,追蹤事故根源,采取有效的預防性措施,同時,預測警示生產事故的發生,提前做好應對,有效降低事故發生率,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1]。
不過,在當前大數據平臺建設過程中,由于標準規范不完善,安全生產監控管理數據有效性、可靠性偏低會影響到后續的數據分析、挖掘,且目前所構建的大數據平臺只適用于煤礦與?;返陌踩a監控管理,應用領域有待拓寬。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有效解決了上述問題,高效采集數據信息可為數據處理、分析、挖掘提供基礎。安全生產監控管理大數據平臺由感知層、網絡層、設備層、數據層、支撐層、應用層、用戶層六部分組成,物聯網技術在上述層級中均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工作過程中,企業可安裝信息傳感器、射頻識別技術系統、激光掃描器等物聯網技術設施,結合其他渠道,廣泛采集安全生產、重大事故、風險控制、自查自報、應急救援等數據,借助網絡層傳輸到數據層中,由支撐層為應用層提供技術支持,提供數據調取、推動、訪問權限配置等服務[2]。
具體來說,在安全生產監控管理大數據平臺中,應用物聯網技術,具有以下優勢:(1)隨著社會的進步,危化品生產儲存、特殊設備生產、建筑行業等風險系數高的行業持續發展,不少企業忽略了生產安全這一要點,對于安全生產監控管理力度不足,管理手段落后,應用物聯網技術,能夠高效采集生產要素具體信息,并傳輸到大數據平臺中,有效保障生產數據的準確性、即時性、全面性,為安全生產監控管理提供數據基礎;(2)物聯網技術采集了大量生產要素信息,其中包括事故發生之前一段時間的數據,管理人員可以分析上述數據,發掘事故發生規律,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從而提出針對性的防控措施,提升生產事故根源控制水平,降低事故發生率。
監控管理平臺中,集成了物聯網技術設備采集的數據信息,可以此為依據進行安全隱患排查與處理,完善安全生產監控管理制度,改進企業在危險品生產制造、運輸、使用等環節的守則。
管理服務平臺可為企業提供安全生產行政許可、安全生產資格證書到期更換、標準規范化申請、事故隱患排查、危險源申報等業務的辦理服務,還能夠提前發出警示,讓企業能夠及時獲取與自身生產活動相關的安全生產動態信息。
在構建安全生產監控管理大數據平臺時,應該積極關注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政策變動,創建公共服務平臺,定期發布安全常識、事故案例,供人們在線學習安全知識,提升人們的安全生產意識。同時,建立實時交互體系,為公眾投訴、反映問題提供可靠渠道,讓社會公民積極參與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中來。
行政執法平臺功能多樣,可依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信息,制訂事故排查計劃,違規者予以行政處罰。在這一平臺上,有一個執法數據庫,行政執法人員及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能夠在數據庫支持下,高效開展自由裁量、執法檢查工作。在工作過程中,執法人員可手持智能手機、照相機等終端設備,移動執法,并在平臺上查詢企業信息,按照保準執法,并將所得圖片、音頻、視頻傳輸到平臺上,作為執法的依據[3]。
大數據分析平臺以具體的數據資源及業務為載體,能夠實時監測企業安全生產情況,監測重點業務運行狀態,預測安全事故發生風險,在企業做出應對后跟蹤安全風險防控情況,在事故發生前發出預警。在這一過程中,平臺能夠將大數據轉化為圖譜,直觀展現安全生產數據,具有可視化功能。
應急調度指揮平臺可提供語音、調度指揮、視頻監控、通信、GPS/GIS、無人機傳輸等多項服務,是一個融合了數據、圖像、音頻、視頻等功能的應急指揮調度平臺。一旦發生事故,企業安全生產監控管理部門就能在應急調度指揮平臺上接收獲取監控數據信息,確定事故現場的具體情況,并將其與當地乃至其他區域的救援團隊共享,遠程跨部門、跨區域協同應急指揮調度,確保事故現場的工作人員能夠得到高速有效的救援,保障其生命安全,同時減少企業經濟財產損失
物聯網是一個依托于互聯網、傳統電信網構建的信息承載體,能夠實現各類需要監控、連接、互動物體及過程的互通互聯。在企業生產監管管理中,可以應用物聯網技術,采集機械設備、工作人員、操控設備等的基本信息,傳輸到大數據平臺中,利用數據挖掘技術挖掘出有效信息,實現生產事故的有效預測預警,降低事故發生率,做好應急救援工作,降低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