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麗
(復旦大學出版社,上海200433)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以下簡稱《年表》)由江慶柏編著,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出版。此書是考訂清代人物生卒年的重要工具書,收錄清代人物約25000人,在每一人物條目下依次列出人物姓名、生卒年、字號、籍貫,并標注所據文獻出處。對于無法考定者著錄一說,并于附注中標出異說。搜討之勤,網羅之富,治學態度之嚴謹,實前所未有。《年表》問世后,深受學界好評,被評為是“作為根基的學術研究”①徐雁平:《作為根基的學術研究——評〈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博覽群書》,2006年第6期。。筆者在撰寫清初文人年譜系列時,此書常置案頭,受益實多。稍感遺憾的是,《年表》在人物生卒系年和姓名、字號著錄上略有舛誤,對清朝前期少數歷史人物有的該收而未收。茲就翻檢所及,續作訂補,以便讀者查閱和作者修訂時參考。
周令樹(1633-1688)
《年表》507頁“周令樹”條生卒年載:“崇六—?(1633—?)。”[1]507字號為“拙庵”。
按,此條卒年缺“康二七(1688)”,字號缺“字計百”。潘耒《遂初堂集》卷十九《太原太守周君墓志銘》:“君諱令樹,字計百,河南延津人。……順治乙未第進士,除贛州推官?!罆r年五十有六矣。”[2]周令樹卒時年五十六,據其生年推之,當卒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赌瓯怼啡?,當補。
雍正《河南通志》卷四十五《選舉二》:“周令樹,延津人?!保?]同治《贛州府志》卷七十六:“周令樹,字計百,延津人?!保?]《年表》缺,當補。
徐釚(1636-1709)
《年表》638頁“徐釚”條生卒年載:“崇九—康四七(1636—1708)?!保?]638
按,此條卒年(1708)誤,字號缺“菊莊”“楓江漁父”“松風老人”。徐釚《南州草堂續集》卷一《乙亥臘月六十首壽六首》,乙亥為康熙三十四年(1695),逆推之,知徐釚生于崇禎九年丙子(1636)臘月。徐書城纂修《吳江徐氏宗譜》:“(釚)生于崇禎八年丙子十二月初四日?!保?]知徐釚生于十二月初四日,與徐集“臘月”合。按,《吳江徐氏宗譜》中“八年”與“丙子”紀年互歧,崇禎“八年”是乙亥年,“丙子”年是崇禎九年。據徐集自壽詩及《吳江徐氏宗譜》,知徐釚生于崇禎九年丙子(1636)十二月初四日,公歷為1636年12月30日?!秴墙焓献谧V》:“(釚)卒于康熙四十八年己丑十月廿一日,壽七十四。”[5]知徐釚卒于康熙四十八年己丑(1709)年十月二十一日,公歷為1709年11月22日。
秦瀛《己未詞科錄》卷三:“徐釚,字電發,號拙存,又號虹亭,晚號楓江漁父,江南吳江人。”[6]徐書城纂修《吳江徐氏宗譜》:“釚,字電發,號虹亭,晚號松風老人?!保?]杜首昌《綰秀園詞選》之《漁家傲·題徐菊莊檢討楓江漁父圖行樂》、毛奇齡《西河合集》填詞五《惜分飛·答吳江徐菊莊見憶原韻》,知徐釚又號菊莊。
毛奇齡(1623-1713)
《年表》75頁“毛奇齡”條生卒年載:“天三—康五五(1623—1716)。”[1]75
按,此條卒年(1716)誤。字號缺“齊于”“西河”“初晴”“春莊”“僧彌”等①梁章鉅在《浪跡三談》卷三“多字”條:“近人之多字,無如毛西河先生。按:先生名奇齡,又名甡,字兩生,又字大可,又字齊于,又字于,又字初晴,又字晚晴,又字老晴,又字秋晴,又字春遲,又字春莊,又字僧彌,又字僧開。皆雜見集中,其取義有不甚可解者,今人但稱為西河先生而已。西河者,其郡望,非字也?!?。
毛奇齡《西河合集》卷首總目門人蔣樞按語云:“先生自康熙三十八年以后,越五年而東歸草堂,又九年而卒?!保?]以蔣樞所記推算,則毛奇齡卒年當為康熙五十二年癸巳(1713)。錢大昕《疑年錄》卷四:“毛奇齡生于天啟癸亥,卒于康熙癸巳?!保?]仇兆鰲《后甲集序》:“既又與毛西河游,其宏覽博綜,馳騁古今,老而益厲,以故南雷、西河之集遍天下。……癸巳,西河復厭棄人世?!保?]毛黼亭《蕭山毛氏宗譜》卷四《大房世系紀》載“(毛奇齡)卒于康熙癸巳三月初五日,年九十一?!保?0]諸人書中所載毛奇齡卒年俱為癸巳年,當是定論。癸巳年是康熙五十二年(1713)?!赌瓯怼穼⑵渥淠晗涤诳滴跷迨迥辏?716),顯誤,當據諸書乙正為“康五二(1713)?!标P于毛奇齡的卒年與字號,詳參拙文《毛奇齡生平考辨》(《古籍研究》總第64卷,2016年12月)。
李來泰(1624-1682)
《年表》280頁“李來泰”條生卒年載:“崇四—康二三(1631—1684)。”[1]280
按,此條生卒年皆誤,生年當為“天四(1624)”,卒年當為“康二一(1682)”。李來泰《蓮龕集》卷十五《弟叔吉墓志銘》:“乙亥,余補諸生,弟亦始學為文,而先大夫以是冬見背。余甫十二,弟方十齡,而幼弟甫七齡耳。……弟生于丙寅年六月廿六日辰時,卒于丁亥年二月廿二日巳時。”[11]文中有“乙亥……余甫十二,弟方十齡”語,知李來泰較其弟年長兩歲。文中另有“弟生于丙寅年”,“丙寅”當為天啟六年(1626),則李來泰當生于天啟四年甲子(1624)?!赌瓯怼穼⒗顏硖┥晗涤诔绲澦哪辏?631),顯誤,當據李文乙正為“天四(1624)”。
李來泰《蓮龕集》卷四《辛酉十月望后一日寓荊州護國寺……》,此詩作于康熙二十年辛酉初冬,時李來泰典湖北鄉試,知李來泰卒不早于康熙二十年辛酉(1681)初冬。黃石麟《半蕪園集》卷六《李石臺先生傳》:“戊午,以博學鴻詞征。明年,授翰林院侍講。辛酉,典湖廣鄉試,復命,以勞瘁卒于京邸。”[12]知李來泰卒于康熙二十年辛酉后。施閏章《學余堂集》卷四十二有《追悼李石臺侍講》詩,據施念曾《施愚山先生年譜》卷四:“康熙二十二年癸亥,先生年六十六歲。閏六月十三日丑時,以疾卒于邸齋?!保?3]知施閏章卒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閏六月,則李來泰之卒必早于施閏章,當卒于康熙二十年冬后與康熙二十二年閏六月間。李來泰《蓮龕集》卷四《送林玉巖使琉球》,考《清圣祖實錄》卷一0二:康熙二十一年四月“辛卯,命翰林院檢討汪楫為正使、內閣中書舍人林麟焻為副使,往封琉球國世子尚貞為琉球國中山王?!保?4]汪、林二人使琉球事,轟動一時,京中同年多以詩贈行。方象瑛《健松齋集》卷十九壬戌《又和益都公韻送林玉巖舍人使琉球》,李來泰詩亦當作于此時,故李來泰之卒不早于康熙二十一年初夏。袁佑《霽軒詩鈔》卷二《西清集·哭陳其年李石臺兩同年》,詩編年,起丁巳,至壬戌,此詩排在《送益都馮相國致政還里》與《錢宮聲沈昭子徐電發三同年謝病假歸感賦》之間。據《清圣祖實錄》卷一0三:康熙二十一年六月“甲辰,文華殿大學士馮溥以老乞休,得旨:‘……覽奏,以年邁請休,情詞懇切,準以原官致仕。'”[14]知馮溥請休在二十一年季夏;徐釚《南州草堂集》卷八《送益都公致政歸里四首》題下注云:“時余亦移疾,將歸江南?!保?5]知徐釚謝病假歸亦在此際。據陸勇強《陳維崧年譜》“康熙二十一年”條,知陳維崧卒于此年中夏,而袁佑作詩哭兩人,則李來泰當卒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夏秋之際?!赌瓯怼穼⑵渥淠晗涤诳滴醵辏?684),顯誤,當據諸書乙正為“康二一(1682)”。
沈昀(1618-1677)
《年表》356頁“沈昀”條生卒年載:“萬四六—康一九(1618—1680)。”[1]356
按,此條卒年(1680)誤?!赌瓯怼繁緱l生卒年據全祖望《鮚埼亭集》卷十三《沈甸華先生墓碣銘》:“沈先生諱蘭先,字甸華,其后更名昀,字朗思,浙之仁和人也?!咨曛儯甓??!拱胱?,年六十三。”[16]文中“甲申之變,年二十七”,推知沈昀生于萬歷四十六年戊午(1618)。據全氏所記“卒年六十三”推算,沈昀當卒于康熙十九年(1680)。全氏所記有誤,考證如下:
孫治《孫宇臺集》卷十五《亡友柴汪陳沈四先生合傳》:“沈蘭先,字甸華,后改名昀,字朗思,人稱朗思先生。……丁巳,年六十,病死。”[17]孫治言沈昀卒于康熙十六年丁巳(1677),卒年六十。孫治《孫宇臺集》卷四《陳際叔文集序》:“己未春,程子駿發以其師際叔陳先生之命赍文集數百篇屬余裁定。念與際叔締交四十三年矣,自虎臣、甸華諸君子歿后,感愴生平之好存者幾何!”[17]己未年是康熙十八年(1679),據孫文所記,此年孫治為陳廷會文集作序時,沈昀已卒,故沈昀不可能卒于康熙十九年庚申。且孫治與沈昀為密友,所記當較確切。《年表》載沈昀卒年有誤,當據孫治《孫宇臺集》乙正為“康一六(1677)”。
張綱孫(1619-1687)
《年表》401頁“張綱孫”條生卒年載:“萬四七—?(1619—?)。”[1]401
按,此條卒年缺“康二六(1687)”。字號缺“竹隱君”。張綱孫《從野堂詩》自序:“曩壬午仲夏,先子讀書完園相烏居室。……八月,試事甫畢,而先子見背焉?!瓡r年二十四?!保?8]壬午年是明崇禎十五年(1642),本年張綱孫“年二十四”,逆推之,知其生于明萬歷四十七年(1619)。張丹《張秦亭詩集》卷十三七言絕句《戊戌中秋予四十初度泊舟黃河古城夜坐望月二首》,“戊戌”年為“順治十五年(1658),確知張綱孫生于明萬歷四十七年(1619)。張丹《張秦亭詩集》卷九《中秋夜泊潯陽江》題下注曰:“是日,予初度?!保?8]知張生日為八月十五日中秋節。
王嗣槐《桂山堂文選》卷七《張秦亭先生傳》:“張秦亭,名綱孫,一名丹,字祖望,別號秦亭山人。世居錢唐?!∨P,終不服藥,一夕逝,時年六十九也?!保?9]知張綱孫享年六十九歲。據其生年推之,知張綱孫卒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表》缺卒年,當補。
王嗣槐《桂山堂文選》卷七《張秦亭先生傳》:“以晩年夢神人,更名丹。”[19]知綱孫又名丹。阮元《兩浙輶軒錄》卷三:“張丹,初名綱孫,字祖望,號秦亭山人,又號竹隱君?!敝獜埦V孫又號竹隱君?!赌瓯怼啡?,當補。
王崇炳(1653-1739)
《年表》62頁“王崇炳”條生卒年載:“順一0—?(1653—?)。”[1]62
按,本條卒年缺“乾四(1739)”。王崇炳《學耨堂文集》卷末附黃廷元《王鶴潭先生傳》:“乾隆己未正月,元趨候先生。初三日,自蘭起程,初七日始至。而前一日,先生已無疾而卒,享年八十有七。”[20]知王崇炳卒于乾隆四年己未(1739)正月。以其生年推算,乾隆四年己未(1739),王崇炳享年八十有七,與文中“享年八十有七”相符?!赌瓯怼啡弊淠?,當補。
祁班孫(1633—1674)
《年表》206頁“祁班孫”條生卒年載:“?—康一二(?—1673)?!保?]206
按,本條生年缺,卒年誤。王思任編《祁忠敏公年譜》“崇禎五年壬申”條:“十二月……第三子班孫生。時先生方侍班,故名之?!保?1]知祁班孫生于崇禎五年壬申十二月。《山陰祁氏家譜》:“祁班孫,字奕喜?!诿鞒绲澪迥耆缮晔鲁跻蝗眨溆谇蹇滴跏昙滓逶仑ト眨砟晁氖龤q?!保?2]崇禎五年壬申十二月初一日,公歷為1633年1月10日?!赌瓯怼啡陛d,當補。
據《山陰祁氏家譜》,祁班孫卒年為康熙十三年甲寅(1674)五月二十三日,《年表》據全祖望《鮚埼亭集》卷十三《祁六公子墓碣銘》推為康熙十二年,誤,當據《山陰祁氏家譜》乙正。
劉體仁(1617-1676)
《年表》184頁“劉體仁”條生卒年載:“萬四六—康一六(1618—1677)?!保?]184
按,本條生年、卒年均誤。民國十三年石印本《潁川劉氏族譜》卷二:“(體仁)生于萬歷丁巳年十月初四日,卒于康熙十五年丙辰十一月十八日,年六十?!保?3]《(道光)阜陽縣志》中記載,劉體仁“年二十三,領前己卯鄉薦”[24],“己卯”年當為明崇禎十二年(1639),本年,劉體仁二十三歲,推之,可證劉體仁生于萬歷四十五年丁巳(1617)。
鄧漢儀《詩觀二集》卷一劉體仁詩后鄧漢儀按語云:“公勇為予三十年來八拜之交。丙辰冬,倏爾長逝?!保?5]“丙辰”,當為康熙十五年(1676)。據鄧文,知劉體仁康熙十五年冬卒?!稘}川劉氏族譜》卷二:“(體仁)卒于康熙十五年丙辰十一月十八日,年六十?!保?3]與鄧文所載吻合。十一月十八日,公歷為1676年12月20日。《年表》所載劉體仁生卒年均有語,當據《潁川劉氏族譜》乙正。
姜宸英(1628-1700)
《年表》583頁“姜宸英”條生卒年載:“崇一—康三八(1628—1699)?!保?]583
按,本條卒年“康三八(1699)”誤。馮孟顓《姜西溟先生年譜》“庚辰康熙三十九年”條:“正月二十一日卒于獄中。”[26]知康熙三十九年庚辰(1700)正月二十一日,姜宸英卒。
陸棻
《年表》420頁“陸棻”條生卒年、字號、籍貫、出處俱誤。
按,此條“陸棻”與421頁“陸葇”條重復,當刪。此條“生卒年”標注“崇三—康三八(1630—1699),“字號”標注“義山、雅坪”,“籍貫”標注“浙江平湖”,出處標注“毛奇齡《神道碑銘》”。此條除姓名“陸棻”外,其他標注均與頁421“陸葇”條大略相同。
毛奇齡《西河合集·神道碑銘二·皇清予告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雅坪陸公神道碑銘》:“公諱葇,字義山,原名世枋,雅坪其別號也?!溆诳滴跞四晁脑乱蝗?,距生明崇禎三年十一月二日,享年七十?!保?]錢儀吉《碑傳集》卷四十毛奇齡《予告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陸公葇神道碑銘》:“公諱柔,字義山,原名世枋,雅坪其別號也?!溆诳滴跞四晁脑乱蝗眨嗌鞒绲澣晔辉露?,享年七十。”[27]兩文除一作“公諱葇”,一作“公諱柔”外,文字相同。當是一人,“柔”誤而“葇”正。兩條生卒年、籍貫相同,只字號少“次友”、出處少“《碑傳集》40”?!侗畟骷吩闯雒纨g所撰《神道碑銘》,只文字小異?!叭|”“棻”字形相同,音、義俱不同。毛奇齡與陸葇為同鄉同年,所記當無誤。
陸宏定
《年表》423頁“陸弘定”與424頁“陸宏定”當是一人,且兩條所載生卒年有出入。
按,“宏”是“弘”的避諱字,蓋因避清高宗弘歷名而改。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五:“陸宏定,字紫度,號綸山,別字蓬叟?!c兄辛齋齊名,有‘冰綸二陸'之目。”[28]阮元《兩浙輶軒錄》卷一:“陸宏定,字紫度,號輪山,海寧人。嘉淑弟。”[29]清順治刻本《爰始樓詩刪》署“陸弘定撰”。陸弘定《爰始樓詩刪》五言絕句《丁酉初度》,其三曰:“玩世心仍拙,謀生策未工。青春逢變亂,二十九年中?!保?0]丁酉年為順治十四年(1657),此年陸弘定二十九歲,推知其生年為崇禎二年(1629)。吳顥《國朝杭郡詩輯》卷二“陸宏定”條:“年三十九竟卒。”[31]據其生年推之,知陸弘定卒于康熙六年丁未(1667)。
則頁423“陸弘定”條較符合事實,只是字號少“蓬叟”,當據頁424“陸宏定”條及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五補。如此,則頁424“陸宏定”條可刪。
彭始摶
《年表》743頁“彭始博”條“博”字誤。
按,“博”當為“摶”之誤。雍正《河南通志》卷五十九《人物三》:“彭始摶,字直上,號方洲,鄧州人?!保?]雍正《浙江通志》卷一百二十一:“(提督學政)彭始摶,字方洲,河南鄧州人。康熙戊辰進士。四十五年以右春坊右諭德兼修撰任?!保?2]兩志均為“摶”。古人名字相表里,其字“直上”,意與“摶”似。蓋“博”“摶”繁體字形近而誤,當據雍正《河南通志》《浙江通志》等書乙正。
毛遠公(1634-1697),字季蓮,號菽畹,浙江蕭山人①阮元《兩浙輶軒錄》卷六:“毛遠公,字季蓮,一字驥聯,蕭山人。奇齡從子。康熙丁巳舉人,著《菽畹集》?!薄?/p>
毛黼亭《蕭山毛氏宗譜》卷四《大房世系紀》:“毛遠公,字季蓮,號菽畹,生于明崇禎癸酉十一月十九日……卒于康熙丁丑二月初五日,年六十五。”[10]知毛遠公生于明崇禎六年癸酉十一月十九日(公歷為1634年1月19日),卒于康熙三十六年丁丑(1697)二月初五日。
毛文輝(1656-1733),字充有,號曉江,浙江蕭山人。
毛黼亭《蕭山毛氏宗譜》卷四《大房世系紀》:“文輝,字充有,號曉江,生于順治丙申九月二十八日……中康熙癸酉亞魁,丙子以覃恩考授內閣中書。庚辰改授知縣?!溆谟赫勺邮辉率巳眨昶呤??!保?0]知毛文輝生于順治十三年丙申(1656)九月二十八日,卒于雍正十年壬子十一月十八日(公歷為1733年1月3日)。
吳邦輔(1593-1675),字符相,號玄素,浙江山陰人。
《山陰州山吳氏族譜》第四部黃字集一支大分暉卷一:“邦輔,字符相,號玄素。……萬歷癸巳五月廿二生。……由邑庠襲祖蔭錦衣衛正千戶……考選北鎮撫司理刑……升指揮同知,任本衛堂上僉書,仍管北鎮撫司事?!淠臧耸??!保?3]知吳邦輔生于萬歷二十一年癸巳(1593)五月二十二日,據“卒年八十三”語推之,知吳邦輔卒于康熙十四年乙卯(1675)。
姜錫桓纂修《姜氏世譜》寅集童華《翰林院檢討慎庵公傳》:“公諱承,字禹九,號慎庵?!廖磿嚺e禮闈第四人,殿試入三甲,改翰林院清書庶吉士。……甲戌,散館……授檢討?!镂辞铮眉哺鏆w,卒于廣陵舟次,康熙四十二年九月二十九日也,享年僅四十有九?!保?4]同書卯集《續姜氏世譜本宗紀年考略》:“慎庵公生順治乙未十月十四,卒康熙癸未九月廿九,年四十九。”[34]知姜承生于順治十二年乙未(1655)十月十四日,卒康熙四十二年癸未(1703)九月二十九日。
姜錫桓纂修《姜氏世譜》寅集《文林郎縣正尹式賓公傳》:“公諱承,字子嘉,改字式賓?!矣吓e于鄉,丙戌成進士?!保?4]同書卯集《續姜氏世譜本宗紀年考略》:“式賓公生順治丙申,卒康熙戊子,年五十三。”[34]知姜承生于順治十三年丙申(1656),卒于康熙四十七年戊子(1707)。
姜公銓(1659-1693),字山啟,號彭山,浙江會稽人。
姜錫桓纂修《姜氏世譜》寅集《文林郎縣正尹彭山君》:“君諱公銓,字山啟。”[34]同書卯集《續姜氏世譜本宗紀年考略》:“彭山生順治己亥,卒康熙癸酉?!保?4]知姜公銓生于順治十六年己亥(1659),卒于康熙三十二年癸酉(1693)。
史廷柏(1614-1676),字憲臣,號覺庵,又號訥齋,浙江蕭山人。
史晉纂修《蕭山史氏世譜》卷十四毛奇齡《奉贈訥翁史先生暨德配徐夫人偕壽小引》,末署:“今年冬,先生歲六十。夫先生則又已六十矣。當先生弱年,蜚聲文林……會先生德配徐夫人以偕老同齒,設兩坐于絳紗之內,再拜起立??滴跏隁q次癸丑孟冬月,西河仝學弟毛奇齡頓首拜撰。”[35]據文中“今年冬,先生歲六十”及“康熙十二年歲次癸丑孟冬月”語,知康熙十二年十月,史廷柏六十,逆推之,知史廷柏生于萬歷四十二年甲寅(1614)。同書同卷《邑庠生覺庵公傳》:“公諱廷柏,字憲臣,號覺庵,又號訥齋。……歲丙辰,公年六十三……夜分,而疾陡作,竟至不起?!蛉诵焓稀c公同庚,先公三月卒?!保?5]知史廷柏卒于康熙十五年丙辰(1676),據“歲丙辰,公年六十三”語,知公生于萬歷四十二年甲寅(1614),與毛文合。
來垣(1633-1683),字紫垣,號世求,浙江蕭山人。
《蕭山來氏家譜》卷二《大房世系》:“垣,字紫垣,號世求。生崇禎癸酉三月初四日,稟生,康熙癸卯舉人,丁未繆彤榜進士,官國史院中書舍人,轉山東萊州府同知?!淇滴豕锖チ鲁趿?。”[36]知來垣生于崇禎六年癸酉(1633)三月初四日,卒康熙二十二年癸亥(1683)六月初六日。
祁駿佳(1594-1671),字季超,號方山,浙江山陰人①阮元《兩浙輶軒錄》卷二:“祁駿佳,字季超,山陰人。”。
《山陰祁氏家譜》:“祁駿佳,字季超,號方山?!诿魅f歷廿二年甲午九月十八日巳時,卒于清順治(康熙)十年辛亥八月十八日,享年七十八歲?!保?2]知祁駿佳生于萬歷二十二年甲午(1594)九月十八日。“卒于清順治十年辛亥”乃“卒于清康熙十年辛亥”之誤,順治無辛亥年,康熙十年辛亥年為1671年,以其生年及“享年七十八歲”推算,當卒于康熙十年辛亥(1671)。
方亨咸(1620-1679),字吉偶,號邵村,安徽桐城人②康熙《安慶府志》卷十五:“方亨咸,字吉偶,號邵村。……順治丁亥進士,知獲鹿縣。……調麗水……擢主事,至郎中。……授陜西道御史,未久,罷。其書兼各體,畫兼山水、花鳥?!小妒共荨贰恶R班筆紀》《邵窩詩詞》?!薄?/p>
施閏章《學余堂文集》卷二十四《祭方邵村文》:“康熙己未歲仲冬丁巳,前陜西道監察御史邵村年兄先生訃至京邸?!保?7]方亨咸訃至京時值仲冬,當卒于是年仲冬前??滴跫何茨隇榭滴跏四辏?679)?!锻┏枪鹆址绞霞易V》卷十三:“(亨咸)生泰昌庚申正月十六日,卒康熙己未十月十七日?!保?8]知方亨咸生于泰昌元年庚申(1620)正月十六日,卒于康熙十八年己未(1679)十月十七日。
方育盛(1624-1689),字與三,號栲舟,安徽桐城人③《(道光)續修桐城縣志》卷十六:“方育盛,字與三,宮詹拱乾子。讀書敏悟,工詩賦。順治甲午舉人?!小惰嘀墼娂?。”。
《桐城桂林方氏家譜》卷十三:“(育盛)生天啟甲子四月十四日,卒康熙己巳八月十六日?!保?8]知方育盛生于天啟四年甲子(1624)四月十四日,卒于康熙二十八年己巳(1689)八月十六日。
方膏茂(1626-1681),字敦四,號寄山,安徽桐城人④《(道光)續修桐城縣志》卷十六:“方膏茂,字敦四,號寄山,宮詹拱乾第四子?!小队鄟吋?。”。
《桐城桂林方氏家譜》卷十三:“(膏茂)生天啟丙寅四月初一日,卒康熙辛酉六月二十一日。”[38]知方膏茂生于天啟六年丙寅(1626)四月初一日,卒于康熙二十年辛酉(1681)六月二十一日。
方章鉞(1629-1710),字世五,號丹皋,安徽桐城人。
《桐城桂林方氏家譜》卷十三:“(章鉞)字世五,號丹皋。……生崇禎己己七月初十日,卒康熙庚寅十一月初一日,壽八十二歲?!保?8]知方章鉞生于崇禎二年己己(1629)七月初十日,卒于康熙四十九年庚寅(1710)十一月初一日,公歷為1710年12月20日。
陸?(1633-1676),字左墄,浙江錢唐人⑤阮元《兩浙輶軒錄》卷三:“陸?,字左墄,錢唐人。圻弟。有《丹鳳堂集》。”。
王嗣槐《桂山堂文選》卷七《祭亡友陸左墄文》:“以子之長才卓爾,年甫及乎強仕,行未表于廟廊?!泳琵g而失怙?!保?9]知陸?九歲喪父。陳子龍《安雅堂稿》卷十三《吉水令夢鶴陸公傳》:“陸公運昌者,初名鳴勛……字夢鶴,杭州人也?!沧?,暴卒?!菤q,婁東張翰林漙亦卒于家,公之石交也?!恿耍痕?,庠生。培,庚辰進士。階、垣、?、垿?!保?9]據文中“是歲,婁東張翰林漙亦卒于家”,知陸運昌與張溥卒于同年。錢保塘《歷代名人生卒錄》卷七:“張溥,崇禎十四年卒,年四十?!保?0]則陸運昌亦卒于崇禎十四年,時陸?九歲,推之,知陸?生于崇禎六年癸酉(1633)。陳祚明《稽留山人集》卷十七庚戌《八月左墄至歷下九月朔值初度長歌為壽》,知陸?生日為九月初一。阮元《兩浙輶軒錄》卷三“陸?”條注曰:“朱彭曰:‘左墄即大司馬宗楷之曾祖也。未髫年,能通六經,弱冠馳聲藝苑,為文鴻麗。后因家中落,遠游幕府。年四十四卒。”[29]知陸?享年四十四歲,推其生年推之,當卒于康熙十五年丙辰(1676)。
張壇(?-1667),字步青,浙江仁和人⑥阮元《兩浙輶軒錄》卷四:“張壇,字步青,仁和人。順治庚子舉人。著有《東郊草》?!?。
鄧漢儀《詩觀》初集卷十二:“丁未,步青赴春宮試,卒于京師?!保?5]陳祚明《稽留山人集》卷十三丁未稿《哭張步青表舅》,知張壇卒于康熙六年(1667)丁未。吳顥《國朝杭郡詩輯》卷一“張壇”條:“三上春官,卒于京邸,年三十九?!保?1]知張壇卒時享年三十九,逆推之,知張生為崇禎二年己巳年(1629)。
呂洪烈(?-1702),字清卿,號弦績,浙江山陰人①王昶《國朝詞綜》卷四:“呂洪烈,字淸卿,山陰人。有《藥庵詞》一卷。”。
毛奇齡《西河合集·墓志銘十五·山陰金司訓雪岫墓志銘》:“康熙壬午春,弦績又死?!保?]“壬午”年是康熙四十一年。知呂洪烈卒于康熙四十一年壬午(1702)春。
蔡湘(1647-1672),字竹濤,上海人②王士禛《感舊集》卷十五:“蔡湘,字竹濤,江南上海人?!?。
周筼《采山堂遺文》卷上《蔡湘傳》:“頃時氣絕,時壬子三月某日,年二十六。”[41]知蔡湘卒于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年。據文中“年二十六”語,知其生于順治四年丁亥(1647)。
房廷禎(1622-1686),字興公,號慎庵,陜西三原人。
黎元寬《進賢堂稿》卷十二《壽慎庵房公序》:“而慎庵房公以辛亥王月為五十初度壽,門下士十余輩相率而征文特祝之?!保?2]辛亥為康熙十年,本年房氏五十,推之,知其生于天啟壬戌(1622)正月。洪昇《稗畦集·將入都門途中憶房慎庵僉憲王黃眉(湄)給諫吳志伊檢討顏修來考功相次淪沒喬石林侍讀顏澹園錢庸亭二編修龐雪崖張云子徐電發毛允大四檢討汪季用(甪)主事俱謫調歸里愴然感懷》,洪詩將房廷禎之卒與王又旦、顏光敏并提,蓋三人卒于同一年。據《年表》,王又旦(字黃湄)卒于康熙二十五年丙寅(1686),顏光敏亦卒于康熙二十五年丙寅(1686),房廷禎亦當卒于康熙丙寅(1686)。
張敏(1651-?),字敬止,奉天遼陽人③雍正《浙江通志》卷一百二十一:“(巡撫都察院)張敏,字敬止,奉天遼陽人。正黃旗蔭生??滴跞吣耆??!?。
獨孤微生《泊齋別錄·張中丞敬止五十壽序》(庚辰):“今年春二月,為公五十壽。于是浙之父老子弟感公之仁,相與羅拜戟門,以誦惠我無私之福?!保?3]庚辰為康熙三十九年。本年二月,張敏五十,推之,知其生于順治八年辛卯(1651)二月。
左國棅(1616-1685),字子直,號眠樵,安徽桐城人。
錢澄之《田間文集》卷十八《左眠樵初度序》:“是時,予才四十,仲子小予四歲。”[44]據《年表》“錢澄之”條,知錢生于萬歷四十年壬子(1612)。據文中“仲子小予四歲”語,知左國棅生于萬歷四十四年丙辰(1616)。民國《安徽通志列傳稿》:“國棅字子直,號眠樵?!淠昶呤!保?5]據其生年推之,當卒于康熙二十四年乙丑(1685)年。
孫洽(1621-?),字宙合,浙江錢塘人④阮元《兩浙輶軒錄》卷六:“孫洽,字宙合,錢塘人。治弟?!薄?/p>
孫治《孫宇臺集》卷二十四《先考文學復庵府君行實》:“己未,生不孝治。又二年辛酉,生弟洽。”[17]據前“孫治”條,知孫治生于萬歷四十七年辛未(1619),據文中“又二年辛酉,生弟洽”語,知孫洽生于天啟元年辛酉(1621)。
方引祦(1655-1727),字向先,浙江遂安人。
民國《遂安方氏族譜》卷三:“引祦,象瑛長子,字向先??滴跫好畾q貢,任湖州府武康縣儒學訓導。順治乙未年十一月初五日巳時生,雍正丁未年十月初五日酉時卒,享年七十三?!保?6]知方引祦生于順治乙未(1655)十一月初五日(公歷為1655年12月2日),卒于雍正五年丁未(1727)十月初五日。
《年表》存在上述舛誤和疏漏,歸納起來,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因清代傳記數據數量眾多,有些數據未能寓目,如家譜、年譜等;二是在吸收前人及時人的研究成果時,對人物的碑傳疏于考訂;三是編者在嘔心瀝血整理、考訂、校讎時,難免筆誤,或排版舛錯,而校對時又未予糾正,從而導致對一些人物的姓名、生卒年、字號、籍貫,造成或誤或缺。盡管如此,《年表》仍不失為一部較好的參考工具書。