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 嚴麗麗
互聯網作為一個信息量巨大的平臺,其內容是豐富的,其傳播途徑是多樣的,其受眾是廣泛的,正是這些特點和其比較低的門檻鑄就了互聯網近些年來瘋狂的發展速度,在這樣的背景下,任何個人、群體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對、正視與互聯網共存的生活,高職院校也要考慮如何把網絡技術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中去。
互聯網時代里,每個人都面臨琳瑯滿目的信息來源,其中部分信息發布者為吸引關注而不擇手段,久而久之,傳統中以說教為主要手段的思政工作就面臨開展困難的問題,學生聽不進去,就更不要說使其理解和信服了,這無疑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是一次巨大的沖擊。下面將詳細剖析思政工作面臨的幾項困難。
高職學生的年齡都接近或者已經是成年人了,都擁有極強的自主意識,認為自己可以判斷事情的是非對錯,可實際情況是,絕大多數缺乏相應的自制能力,自主學習效率極低。處在網絡時代背景下,這樣的情況更是如此,長期處于脫離社會的封閉校園環境使得學生渴望獨立、自由,初高中階段因面臨高強度的學習任務很難顯露,于是進入相對寬松的大學后就顯得對思政課極為抵觸,甚至,由于反感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占用私人時間轉而遷怒于思政知識。過度強調個人主體意識而忽視了思政知識對自己成長發展帶來的巨大影響,這無疑是短視而不可取的,可是現實中許多學生并不以為然。
網絡世界真真假假,一方面有著極其優良的創作傳播內容,另一方面也充斥著污穢不堪的低俗、錯誤內容,倘若學生不具備辨別能力,很容易迷失自我,最終荒廢學業。網絡文化因為其自由度極高以及門檻極低使得每一個人都擁有了接近于無限的發言權,但相比于現實世界中的信息傳播,網絡創作、傳播者所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要小得多,因此,許多不負責任甚至刻意錯誤引導民眾的言論就會層出不窮,高職學生缺乏豐富的社會經驗,性情也比較天真,這樣的言論容易對高職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造成消極影響。
傳統單向的教育模式顯然已經極大地脫離了學生的期待。思政教師在傳統高職思政教學中經常上臺畫一畫教材,讀一讀報告,提問然后下課,不僅枯燥無味而且缺乏互動,長期以往,學生感覺到疲憊就很難再提起興趣,選擇消極上課甚至逃課。而網絡作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一大渠道,不僅有更為生動的圖像、更加美妙的音樂、更為精致的視頻,還伴有頻繁的交互系統,學生習慣了這樣的信息獲取模式以后再面對傳統思政教學中以說教為主的單一模式,不免得極不耐煩和不屑,這背后就是長期的感官刺激之后的疲勞所帶來的副作用,比起看書,學生更愿意上網看視頻甚至打游戲,不斷變化的畫面和激情的音樂使學生不斷獲取緊張、刺激的興奮感,仿佛歷經一場長跑之后,再讓他去靜下心來體會知識,恐怕是很難做到了。
當然,網絡也是一柄雙刃劍,不能只看到其負面作用,也要看到網絡技術克服了時間、空間的束縛,為信息傳播提供了新途徑、新平臺。倘若高職思政工作中能夠充分利用網絡技術,佐以恰當的策略,那么不僅能夠有效趨利避害,減少網絡帶給學生的負面影響,更能極大地提升教學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網絡傳播的一大原則便是以受眾為中心,內容上不僅迎合受眾,呈現方式上也要選擇受眾所容易接受的,事實證明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大受歡迎。那么老師們就應該明白,倘若想利用網絡技術取得顯著的成效,就必須遵守網絡傳播的規則,要時刻提醒自己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學生作為自己講授內容的受眾直接影響著傳播效果,況且,這個年齡段的學生都擁有極強的自主意識和自尊心,倘若不以他們為中心來改造教育方式,那么結果就是學生不感興趣,教育成果自然收效甚微。因此,必須把學生放在開展思政工作的主體地位,堅決不能產生教師高高在上的想法,而是積極引導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學生擁有了充分的自主權利,學習效率自然就提升上來了。
長期以來關于正確引導上網的教育缺失,使得學生誤認為網絡是一個絕對自由的天地,瀏覽任何信息都是個人自由,即便是沉溺在不良信息當中也不會影響現實中的正常生活,可事實恰恰相反,在互聯網占據學生信息獲取主要陣地的時代,積極開展引導學生正確上網的教育活動就顯得十分必要。想要杜絕互聯網對高職思政工作開展所帶來的消極影響,就必須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觀和道德習慣,自覺學習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不盲目跟風,更要遠離糟粕文化,積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把實現人生價值作為追求而不是迷信拜金主義等錯誤觀念。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觀看一系列網絡安全教育的講座,通過展開辯論和征文的方式來讓學生各抒己見,在交流中認識到網絡的消極作用,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安全責任意識、法制和自律意識,增強理性分析能力,時刻防范不良信息的侵擾和提高自我約束能力,不主動瀏覽不良信息,遵守網絡規則,文明上網。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不僅封閉而且死板,所傳授的與學生所期望的相去甚遠,因此學生始終提不起興趣。在互聯網時代還秉持著傳統教學方式不放,卻還期望好的教學效果無疑是極為困難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應該轉變思路,多接觸學習與網絡技術相關的基礎知識,掌握基本的網絡教學手段,不僅如此,高職思政教師應該不斷地構想如何創新教育方式方法,以圖實現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網絡技術的有機融合,充分利用網絡的公平參與、實時反饋等,來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以及掌握程度。可以通過搭建高職思政教學網絡平臺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及時反饋信息,充分獲取教育資源,也讓教師了解學生所關心的話題內容,借助他們所熟知的案例引入課堂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網絡信息交流平臺相對傳統課堂所具有的高度開放性讓學生可以在網絡上反映自己真實的想法甚至對其他人的發言進行討論。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可以使高職思想政治工作更具吸引力,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在思政教育中的主體參與。
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更是深刻影響著教育方式的革新。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傳播,對高職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沖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須積極學習網絡技術,趨利避害,自覺學習掌握信息技術并嘗試運用于日常教學活動中,與學生一起做好高職思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